43、情感与思想的超越-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编者按: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今属嘉兴),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省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台湾省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文中的“师”指的印顺法师,“生”指的是法师的弟子(或学员)。转载此文,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同意文中观点。
生:透视情感和思想的真相是什么意思?
师:当生起不忍心时,不要卷入,而能知道「不忍心」是人事物等因缘和合而生,是生灭法,随顺当时的因缘去作,不起执着陷入其中,那就没有问题,如果陷入其中而没有智慧观察,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而去帮助就狠可能产生对方的依赖。
生:如何透视思想?
师:对于因缘的分析,其实还在思想的范围里,分析固然可以看到部份的真相,但也可能忽略对方的感受,思想分析有时不能贴切当下的实际状态,而习惯性的用固定的理论架构来解释事情,例如:「这是他自作自受,和我没有关系」,而真相却是无限深广、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
生:智慧观照和情感、思想可以并存吗?
师:可以,智慧观照并不是要把情感、思想断灭掉,而是透视它的真相而超越它,就如同油浮在水面上,油和水是分离的,智慧观照是寂静的、如如不动的,情感、思想则是流动的、来来去去的。
生:如果我只是觉察、反观自己的心念,知道自己在生气、害怕、高兴、伤心还有种种回忆、想象、解释、分析,想要或不要,这样算不算智慧观照?
师:这样只能说是觉察,不能算是智慧观照。
生:怎样才算智慧观照?
师:在生气、害怕、高兴、伤心还有种种回忆、想象、解释、分析,想要或不要的当下,见到它的无常、无我、缘生、缘灭、空无自性,才是智慧观照。
生:分析和观照有什不同?
师:分析是像解剖一样剖开它,观照则是当下直接看到现象的空性。例如,害怕黑暗这件事,分析原因可能是小时候曾经在黑暗讨环境受伤,如果可以透过催眠,回溯到过去的场景,明白那只是错误的心里连结,就可以消除对黑暗的恐惧。
生:这件事情怎样观照?
师:当身处黑暗中的时候,看着恐惧的感觉,不要转移、解释,不要抗拒,也不要逃开,带着明觉进入黑暗和恐惧,经历一段心理变化之后,回归清澈,赫然发现黑暗的真相,黑暗只是因缘和合呈现的幻相,没有实体,恐惧起于想象,并不真实,也没有必然性,安处黑暗,那是一种深沉的休息状态,若遇到危险则冷静应对就可以了,不必神经过敏!
生:让我仔细体会一下!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