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诸行无常-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编者按: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今属嘉兴),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省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台湾省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文中的“师”指的印顺法师,“生”指的是法师的弟子(或学员)。转载此文,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同意文中观点。
生: 我以前学佛比较重视观念的吸收,但是仍然觉得有狠多烦恼不安,现在开始比较会观照,但是还是不太熟练,可不可以请问老师一些问题?
师: 很好啊!你说说看。
生: 以前听到「生老病死」,除非生病很严重,总是感受很笼统,现在我对于「老」,感受很深。
师: 那些事情使您产生这种感触?
生: 最近公司里来了几位年轻的新同事,看到她们充满青春活力,打电脑也是又快又好,相形之下,自己真是老了!动作不再那么敏捷,照镜子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鱼尾纹,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很难接受。
师: 你怎么面对它呢?
生: 刚开始,我很怕想到这些,但总觉得不安,后来听老师的课,说到无常,没有永远的青春,人要坦然面对衰老的必然到来。虽然是很简单的道理,却点出我的心结,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师: 这不就是「平常心」吗?
生: 可是,我从前自恃年轻貌美,不知不觉生起染着贪爱,潜意识中,其实很害怕衰老,但是总是逃避它,难怪会有隐约的不安在心中,成为挥不去的梦魇。
师: 以智慧去面对它,观照它的真相,然后放下「青春永驻」的梦想,以平常心来接纳它, 内心才会放送松、自在。
生: 可是心中似乎仍然有些遗憾和不甘心。
师: 好好观照这些遗憾和不甘心是从那里生起的,你就可以把这些感觉根除。
生: 我一想到我已经不再年轻,就告诉自己这就是无常的真相,但心里有一份无奈,我觉得无常是很无情的。
师: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衰老,就不需要新生命的注入,年轻人永远没有发展的机会。 人老了就要退休,交棒给年轻人,这是大自然的定律,相当公平、合情合理的嘛!为什么难以接受呢?
生: 大概是因为衰老的是「我」,如果年轻的是我,衰老的是别人,就不会有特别的感觉 了, 说不定还期待别人退休,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主持大局呢!
师: 分析得太好了,正因为有「我」,才会拒绝无常、衰老。
生: 佛法说无我,可以理解,但似乎比无常更难以接受。
师: 这需要在定慧中,甚深的观照之下,才能破除我执、我见,一般思惟上的理解是不够的。所谓「但见于法,不见于我」,「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见法」就是重点。
生: 如何才能见法?
师: 这要从闻、思慧进入修慧,或是由身、受、心念住进入法念住,在当下的情境中,只见法与法的相依存、相对待,因缘生、因缘灭而已。其中没有任何可以「主宰、支配、自主」的自我,我执、我见就会逐渐淡化,功夫成熟,终能断除我执、我见。
生: 这样就行了吗?
师: 基本上,依照阿含经的记载,只要方法正确,功夫纯熟,不需要旷废时日,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可以增长智慧,绝对是功不唐捐的。主要看自己有没有强烈的求道心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吧!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