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⑫《天台宗纲要》第四章 圆教

静权法师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天台庵



编者按:静权法师,讳宽显,号实庵,籍贯浙江省仙居县工峻黄皮陈坑人,俗姓王,名寿安。一九〇五年师二十四岁丧父,悲恸厌世,投天台山国清寺,从师祖授能和尚座下,剃发为僧,受比丘戒。一九五七年静权法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市政协委员。由于自知年高,应天台国清寺两序大众一再请求而回山安养。静权法师五十余年来,上求下化、教演天台,行归净土,解行并进。一九六〇年十二月二十日(即农历十月二十二日)安详示寂西逝。春秋八十岁,僧夏五十六岁。造塔于该寺香光茅蓬侧。静权法师的佛教思想主要师从近代著名高僧谛闲法师,以弘扬天台宗教义著称。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二)从空入假破。

 

  从空入假,有五种因缘:一慈悲心重,二忆本弘誓,三智慧猛利,四善巧方便,五有大精进力。具足这五种因缘,才能从空入假,弘济众生。唯有菩萨能够这样,二乘之人,但能从假入空,而不能从空入假。

 

  从空入假有三种方法:一知病,二识药,三授药方法。

 

  一、知病,谓知见、思两病。

 

  知见病,要知见的根本。见的根本,便是我见,从我见本,起无量见,我见若去,诸见自亡。又知起见因缘,因缘不同,如众生的根性、形貌、居处、嗜欲等千差万别,所造的业,也是千差万别,这些都是起见的因缘。又知起见久近,谓知种种见,或从此世起,或从近世起,或从远世起,或当于未来方盛。又知见惑重数:从一有见,分出三假,又从三假,分出四句,便成十二句;合四悉檀,便成四十八悉檀;又一悉檀分出性空相空,四十八悉檀便成九十六句;一一句各有止观,九十六句便成一百九十二句;一百九十二句加前性空相空九十六句,再加四十八悉檀,再加根本十二句,便成三百四十八句;再乘信行、法行、信行转法行、法行转信行的四种人,合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但一有见,便有这许多,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亦无见也如是,四见便有五千五百六十八句。复四见也如是,具足四见也如是,三种四见,便有一万六千七百零四句。再加一绝言见,亦有一千三百九十二句,便成一万八千零九十六句。所破的见病已如此之多,能破的法门也有如此之多,能所合论,便有三万六千一百九十二句。自行如此,化他也如此,自行化他合论,则有七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句。更约六十二见,八十八使等,则有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于此诸见,无不明了,是为知见病。

 

  又要知思病。要知思的根本,思以痴为本。又知起思因缘,又知起思久近,又知思惑重数。思惑的重数,九地有八十一品思惑。初一品有三假四句,便成十二句。一句有信解、见得,各用四悉檀,成八句。信行、法行、信行转法行、法行传信行,四种人各有八句,便成三十二句。一句有三十二句,十二句便有三百八十四句。一一句又有性、相二空,便成七百六十八句。七百六十八句加前三百八十四句,成为一个一百五十二句。再加根本十二句,则成一千一百六十四句。初一品思惑,有这许多重数,九品思惑,便有一万零四百七十六句。欲界九品思惑有这许多重数,三界九品思惑,便有九万四千二百八十四句。所破如此,能破亦然,能所合论,便有十八万八千五百六十八句。自行如此,化他如此,自行化他合论,则有三十七万七千一百三十六句。若再详细推论,一一品中,又有无量品,品品之中,又有三假四句等,则有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于此诸思惑,无不明了,是为知思病。

 

  二、识药。

 

  病有无量,药亦无量,略言有三:一世间法药,二出世间法药,三出世间上上法药。世间法药,谓三皈、五戒、十善、四禅、四无量心等,又如儒教所说仁、义、礼、智、及种种善法,于世间虽然有利益,然而世间法药,虽能利人,不能令人究竟解脱,所以还须要用出世间法药。出世间法药,如一行三昧、定慧、三解脱、四念、五力、六度、七觉、八正道、九想、十智等,无量无边,一一法药,有种种名相,种种功用。出世间上上法药,约止观而论,一法为药,即一实谛;二法为药,即是止观;三法为药,即三三昧;四法即四念处,五法即五根,六法即六念,七法即七觉分,八法即八正道,九法即九想,十法即十智,乃至恒沙法门,菩萨于此,无不了知。

 

  三、授药方法。

 

  既知一切众生病,识一切法门药,便当应病授药。若众生没有出世机,便授以世间的药。而出世之机,又存下根、中根、上根、上上根的分别,下根授以生灭四谛的药,中根授以无生四谛的药,上根授以无量四谛的药,若遇上上根,便授无作四谛的药。每一种药,又都分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门,对四种根,便成十六门。这样知一切病,识一切药,应一切机,是为破空以入假。

 

(三)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从两观入中道,有四种因缘:一无缘慈悲,二满弘誓,三求佛智慧,四学大方便,具足这些因缘,才能得入中道,正破无明,亲见法性。修中观正破无明,即有三番:一观无明,二观法性,三观真缘。

 

  一观无明。无明悬绝,云何可观?今但观空、假二智。这空、假二智,在破见、思尘沙惑时,名之为智,然以其障于中道,则此二智,还名为惑,叫做智障;这个智障,便是无明。现在只要观空、假二智即是无生,便破无明,得见中道。在修观时,即观这空、假二智,为从法性生?为从无明生?为合生?为离生?若从法性生,法性本是无生,云何能生?若从无明生,无明本来不实,亦何能生?若合生、若离生,也都是这样地推破,同前因成假中所说。

 

  二观法性。前观无明,或生一种解,得一种定,便决定以为无明即是法性,这样计著于法性,还是迷而不悟,便应转观法性。观此法性,为从无明灭生?为从无明不灭而生?为无明亦灭亦不灭而生,为无明非灭非不灭而生?用这四句来推破,即同前相续假中所说。

 

  三观真缘。若依前法修观,便执有中道观智,能破无明,能见法性,还名为障,再当推破。便观此中道观智,待谁而有?为待于智?为待无智?为待亦有智亦无智?为待非有智非无智?用这四句来推破,即同前相待假中所说。用这三番推破,便可以正破无明,亲见法性,得入中道。

 

  以上所说,是依圆教空无生门,遍破一切法。即空无生一门已能如此,其余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也都能遍破一切法。教门如此,观门、智门、理门,也都能如此遍破一切法,这叫做破法遍。

 

  在十乘观法中,这一法讲得最多最详。但本文所说,还不及《摩诃止现》原文的十分之一,其中义理,也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不过先做个引端,并且加以简明的复述而已!看了这篇文字,也可以略知法门的深广,和烦恼的众多。修佛法原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要运广大心,发长远心,遍法界修,尽未来际修,纵遇困难,也必须要以坚忍强毅的精神,逐渐克服,决不可见难便退。若是遇著小小困难便低头了,这是不够学佛的。还有,看了通途教理的艰难、烦复,相反地,更可以显出净土法门的简易、径捷,这一个特别法门,更希望大家要加以留意。

 

天台宗纲要》第四章 目录

 

第四章、圆教 目录

(一)立名的意义

(二)圆教的根性

(三)圆教的道理

    甲、无作四谛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丙、称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议二谛

    戊、圆妙三谛

(四)圆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观行即

(1)随喜品

(2)读诵品

(3)说法品

(4)兼行六度品

(5)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即

5、分证即

6、究竟即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不思议境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1、从假入空破

(1)见假

(2)思假

2、从空入假破

3、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