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艺术与希腊艺术《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

鲁米 (Rumi)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编者按:鲁米 (Rumi),原名:贾拉鲁丁•巴尔赫(Jelaluddin  Balkhi),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种族的局限,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在华人世界,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如:《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鲁米Rumi诗选》、《火 : 鲁米抒情诗》、《玫瑰寓言》、《爱的喜悦 : 鲁米箴言诗精选》、《玛斯纳维全集》、《爱的火焰》、《偷走睡眠的人》、《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万物生而有翼》等。《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译者梁永安资料源自网络,侵权秒删

 

作者:鲁米  翻译:梁永安



中国艺术与希腊艺术《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

 

先知说:“有些人以

我看他们的方式看我。

我们的本质是同一的。

不分血统、典籍或传统,

我们同畅饮着生命之水。”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

隐藏在先知话中的奥秘:

中国人和希腊人

曾经争论谁是较高明的艺术家。

国王说:

“我们用辩论来消弭这个难题。”

中国人开始侃侃而谈,

希腊人不愿多说,

迳自离开。

 

后来,中国人建议国王

何不给双方各一个工作室,

一展所长?

于是,国王给了中国人和希腊

两个相对而中隔一帘的房间。

 

中国人向国王要求

上百种颜料,从最淡到最深。

他们每天大清早就来到工作室

从早到夜,绞尽脑汁。

希腊人不拿半点颜料。

 

“那不是我们工作所需之物。”

他们在工作室里唯一做的事情

是清洗擦拭墙壁。日复一日

他们让墙壁光洁如新。

 

有一种方法引导所有的色泽

到无色。须知云气斑斓壮阔的变化

来自太阳和月亮的无华。

 

中国人大功告成,满心欢喜。

锣鼓喧天,庆贺完工。

国王走进他们的工作室,

被气派的色泽和精雕细琢深深慑服。

 

希腊人也拉开了隔开两间的帘子。

中国画影的金碧辉煌反射在

无瑕的墙壁上。它们停留在那儿,

更加的华美,而且随着

光线的推移转动。

 

希腊艺术是苏菲式的艺术。

他们不强记繁复理论。

 

他们让他们的爱念清明更清明。

没有贪求,没有忿恨。在纯净中

他们吸纳并且反照每一刻钟的形象,

从此地,从星空,从虚无。

 

他们照单全收,

彷佛他们的目光

来自观看他们那

轻盈的清明。

 

阅读参考:文字对实相的表述总是会力不从心,何况鲁米的诗文要从波斯语到英文,再到汉语。“爱念”大概指行人为了认知上帝(爱)而专注的注意力,这个专注力越强(更清明),认知上帝就越接近真实、越接近究竟、就越了义。

 

越接近上帝就越“清明”,“清明”或可作纯粹、本质理解。当“道”(上帝、真主、源头)从“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直至“三生万物”的降解过程时,原初力量也从无穷、纯粹、单纯到缤纷多彩、精彩纷呈,从而得到宣泄、得到展示,修行是逆这个创造过程而行的,那么,如何判断我们在进步、在更接近上帝呢?鲁米或真正的苏菲的观点是,越接近上帝就越“清明”。

 

sant mat实修中,行人的目的是认知上帝,是与至上意识合一。在内在,行人有两种能力——听、看的能力。行人看到的内景精彩无限,说明境界不高,而纯粹的光(佛教谓之“性光”)更高级,《金刚经》更直指“凡所有相,皆属虚幻”。

 

伟大如鲁米,也会不认识“中国画”。鲁米所在的年代大概在元朝忽必烈时代,中国的写意画才是中国画的主流,大概尚不为中华之外的世人所知,于是在鲁米的诗中不幸扮演了反派的角色。其实,中国文人写意画,主要体现了禅宗的思想,也是真正的苏菲式的艺术,大概要甩毕加索们好几条街吧。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