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笨拙的类比《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

鲁米 (Rumi)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编者按:鲁米 (Rumi),原名:贾拉鲁丁•巴尔赫(Jelaluddin  Balkhi),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种族的局限,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在华人世界,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如:《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鲁米Rumi诗选》、《火 : 鲁米抒情诗》、《玫瑰寓言》、《爱的喜悦 : 鲁米箴言诗精选》、《玛斯纳维全集》、《爱的火焰》、《偷走睡眠的人》、《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万物生而有翼》等。《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译者梁永安资料源自网络,侵权秒删

 

作者:鲁米  翻译:梁永安



笨拙的类比《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

 

 

物理世界中无两物相同,

所以,任何类比都必然笨拙而粗糙。

 

你可以把一只狮子摆在一个人的身边,

但这样做,难免让两者都陷于危险。

 

就说身体像灯这个比喻好了。

正如灯需要灯蕊与油,身体也需要食物与睡眠。

得不到食物与睡眠的人,就会死亡。

 

但在这个比喻中,

太阳在哪里呢?

它升起,灯光就会与日光混而为一。

 

“一”,唯一的真实,

是无法用灯和太阳的意象来传达的。

“一”,不是由多搅和而成的。

 

没有意象能描绘

我们父母、我们祖父母

所遗留下来的东西。

 

语言无法道出

那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中的“一”

 

阅读参考: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原初佛性(源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原理时是这么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创造的次序依次是:道→一→二→三→万物,究竟的修行之道是逆这个次序而行,最终融入源头,即万物(我)→三→二→一→道。实修系统各传承都有自己的诠释,当然,道家的说法是中正之中,稍接近于“唯物”,西方的说法是中正之中,稍接近于“唯心”。

 

所以,“一”肯定“不是由多搅和而成的”,“祂”应该是更精微、更有创造力、更有想象力的(大)能量或(大)意识,是西方所有人格化上帝的最初来源,人类的语言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怎么能准确描述、仗量创造出人类的那个“一”呢?以至于鲁米概叹“语言无法道出 那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中的‘一’”。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