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成为合格的金融记者?

综合 南方传媒书院 2019-10-31

               怎样成为合格的金融记者? 


    我们每年都会去北大、复旦、南开这些学校招聘新人,但很少去新闻系推广,去的基本都是财经类院系,最后能通过几轮考试的应届生,又大多是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这些基础学科的硕士生。作为一家市场化财经类媒体,这么做不是有先天的偏见,我自己学的就是新闻专业,而是出于这几年实践产生的自然选择。


               财经知识比新闻基础更重要


     当前的财经报道越来越专业化,分工非常细致,如《第一财经日报》财经和金融报道方面都设置了超过30个条线,其中仅银行一类就分成8个条线。竞争和市场需求逼迫我们必须把报道做深做细,如果报道只是简单传达表面的公开信息,这样的媒体无法生存。


      当前的金融市场又是如此复杂、如此变幻莫测。例如深套3万香港投资者的雷曼“迷你债券”,其复杂的产品结构据说连雷曼CEO都看不懂。没有财经基础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对金融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要想自如地与业内精英对话,没有一年以上的刻苦学习也是难以做到的。

    相对来说,财经专业硕士毕业生,要学会基本的采访和新闻写作却简单很多。即便是学业扎实的财经基础专业毕业生,掌握的只是原理和逻辑,在日新月异的市场面前,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除了一些基本的名词概念、经济学原理、各种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了解基础的会计知识也很必要,起码要能看懂公司的财务报表。 我如此强调财经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不仅是进入行业的门槛,也是财经记者今后能否进步的基础。


                把全球都当作自己的主场


     我所说的全球视野,已经不是看一条国际新闻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或者一条中国新闻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而是把国际国内发生的新闻、国际国内的机构放在一个标准上来考虑。从版面分布来看,在《第一财经日报》基本是不分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而是按照行业领域,把同一行业中发生的新闻都放在同一版面上。如惠普与联想的竞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全球化的,与他们相关的新闻也只会放在一起。同样在条线分布上,每一个条线都是既包含该行业的全球500强,又包含该行业国内主要上市公司。


目标读者和报道对象来说,他们的上下游生意伙伴可能是遍布全球的,融资渠道可能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员工和老板可能来自不同国家。


要面对这样的读者和报道对象,对记者来说,除了英语要流利,日常要浏览全球相关媒体和专业网站,了解各行业全球竞争格局,还要把全球新闻发生地作为自己的直接战场。常常因为时差要等到凌晨越洋电话采访,常常因为某个新闻事件派记者去日本、越南甚至埃及,我们写出来的新闻也要与全球的主要财经媒体对标。


                明辨是非的眼光


目前中国遇到官司最多的不是娱乐媒体,而是财经媒体。财经报道都是直接涉及事件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常常以亿、十亿来计算,某一方只要认为自己因报道受损,都会鸡蛋里面挑骨头,要在文章中找出问题来。这就要求记者的报道逻辑正确,有根有据,支撑逻辑的关键信息有录音证据或书面证据,发表之前最好模拟一下法庭辩论。


同样,如果记者专业水准不高或道德水准出偏差,也有可能会在报道中错误偏向另一方。由于财经领域的复杂性和记者知识的有限性,报道任何“看起来很美”的事物前,要多存疑。例如上述雷曼迷你债券事件,销售时被各家银行宣传为保本的安全债券,事实上是风险很大的衍生品,最终亏损程度是90%;在涉及多方纠纷的事件上,如果不是因为公众利益确实需要弄清楚,最好不要涉入很深;在采访时遇到当事人主动报料、热情招待、“资助”的时候,要多想想他的目的是什么。


               左右逢源的社交网

财经新闻的来源是哪里?公开的公告信息家家都能获得,除了解读的深浅不同,没有太大区别;独家新闻只能来自记者的社会关系网。


能获得最有价值独家消息的当然是重要机构的高管,在跑线一段时间以后,如果你还没有几位业内能经常交流的高管朋友,那么你很难称为合格。当然这样的信息源不太可能经常给你提供内幕,更多的时候是你了解一个内幕消息之后,可以找到足够权威的人求证,即使他不愿确认你的消息,起码也能给你“明确否认”或“不予否认”的信息,你对自己消息也会心里更有底。


千万不要指望机构的公关部门,他们只会给你日常公开信息,遇到突发新闻从他们那儿是得不到什么内幕的,也许这时他们正在“教育”自己机构的高管如何面对记者的刁钻问题呢。


机构里重要业务部门担任中层管理岗位的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他们了解这个机构真正如何运作,下一步有何打算,他们对机构的“忠心”或“责任心”也没有高管那么强烈。


如果交到各个层次的朋友呢?要看对方需要什么。有的人真正为自己的机构考虑,希望你为机构多宣传推广;有的人需要树立自己个人的“品牌”,希望你多宣传他自己;有的人希望多交朋友,你能与他志趣相投;有的人就是简单的“话痨”,只要你愿意做个好听众。



                   你能看懂《新闻联播》里的“暗示”吗?


  看新闻联播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什么,学习什么,而是让你知道政府想让人们知道什么,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力量巨大的社会里,对政府意图更好的解读对于经商确实是非常有益的。


  记得三年前,好像是因为两会期间央视天天播关于高校就业问题,然后我领导说这是个好消息,好机会,说明政府重视该问题了,然后开始马上着手计划。


  《新闻联播》前一天说总理在飞机上吃家常咸菜,都没透露“家常咸菜”是什么,第二天涪陵榨菜就应声涨停,股价一路从30多涨到40多。


  大概去年十月底的时候,正是三一和中联打架的时候,貌似当时的形势对三一很不利,三一的股票连续几天都是绿的。二十九号,《新闻联播》播了个专访梁稳根的关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小专题,到了第二天,三一股票立马变红。


  连续几天播Google如何偷税漏税,如何帮美国窃秘了,那就是想赶走了。这时候,是不是很适合打着安全、民族之类的产品出现……播什么哪儿哪儿农村大丰收,却卖不出去,但某某村大学生就利用网络卖出去了。很可能就要出台包括资助农业交易网站之类的政策;微信收费事儿闹起来的时候,记得新闻联播经常在报道国外IM软件收费的事儿,明显就是在造势,说明政府站在运营商角度说话,想造成舆论压力。


  2009年CCTV在新闻报导了移动的问题,并大量篇幅报导手机对中学生的影响。其中被曝光的网站有好几个是托管于上海怒江移动机房。新闻结尾还提到,截至新闻发稿,那些网站仍然可以访问。一天后,上海怒江移动机房遭遇封网处理,大量无辜网站被牵连关闭。如果他们看新闻联播,就能早早识别出国家的政策风向标。早早进行数据备份和备用服务器的部署。


  信息的价值是和知道的人数成反比的。如果你知道某股票明天肯定一定以及确定的要涨10块钱,你肯定马上去买,这就把股票的价格推高了。知道的人太多了之后,股票今天就会涨10块,这信息也就毫无意义了。


  你经常会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新闻,这新闻没头没尾,突然间说了个事,发了个声明,然后就结束了,你可能会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也不会放在心上,就这么过去了。而如果你刚好翻墙出去看了一眼,才会突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不过,如果你只看国外的东西也不行,很偏激,说的好像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一样,要中和一下看。


                         

                         记者明星制 是传媒转型的关键一跳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旧的组织架构逐一被打破,组织变得越来越扁平化。走明星制路线,或是传媒转向新媒体一个良好的开端。


  最近,在传媒界有一个悄悄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记者名字扑出眼帘。


  不论你浏览五大门户网站,还是虎嗅、钛媒体、36Kr等自媒体网站,这些媒体人名字不仅被醒目地标注,而且还会有他们一系列介绍,比如关注或擅长的领域、微博号或微信公号等。


  看谁的文章多了,你想不记住他都难。


  【自名片,微创新?】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彰显媒体人个性,突出记者的风格,将他们从组织平台身后推向前端,已俨然成势,并成为某些媒体转型过程中一步跳棋。尤其是在科技报道领域。


  先看看以虎嗅为代表的新生代媒体。你不仅可以专门订阅喜欢作者,还可以通过虎嗅平台向他发私信或微信,关注他的微博、公众号等。


  从五大门户来看,也有部分正在悄然变化。从搜狐IT来看,作者和记者的星范十足。


  搜狐IT对外面作者,有“自媒体”秀栏,每日推送文章;对内部记者,则全部进行自媒体化。即每个记者写作的文章后面都会插入“自名片”,其中包括记者头像、自媒体号及其擅长的领域。


  从腾讯科技来看,仅对头条大图深度报道采写记者进行了包装,将其明星味儿与社交味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其采写的文章上,你不仅可以看到他的照片,还可以收听他的腾讯微博。


  而来自网易科技的某位知情人透露,目前网易也正考虑将记者和编辑分别进行明星制包装。


  但这些变化,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媒体组织一心打造的是平台品牌、公司品牌,鲜有自品牌概念。记者或作者——除了专栏作家或作者以外,名字基本上都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而且,从版权法来说,身为组织人的记者采写文章版权也归平台所用,只能有个署名权。


  此番举动,虽小,但意义重大。自媒体风起云涌,社交媒体为个人增权,打上个人色彩的更有深度、更及时爆料以及视角更独角的文章受到追捧,让码字人员权重一下高于媒体组织。


  为此,更多的媒体组织在探索转型过程中,放下架子,转变思想,顺势而为,尊重甚至帮助打造自品牌,与码字人员们共谋信息传播市场蛋糕,尝试构建一个双赢和谐的关系,可谓是思想和心态上的一个变革。


【组织品牌与自品牌,不是对决,而是共赢】


  其实,这种明星制做法在演艺界最常见。“中国电影之父”、“华语娱乐大亨”邵逸夫先生最早从好莱坞引入。


  从最早中国电影的导演负责制改革为明星负责制,直至后来发展到通过训练班培养明星,让毕业生从跑龙套开始的包装明星等一条龙服务,最后与明星实现共赢合作关系,成就了红遍半个世纪的邵氏电影和电视剧品牌。


  在传统媒体界,除了平媒以外,比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都有明星制管理办法。


  从央视来看,先后打造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朱军、董卿等名嘴;而电视湘军也打造了何炅、谢娜、汪涵、马可、李湘等主持人。而广播电台也曾一度成就了很多知名的电台DJ和午夜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组织品牌与这些个人品牌,即“自品牌”,交相辉映。在传媒界,一度引为美谈。


  当然,也许会有很多媒体组织担心,好不容易将一个无名小卒培养和包装成一个资深记者后,有了自品牌的他,跳槽或者有了叫板组织的砝码,岂不是自亏?这或许是为什么明星制在传媒界流行起来的重要原因吧。


  但笔者以为,这恰好是考核心媒体平台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培养打造人才是你的能力,留住人才和人才的心更是你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胸怀。


  再回到当前媒体转型话题。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旧的组织架构逐一被打破,组织变得越来越扁平化。互联网的力量正在解构一切旧的组织架构,传媒首当其冲。


  自媒体大潮之下,媒体组织想拦住一些有创新意识寻求出路的记者不做自媒体都难。堵不如疏,解决水患如此,解决变革中出现的矛盾亦如此。


  所以,媒体组织不如打破以前的“陈规陋习”,主动赋予记者们更多权限,进行重构,尤其包括组织平台与个人的关系。


  【关键一跳?】


  关于传统媒体转型方向或商业模式,已有若干探讨。但笔者观察,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平媒互联网化,二是网媒移动端化。


  大家达成的共识即,无论媒体形式或介质或载体怎么变,优秀的内容永远是王道。而创造优秀内容的人才,永远是争夺的对象。


  而在今天这个技术变革时代,自品牌不只是专属于明星艺人,而是属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诚如微信slogan所言,“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而当每个人都是明星、都是媒体人时,传纺媒体组织要找出路,唯有顺势而为,在解构与重构中寻找到一条活路。


  解放了人,才会迎来创造力的大释放。


  唯有如此,媒体组织才能不断挖掘出更多的活水,聚集更多的优秀内容和人才,成就组织品牌。随后,笔者相信,其商业模式不仅有更多想象的空间,而且也会像泉眼喷水一样不断涌现。


  从这个层面来看,传媒转向明星制,或走全自媒体化路线(比如虎嗅),或走明星制路线(比如搜狐IT和腾讯科技),可谓其转型良好的开端。


       

                     为什么西方媒体可以得到干货? 

  

     马来西亚总理招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关于马航失联飞机的最新调查结果,承认是机组人员劫持了飞机,飞机最后联络时间是8点11分,飞机有可能向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飞去。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消息与此前西方媒体披露的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前种种貌似假新闻的消息,居然马来西亚总理出面承认了,震惊之余,让人觉得西方媒体软实力着实了得。


  “马航事件CNN司法口老记找到国际刑警做实假护照;WSJ挖掘罗罗引擎线索,后披露折返;NYT认定西拐,很可能从美政府线人处拿到雷达数据;BBC等最后找到卫星公司,让我们知道了8:11”——这条微信列举了西方媒体这些天获取的突破性的消息,从消息来源可以看出,完全是主动出击,按照失联飞机事件涉及的各关联方而采取的积极调查,尤其包括卫星公司、罗罗等这些对航行有着重大关联的技术部门。反观中国媒体,他们也在一线奔波采访,他们关注的是马航、马来西亚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失联飞机中国乘客家属所在的丽都饭店、中国派出搜索的舰艇,他们发回的报道都是被动的、充当的是二传手角色。所以带来的是马航一遍又一遍的否定、再否定,发出的是家属们的焦急,是中国如何全力组织搜救,对揭开飞机失联的原因全无推动作用。


  西方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着实让中国媒体学习,作为一名记者,决不是传声筒和二传手,要想发出自主的、创造性的声音,必须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找清方向具有突破力,甚至还要做到力避人为干扰,才能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我所经历的新闻寻租与行业自律

                                    王和岩


    做记者是我青少年时代的梦想。感谢命运在我过了而立之年后,依然有机会选择实现梦想。


  1999年,我来北京一家杂志社当记者。之后几年,辗转几家媒体。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知道了有车马费、铲事费、提成费,甚至有偿新闻等诸多灰色收入。也知道了还是有一些媒体和媒体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着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捍卫着媒体人的尊严。


  车马费


  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媒体,包括我在内的每个记者,去参加新闻发布会都会拿到车马费。由于这家媒体知名度不高,邀请我们参加的也是一些很不起眼的企业或行业,大多数车马费为300元,偶尔有500元就算多的。


  部门领导不太会去参加这种新闻发布会,多半是觉得跌份儿,但由于他们从业多年,资源积累多,每每接到发布会的邀请函,会派手下记者参加。部门领导喜欢谁,或者谁跟领导关系好,谁就会得到参加的机会。


  有位领导很喜欢的同事,经常被派去参加发布会。后来部门领导因故升迁受挫,这位记者表现比较冷漠。这位领导在一次聚会中提及此事,曾愤愤不平地说:“凡是邀请我参加的新闻发布会,我都会派他去,每个星期都有一两次。他每个月都会有一两千元的车马费。”


  记得有个同行,有时一天赶三四个新闻发布会,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待半小时,然后拿着新闻通稿和车马费,匆匆忙忙地打车去赶下一个。有时两个会凑巧安排在同一间酒店进行,会看到这位同行的身影一会儿在三楼,一会儿在七楼。同事们说,这位同行所在报社好像不分口,什么新闻发布会都会有她,其一个月的车马费远远超过工资。


  很多媒体是分口的,不同口车马费多寡差别很大。有的口,诸如汽车、能源、酒等领域,不仅新闻发布会多,车马费也比较丰厚,少则500元,多则800元乃至上千。而一些跑社会、突发口的记者,则车马费收入很少。


  “吃人嘴短,收人手软”。收了车马费,大多数情况记者需要发稿,通常发三五百字的消息稿即可。偶尔也有收了钱不发稿的情况,所以有时会有新闻发布会组织者打电话来查询发稿情况。


  铲事费


  所谓铲事,又叫平事,通常情况是苦主遭遇不公平,花钱找记者帮忙维权。维权时,有的苦主要求记者发稿,有的苦主不要求,只需要通过记者的关注,给对方施加压力,以促使事情解决。


  我所认识的一位同行,从事法治报道多年,他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铲事的报酬。起初,他是被同行叫去一起帮人铲事。要铲的事大多在外地,他们七八个或十几个记者浩浩荡荡出发,到苦主所在地的有关政府部门或法院等机构,声称接到反映要采访报道有关情况,诸如此类等等。这种行为以铲事为目的,大多数情况不发稿,只需通过这种行为给对方施加压力,让事情得以解决。


  这种事做得多了后,这位同行也开始组织同行铲事,收获颇丰。他并不避讳这些事情,常常对同事或同行说起。说来汗颜,作为旁听者的我,当时也没有觉得这种行为实际上背离职业道德,只当趣闻一听。


  提成费


  我原来所在报社有的领导的部分收入来自广告发行提成费。报社几乎在每个省都设立记者站,但并不给记者站站长发工资,站长们的收入全靠发行和广告提成。因此,记者站是否发稿并不要紧,最重要的任务是拉广告搞发行。发达省份的记者站还好完成广告和发行任务,而一些落后地区的记者站就艰难了。因此,一些有敲诈嫌疑的行为应运而生。


  有一年,我去某省采访。在当地记者站站长家,只见满屋子堆着一捆捆没有拆封的报纸。单位只聘用了他一个人,但他却雇佣了五六个手下。我询问收入来源,他说咱们的媒体也没人知道,这边的企业也没多少,广告不好拉,发行也没法完成。他说,哪里发生事故,我们会开车去;有时交警在路上乱罚款,我们接到反映后也会去。好的时候,人家给些钱,差的时候也有几条烟。他有些得意地说,现在开车在这个省境内过高速都不收钱,都是这几年一点一点打下来的。一位他聘用的记者则对我说:“你们在北京太不自由了,我觉得还是地方好。”他说自己一个月随随便便挣五六千元。


  那家报社的领导对记者站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他们非但不制止,反而默许甚至鼓励这样做。但为规避隐含的巨大风险,报社通常不会与记者站自行聘请的人员签订合同。一旦出事,可以以不是本单位聘用人员为由迅速撇清自己。而记者站站长也知道其中的风险,因此一旦拿住对方软肋,站长并不直接跟对方谈广告、合作,而是派聘用人员出面。


  行业自律


  2005年秋天,我进入《财经》杂志。接受培训时,记者编辑人员行为规范和准则中明确提出:不能收受采访对象现金以及礼物馈赠。如不便推辞,现金及超过100元的礼物须上交编辑部。杂志社还规定,编辑部与经营部严格分离。在《财经》四年多,我几乎一个经营部门的同事都不认识,从来没有遇到一篇稿子因为经营部门的要求被拿下或更改。


  后来听说的事情就多了,比如某年一家银行在《财经》上准备投放30万元广告,但当期正好有一篇有关这家银行的报道要刊登,银行获知后向经营部门提出稿件能否往后推迟?消息反馈到编辑部,被胡舒立一口回绝。还有那篇闻名遐迩的《银广夏陷阱》,刊发前被报道公司找到记者凌华薇,出价不菲。后来的事不用再说,在股市造假的银广夏被揭露。有次胡舒立提及此事,感慨:“幸好华薇不是贪钱的人!”


  或许,有人对媒体这种行为规定不以为然,但我却从中感到了媒体人的尊严。有次去参加一个律师、媒体圈的聚会,我以单位有规定为由婉拒了车马费。至今,犹记得主办者投过来那惊讶一瞥里充满的敬意。那一刻,我为自己所在的媒体自豪。


  我的前同事何华峰曾在一篇访谈中提及,他之前在一家媒体供职时就拒绝收受包括车马费在内的任何红包。而当时他周围的国内同行大多数都在收。我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我爸爸从小教育我,不是自己的钱不能收。”


  虽然这句简单的话不过是一个常识,但曾几何时,我们却将它遗忘、丢弃,甚至背离。好在始终有人在坚守常识,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常言道:无欲则刚。无论是在《财经》还是在财新传媒,这些行为规范始终约束和保护着我和同事。它让我在面对自己的报道以及可能引发的诸多麻烦局面时,多一份坦然和镇定。


  我想以同事王烁的话作为结束语:新闻工作者不能决定生存环境,但可以决定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反应。独立的新闻操守不是决定新闻报道空间大小的惟一和最重要的要素,但只有它掌握在新闻工作者自己的手中。新闻工作者不能根据沧浪之水的清浊来定行止,操守应该如一;即使只讲利害,形势越险恶,就越有必要保持职业操守。


  参与狗咬狗,不可能是对狗咬狗游戏的抗争;推进法治进程,为社会建衡立范,打破狗咬狗的循环,才是配得上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的抗争。

          

                           人物特稿报道的7点看法                                                        

    人物特稿(人物报道)怎么做?学院派教书匠说的,永远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谈的少许看法,其实都是来自对NB人物特稿记者和特稿作品的一些总结而已。粗略提点浅薄的看法:


  1、把握常规逻辑


  人物特稿的魅力,往往在于呈现复杂和多面的人性,揭示人物性格中的秘密。所以,特稿记者通常要努力地努力把握这个人【稳定的心智结构】,即:他的常规思维习惯和行动逻辑,以及探讨影响这种稳定心智结构的社会原因。


  2、理解特定行为


  人物特稿的写作契机,往往因为某个事件或话题而起,因此当媒体介入报道的时候,无法脱离这个特定情境(公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刻板印象,或者某个特定事件中人物的特定行为)。所以,记者不要放过这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非常规心智结构】,这是人的能动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3、防止片面解读


  一般,一个话题,一个事件,当事人呈现的,都只是某个侧面的心智结构而已。所以,人物报道或者人物特稿,需要反思和警惕的是,不管是为了体现记者的深度透视也好,还是为了体现报道的独家视角也好,都可能因为某种审视感和认知感而流于片面或者主观。而且,脱离了人际关系、行业状况、区域结构的人物报道,经由受访者叙述或者口述材料形成的人物特稿,都很可能是危险的,容易被操纵的。


  4、反思制度归因


  至少少数的特稿记者,能够比较准确、贴近、细致入微地以“个体-行业-社会”的厚重逻辑,写出NB的人物报道——既让读者看到”树”(个体的遭遇),又让读者看到“林”(群体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物特稿记者,比较习惯于奢望:在个体和制度之间建立某种必然勾连,有时候,这种雄心壮志也是危险的。这点也可以说是一些特稿的野心——在个体命运中看到行业逻辑,在个体故事中折射制度困局。这种文体很好看,写作者也特有成就感,读者读来也觉得很有厚重感。但其实,个体+行业+制度之间的逻辑链条,很可能是主观的、危险的、脆弱的。


  所以,记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足够的行业认知和判断把握,这种个体-结构之间的”厚重勾联“,是非常有难度的,也是很危险的。


  5、潜在报道风险


  (1)舆论风险:新闻报道应该首先忠诚于事实和真相,而大众关于报道的感受,则不必放在首位,甚至好的报道要敢于用事实去改变公众期待或刻板印象。所以,如果你报道一个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与公众期待截然相反的一面,必然会招致部分读者尤其网民的骂声,但这又何妨。


  (2)报道风险:人物报道的采访,多靠采访当事人或者周围人来完成,但新闻报道的危险恰恰在于——人是最不可相信的,人证的可信度永远不如物证和书证。所以,人物特稿更适宜展现丰富且多面的人性,若要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事件或议题中,去揭示人物背后的社会治理逻辑,那不放不做人物特稿、而选择做调查性报道,因为调查性报道获得证据链条和由此建立的逻辑关系会更加严密。


  6、报道篇幅探讨


  我还是感觉,能用5000字,8000字,写一个人,未必要用2-3万或者3-5字去写。我不知道,正常读者能否认真、耐心地读下去,不过,多数时候我个人比较难以读不下去。。


  不过,如果记者把一组人物报道的使命上升到“为时代留下人物心灵志"的高度。那么,常规的、消费主义的看法,就不那么重要了。利用数万字去记录一个人物的成长史、呈现一个人物的价值观、将这个人物跟这个时代建立关联……这样厚重、有价值的报道,就没必要只放在“耐心不耐心”的层面上讨论了。


  7、微博传播问题


  微博有利于扩大报道影响,也可以获取受众反馈,是不错的推广渠道。但这种传播渠道,也有限制,甚至有负面影响。比如,如果报纸出的是一组系列报道,而微博上提前发的只是其中一篇,当这篇被广泛关注的时候,大多数网民或读者可能会用对这篇报道的影响,去认识和判断整组报道。所以,建议媒体官方微博在推广一组人物报道的时候,可以更完整的附上链接或者发系列长微博。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喜欢《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喜欢《南方周末》的人物特稿,也喜欢《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杂志。一个媒体的全部报道,不可能没有瑕疵,如同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只要他提供的内容产品整体是高质量的,他就是优质媒体。


  当然,如果在面对争议的时候,他能够更直接、坦率地予以回应,会更加令人尊重。不过,如果他不愿意进行回应,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也许认为,微博原本就不适合进行专业批评和研讨。


   深度突击——创建于2006年,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学生和准记者们打造的民间互助新闻教育公益平台。关注、深度报道和政经专业报道领域的热点问题,传播职业化采编实践技能,是85、90后准媒体人行业分享、交流的公益教育平台。

   为全国有志于新闻业的青年才俊提供免费系统的专业培训教育、并为搭建沟通与交流平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打破时间、空间、规模的限制,让更多的新闻学子受惠于该项公益教育。

   为行业选贤,为学界助力。旨在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优秀从业者,推动完善中国新闻行业的职业化、专业化,提升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补位学院式新闻教育的短板,实现新闻就业的无缝对接。

  期待您的关注、支持、加入、分享。敬请关注“深度突击”微信公共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