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WS传媒故事〗‖谁来承载调查记者群体?


媒体人的标配,新闻学子的第二课堂

记者摇篮 新闻黄埔


喜欢就关注:深度突击


2003年,《南方都市报》成立深度新闻部,开创都市化媒体涉足深度报道领域先河。三个月后,该报刊发《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促成一部恶法的废除。报道、记者及报纸,皆获取了空前的名声。


十年之后,中国深度报道凋零。《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作者、《南方都市报》两任深度新闻部主任,聚在一起,他们会有何碰撞?


主讲人:

陈峰

【网易副总编,《南方都市报》前记者,《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作者之一】


一、深度报道这十年


在2003年之前,中国是有深度报道的,如《财经》《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在当时都远远领先其他报纸。但为什么2003年之前深度报道没有成为中国媒体的主流形态?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几份报纸都比较精英化,影响力集中在精英人群。


作为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化媒体,《南方都市报》2003年明确提出要加大深度报道,我个人感觉《南方都市报》做了一件有样板意义的事,之后全国的都市报都开始涉猎深度报道。


都市报本身是一个特别大众的媒体、与普通民众的联系,和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力要比精英化的媒体大很多,从这一点讲,2003年可以称之为中国深度报道从精英人群向普通民众迈进的一年。


曾经有人说过新闻专业包括三个层面:价值观、新闻伦理和专业操作。我觉得价值观是一个比较意识形态化的东西,但也必不可少。


2003年,中国深度报道爆发式增长,某种程度源于媒体圈整体价值观比较统一,或者说比较简单化,说起深度调查记者就是铁肩担道义,非常简单化的角色归结。


其实,我自己对这一点抱着比较怀疑的态度,我不主张记者老是从这一点出发做事情,我觉得光有热情在中国很难做一个好记者,而且过于热情有可能影响你的专业操作。我在不同的场合曾经说过,记者不能只靠热情,热情应该藏在心里的。


十年之前,纸媒如日中天,随处都能听到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说,给我一份报纸,我能干什么……现在给你一份报纸,你去不去?已不见得是一份好工作了,整个环境已经变化了。


十年过去,中国整个媒体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变,分裂还是复杂?我也不知道。


现在中国号称是世界GDP第二大国,但意识形态的分裂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这也严重影响了媒体圈,包括调查记者队伍。从去年开始,整个媒体内部,包括南方系内部都爆发了一系列非常激烈的争论。


不说对错,我觉得很难评判,也许再过十年才能看出对错,但是可以看出,今天中国媒体已经不像当年一样有比较简单和统一的价值观,现在的价值观多元化,彼此冲突非常严重。


有人讲,从2003年到2013年,深度报道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自后就开始衰落,其实我觉得不是衰落,而是因为深度报道很快就成为管制之下的被围剿的主要新闻品种。这是现实,我们回避不了。


但对一个媒体而言,或多或少都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中国社会要进步,信息的透明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深度报道在中国能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包括我本人在内,如果不是做深度报道,很多事情我也看不清。深度报道最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社会另一面。


社会信息公开透明才有可能迈向民主化,公民要参与社会管理,也要了解社会真实的一面,调查记者应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促使公权力信息公开透明的一个非常光荣的职业。


这几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都周刊》王立军案报道,以往深度报道往往是针对个案进行调查,王立军案报道是经过多年积累,类似于重庆警戒生态的报道,调查时间之长,在中国深度报道中间比较少见。


一会儿我也想借这篇报道讲一讲在互联网冲击之下的深度报道。


这篇报道唯一的遗憾就是不可能像美国“水门事件”一样,当事人还没倒台你就能发出来,最后促成事发。如果王立军或者薄熙来不出问题的话,可能报道很难发出来,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媒体可悲的一点。


二、互联网冲击之下的深度报道


接下来,我想谈谈,深度报道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还有什么价值。


一直有一种说法,互联网时代,受众连看完标题的耐心都没有,动辄几千字的深度报道还有多大价值?很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还算是比较乐观。


大家可能也关注《纽约时报》的转型,《纽约时报》能够所谓数字化战略转型,其中付费阅读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内容优势。《纽约时报》的品牌是前提,否则所谓的内容收费、内容数字化都很难谈起。但恰恰是因为《纽约时报》多年的深度报道,才为它积累下品牌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动和传播非常快,尤其是微博等社交媒体出现后,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很多人开始置疑记者的价值。我的看法是,如果记者还只是写一些特别简单的消息,甚至被互联网牵着走,记者存在的意义肯定越来越小。


在当下,互联网传播途径越来越广,对深度报道是有益无害的。比如2012年《南都周刊》关于王立军案的系列报道,在之前互联网上关于王立军的传言非常多,好像看大戏,各种各样的新闻,各种各样的八卦,从境外传过来,大家感觉王立军被扒到极致了,但是当“起底王立军”的报道出来之后,感觉还是不一样。


可以看到,当《南都周刊》以一个专业媒体的姿态重新进行报道,把很多事实重新组织,仍能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


这个事情我觉得具有标志性意义,真正的专业记者不会受到所谓互联网的冲击,只要写出真正专业的内容,依旧能够成功。


现在国内任何一家媒体要想数字化转型或者说内容行收费都非常困难,原因是我们的专业内容不够。我们的内容生产能力比国外媒体差太多了。


这十年来,虽然在某些领域我们有亮点,但是我个人认为是倒退的。很多当年不会讨论的新闻采写原则现在都要重新讨论,我非常惊讶。新闻业务能力不够、新闻伦理有问题,价值观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你再去谈转型,谈所谓的内容收费,我觉得是天方夜谭。


我看《纽约时报》的报道,我认为它会提供新的事实;即使事实不是那么新,我相信它会提供给我更多的细节;即使细节我知道了,我相信它的评论和观点对我来讲会更有启发;即使它的评论和观点对我并不是有很多启发,《纽约时报》报道、评论这个事,会增强我对公民的自信心。这就是我对《纽约时报》的品牌认可。


中国媒体目前价值观也好,新闻伦理也好,都出现了复杂的局面,更要命的是在新闻专业操作方面,深度报道记者本来是新闻专业的榜样,可如今整个团队不是在茁壮成长,反而有萎缩架势。这时候,专业主义一旦出现问题,中国的媒体就会很可悲。毕竟目前报纸是中国承载着深度报道以及优秀新闻人最主要的平台。现在互联网原创没有放开,没有那么大的承载能力容纳调查记者转型。


有人说,只要能够养活自己,他愿意做独立的公民记者,或者公民媒体。前提你是要能养家糊口。


这么多优秀的调查记者纷纷转型,中国的新闻专业主力军到底走向何处,我自己心里是很复杂的。


我希望最好是有一天,当报纸真的由于各种原因没落时,商业网站也好,或者其它新媒体也好,能尽快发展起来,能够接纳现在的调查记者团队,规模性的传承原来传统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传统。否则的话,听任深度报道品种在中国没落下去,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甚至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毁灭性的事件。


三、深度报道未来


最后,我简单补充几点。


第一点,深度报道的形态是在不断改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包括交互图等。深度报道未来形态的变化非常大。


第二点,微博时代对于深度调查记者来说是好事,因为信息渠道更广,传播渠道更多。但是微博上的信息,像一块块的砖,最后你能不能把所谓的砖盖成一个房子,这真的需要专业的生产者来做。


第三点,关于机器算法,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认为这个东西没有那么悬,当你掌握了渠道和技术之后,你会发现内容是最关键的。


为什么《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能够大卖?作为内容供应商来讲,内容质量至关重要,如果你的质量差,就没有人买单,如果你的质量足够好,我觉得一定会有人买单。网媒也好,传统媒体也好,大家都在想掌握渠道的同时,一定要有更优秀的内容。我不认为机器人能够代替人,我觉得技术永远取代不了人来生产内容的。


互动嘉宾:

卢斌:“新闻不是艺术品,记者不是作家”

【《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主任】


中国传统媒体最悲哀的是,远未完成专业主义建设就将被淘汰,还未成年得考虑后事,还没进入高潮即将谢幕。这一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媒体,各个行业都是如此,所谓三十年走完三百年路程的必然结果。


身体进入信息社会,脑袋依旧停留于中古时代。很多新闻人至今没弄明白,新闻不是艺术品,记者不是作家,媒体是工业化的产物,生来就是一个易碎品,在新闻工厂中做文青,新闻大门都未入,而那种在一个部落化、去中心的时代,依然想通过新闻来满足个人英雄主义情节的人,必然走向精神分裂,而这其实是与现代民主社会 背道而驰的。


中国首部电影据说是《定军山》,摄录的是一段京剧表演,大概当时大家对电影就是如此理解的,所以中国早期电影有很多都是旧剧录影,这一状态很像今天传统媒体转型或是传统媒体人进入新媒体的状态,手里拿着摄影机了,依然还在唱京戏,其实介质改变了,内容也随之颠覆,包括那套阐释的理论,过去的很多词语、概念已经无法准确描述今天的事情了。


一个古戏班子转型拍好莱坞大片是必然失败的,不久的将来,是死的不仅是传统媒体, 而且包括新闻,或者说活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叫新闻了。


点评嘉宾:

陆晖:“要做的是专业的技术工人”

【《Vista看天下》副主编,《南方都市报》前深度新闻部主任】


深度报道标志着一个都市化的媒体崛起,深度报道从精英到民间的过程。孙志刚案报道在新闻报道文本基础上有一个很明显变化,就是专业性。在此之前深度报道比较 有早年理想主义,包括文学化、人文范畴。


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伦理新闻专业和手段而言是不足的。孙志刚报道,最好的一点就是它非常平实,专门做了一个很平的标题,叫做《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最后到网上变成了《大学生收容者孙志刚被打死》,前者有很简洁的事实,后者加入了很多元素。


其实都市报的崛起一开始就跟互联网是属于共生的,互相利用的关系。《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之所以能够具有全国性的品牌影响力,某种意义上建立在他们的内容已经通过互联网进行了权威输出,传统媒体必须借助新媒体渠道才有可能获得传播,这在中国是特别的。


未来深度报道会怎样呢?我没有特别的悲观,也没有很乐观,从我们原来认可的操作模式和报纸的形态是衰落,但是从信息传播和信息挖掘上来说,全社会的信息流动和深度挖掘其实得到了极大发展。


互联网时代,把过去的信息传播模式全部推翻和颠覆了。在过去,一个报纸、一个媒体,或者是一个编辑部在信息传播中是起着相对决定性作用,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这样的作用丧失了,这是由于技术本身进步导致的,是不可避免的。


从受众角度来看,受众获取的信息从量上来说增加了,从质上来说也增加了。他可能不需要一个权威者告诉他应该接受什么。“今日头条”就是完全摆脱了过去人的因素,通过机器抓取,在信息流中寻找你所要的报道,会根据你过去阅读的习惯和浏览历史算出你最需要的信息,做到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深度报道者已经不再扮演中心的蜘蛛角色,但我们仍然是这个网上 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


我们要重新反省我们在整个产业中的位置,更多时候可能要做的是专业的技术工人,摆脱这种信息主导的作用,以受众的需求来出发,扮演一个为受众信息服务的角色。


特别提示:

分享是快乐,鼓励是动力——这里是深度突击,新闻黄埔,记者摇篮,媒体中的媒体,书院式新闻私塾。国内首家互助式新闻公益教育平台,每日推送有营养的采写技巧,微信是信息孤岛,好文搜不到,如果想看后再咀嚼消化,情商高有心眼的亲,有分享美德爱学习的朋友们,自然知道该关注分享呦。只有1%的你与众不同!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和加入我们。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即可“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深度突击”。


如您想实时交流,请加入咱们投稿信箱:1397889273@qq.com , 请标明 (荐稿)或 (原创) 注明作者"真实姓名" 、工作单位、联系 Q Q:1397889273 有意加盟我们,联系“深度突击新闻公益交流”qq群:116092751 ,加群需注明“加入 深度突击 ” 字样,湖南地区新闻学子可申请报名,联系指定Q Q:139788927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