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EWS记者训练营】写作是一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


媒体人的标配,新闻学子的第二课堂

记者摇篮 新闻黄埔


喜欢就关注:深度突击



作者:余晟


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篇文章呢?这还用说吗?看完就知道了。

以下为正文:


大概五年前,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地从同步(电话、QQ)转向异步(微博、微信、邮件),也会越来越多地趋向“实名”(不一定用真名,但会用一个账号把网络上各处的发言、信誉关联积累起来)。


综合这两种趋向,我觉得写作应当是适合未来潮流的社交方式,因为写作天然就是异步的交流,而且每篇文章的作者信息又是非常清楚的。经过这些年的尝试,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写作是一种高质量的社交方式,下面是理由。


首先,愿意写作的人都是认真的人。老话说“教学相长”,通常来说,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懂得一门知识,就看他能不能向其他人讲明白。同样道理,看一个人是否读懂了一本书,也要看看他能不能把书的内容叙述清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真正讲出来,写下来,才发现有太多地方不懂、不顺。


讲述和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咀嚼自己所理解的,并依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组织整理的过程。具体比较起来,写作又胜于讲述,因为写作面向的人群更广,“当场解释”的机会也更少。所以说,愿意写作的人,通常都有认真的态度。而高质量的社交,离不开认真的态度。


其次,愿意写作的人是愿意交流的人。文章写好了发出去,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就会任人评说,所以愿意写作的人,必然做好了“任人评说”的心理准备。很多人的口头禅是“xx事其实不难,只是我不愿意去做”,不幸的是,说这种话的人不少内心是很脆弱的。“其实不难”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的借口,“不去做”才是真正的目标。


我的朋友叶欣曾说,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思考了,就连着问三问,如果问不倒,那基本就懂了。我自己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读者反馈,有说好的,说不好的,还有谩骂的。尽管有很多“不中听”的意见,我还是愿意听取大家的反馈,因为这样既修正(或加深)了自己固有的看法,又磨练了坦然面对的心态,久而久之也让自己对交流的态度变得更健康。


最后,愿意写作的人才有更多机会拓展自己的人脉。很多人都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但通常情况下,除非你本身就相当有实力,或者做的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否则“人脉”的拓展是相当难的。


但是依靠写作,你可以织起一张人脉的大网,因为你认真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点文字,都会称为其他人认识你、找到你的入口。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时代更是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世界成了充满噪音的海洋。这时候,认真的写作、高质量的文章才更显得可贵,也更能吸引“世外高手”的注意力。


我自己就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人技术登峰造极,有人非常熟悉大众传媒,有人对新出的好书嗅觉敏锐,还有人深入了解苹果供应链…… 生活在这样一张包罗万象的网络中,我常常会感叹自己解决问题可以省很多力气,少走很多弯路。而这一切,都是拜写作所赐。


以上说了写作给社交带来的种种好处,其实我觉得写作本身的意义更大。读大学时我去历史系听老师讲李约瑟难题和中国科技史,我印象很深的观点是:西方的发明可以历经很长时间,持续积累终成正果;中国的很多发明却因为缺乏记载,只能不断轮回,不断重新发明。


工作以后经常在网络上搜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通过英文能迅速找到,中文信息不是付之阙如就是杂乱无章,每到这种时候我都倍感失望和惭愧。要改变这一切,只能依靠认真的中文写作。那么,就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罢。


深度突击新闻公益教育 ◎ 倾情出品 责任编辑:陈静








深度突击——创建于2006年,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学生和青年记者打造的民间互助新闻教育平台,联系指定Q Q:1397889273


战略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推荐


新传研考 微信号xinchuankaoyan 为热爱新闻传播学的考生提供考研信息、考研培训服务。特邀资深名师与全国考研生共同筑梦,为你带来权威的新闻传播类考研资讯与备考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