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招“搞定”采访对象

2016-08-25 南方传媒书院


四招“搞定”采访对象 

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蓝翀


新闻采访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活动,是产生新闻作品的基本手段。而在采访中,能否正确地运用新闻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与采访报道对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决定着采访的成败。


笔者认为,要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以下的方法和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1F一、努力向被采访者展示美好的自我


采访,需出入各种场合,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以记者也属于一种公众人物。因而记者有意识地向对方展示美好的自我,吸引对方的注意,将采访气氛调节到尽可能的融洽,是十分必要的。想方设法给被采访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首要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社会交往中,外在形象是吸引他人进入社交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首次见面时,被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第一感受、第一印象很重要,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关于外表特征的效应,主要是容貌、穿戴、仪表、气度、言谈、举止等引发的效应。首因效应好,则能产生强烈的交往愿望,首因效应不佳,则会产生情感认知障碍。


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但由于它的新异性和鲜明的情绪色彩,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在研究中发现,第一印象的作用不仅强烈而且持久。


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交接新认识的人时,头四分钟至关重要。为了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他认为交接新朋友时,起码要高度集中精神四分钟,而不应一面与对方交谈,一面东张西望,或另有所思,或不断匆匆改变话题,致使对方不悦。 


有经验的记者十分重视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做精心的设计和妥贴的安排。以求赢得对方好感。


著名记者萧乾对此颇有体会,他说:“做记者要适当注意仪表,要衣着整齐。我这个人一向邋遢,记者生活强迫我克服了这个毛病。在旧社会做记者,不管家里多穷、出门也要西服笔挺,否则人家看不起你。新社会当然不存在这种事了。但假如你搞得很脏,在被采访者面前又是抠鼻子,又是掏耳朵,就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不乐于同你谈话。”


有家报纸的记者对第一印象缺乏必要的认识,采访连连碰壁。他受命去采访某高校一知名学者,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图书馆阅览室找到该学者。记者不顾阅览室安静的环境,十分兴奋地与学者高声寒喧,迫不及待地表明来意,对方连连皱眉,他也没察觉。


学者当即表示“没空”,并婉言拒绝这位记者后来的多次约见。这次采访的失败,缘于记者给对方留下了极不好的第一印象。 


2F二、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首先要千方百计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相同的性格,相似的经历,相近的社会背景,都可以引发被采访者的心理共鸣,让被采访者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效应”。


譬如你曾经是一名军人,你的采访对象也是一名军人,或者说你曾经是个知青,曾经“上山下乡”而你的采访对象有着相似的经历,那么,一旦提及这段经历,一种老熟人、老朋友、知己的感觉就会从采访对象的心里油然而生,一个“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氛围就会出现,采访就会自然而然顺利地进行。



另外,在没有客观类似的因素时,还可以寻求一种主观思想上的共识。


比如采访一个文化名人,在做材料上的准备时,主要是研究他的某种思想、文化观点,在采访中能够较熟悉地提及这些思想和观点,而且不断地表现出对这种思想和观点的赞赏和认同,最好能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那么,对方会因为你在这方面的熟悉和研究,并且主观思想上的一种认同而感到高兴并乐意接受你进一步的提问甚至是“为难”。 


其次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采访对象,记者采访的对象形形色色,上至社会名人,下至平民百姓,无论面对什么身份的采访对象,发自内心的尊重———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人格权,以真正平等的心态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和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特别是当你和你的采访对象身份反差很大的情况下,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尤为重要。


穆青有过一段经验之谈:“有一种记者,在任何场合都喜欢暴露自己的记者身份……与老百姓一见面就亮出记者证,拿出笔记本,效果往往不好。封建社会有些官员还会微服私访呢,何况我们记者。你就朝地头场边一坐,与人闲聊,从眼前身边的事聊起,像拉家常一样,就能了解到不少情况。人家也不问你是干什么的。学会与各行各业的人拉家常,这不单单是采访艺术、采访技巧问题,至少,你还得对他们有些感情,会用他们的语言说话”。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尤其会对于你这种真诚的尊重,心怀感激,即使是你的采访有可能给他带来不利因素,他也会最大限度地信任你,认定你能够理解他,能够把事实和观点如实地传导出来。他会很快放下戒备心理,融入你的话题里,跟你“无所不谈”。


香港卫视中文台著名记者吴小莉在拉近与采访 者的距离方面给我们做了精彩回答:那些卓尔不群的名人,每个人都有一座庞大的心灵宫殿,敲开这座宫殿之门是艰难的。


在采访中,我尝试过许多种技 巧。但是,随着采访经验的积累,这些方式逐渐被淡化了,我把自己采访的心得归纳为两个字:“平视”。 要做到平视,尤其是与那些声名显赫的人平视,就是要寻找人与人的契合点,就是要用心灵去感应。


我只把对方当作一个有趣的人,把有趣的一面发掘给 观众看,我对高官和平民百姓态度都是一样的。采访一个人,就是走入一个人的心灵,采访的过程就是探秘和征服的过程。


3F三、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方式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一种微妙的人际交流方式, 能否把握好提问的方式,做到“量体裁衣”,这直接影响到采访的最终质量。很多情况下我们采用“正问法”,即记者向采访对象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问题提得明快、直接、不拐弯抹角。


一般来说,这种提问方式进入话题快,采访效率高。它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较为熟悉的采访对象,有话直说不客套更能显示彼此交往的随和;二是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人,他们见广识多,容易接受记者的采访,过多的绕弯子反而造成尴尬别扭,令对方莫名其妙。


开门见山地提问可以使得采访气氛直率坦诚。 这是最为理想的采访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只 要一发问,对方就会一下子把你所有需要了解的事实全倒出来。


要注意两种情况:首先,一些善谈者滔滔不绝的谈话可能使记者在采访中失去主动引导。 如采访对象谈得跑了题,使得采访深入不下去。


遇到这种情况,记者要注意礼貌,不随意打断对方的 话,更要克服烦躁情绪,以免打击对方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但是,也不能无所作为,由对方 牵着鼻子走。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适当地采用肢体 语言进行暗示。



如停下作笔记,把笔记本合上,或起身给对方添点开水,等等。这样,逐渐把话题引入正 题;另一方面,善谈者在碰到一些较为敏感的内容 时,也有可能变得犹豫,欲言还休。


这时候,记者应善察言观色,给对方加以适当引导,让对方消除顾 虑,畅所欲言。当然,也应注意尊重对方的隐私权, 不宜硬性逼问。 


对于不熟悉的采访对象,记者则可以采用侧面启发的方式,从侧面入手,旁敲侧击,循循善诱,促使 对方回答记者的提问。侧面启发的方式往往是从一 些一般性的、对方熟悉的话题聊开来。


具体应用各有各的不同。斯诺的夫人韦尔斯运用这种方法在1937年第一次采访毛泽东: 1937年4月的一天,韦尔斯深夜跳窗逃离西安,到延安采访毛主席。




见面后,她掏出一张照片对毛主席说:“我早就从照片上 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我从西安跳窗户出来时,只带了两样东西。一样就是你的照片,一样是一盒口红。你知道,一盒口红对美国年轻妇女来说多么重要,几乎什么都可以贡献出来,而口红是不能 丢的,所以,你就不会诧异了。”


这诙谐的语言,招来 了一连串的笑声。毛主席看着自己那张红军装束的照片,眯眼笑了,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照片会这么好看。”于是,毛主席对韦尔斯如遇故知,谈话的气氛自然十分融洽。


韦尔斯说:“这张照片,就好比桥一样,把我和毛主席之间联系起来了。从这张 照片里,毛主席可以引起丰富而有趣的联想,发生心 灵的交感。当然,没有作者这张照片,也可以采访, 但气氛就不会那么自然了。”


 1981年她采访王震时 说,“我记得我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她还说会唱《南泥湾》, 等等,通过聊天,一下把气氛搞活跃了。侧面探看上 去好像一开始要花费一些时间,其实,磨刀不误砍柴 工,关系融洽了,采访就顺畅了。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曾采访过一位优秀护士朱桃英。在病房办公室,年青的护士显得非常拘谨。脸是涨红的,双手不知所措,说话结结巴巴:“请不要采访我,我没有先进事迹,我没有……”


樊云芳为消除对方紧张心理,就收起了已经打开的笔记本和钢笔,与她聊起天来:“我们随便聊一聊,我家有个病人,已经躺了两个月。听别人说,三分医治,七分护理。我想了解一下,该怎样护理病人?”


听到这个 问话,朱桃英一下子就解除了紧张,变得健谈起来: “噢,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护理方法。”樊云芳又步步引导,终于采访到她要了解的内容。 


4F四、学点非语言采访功夫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 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 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


非语言的符号不容易系统地编成准确的语言, 但大量不同的信息正是通过他们传给我们的。因此,正确运用非语言采访,对于提高采访质量意义重 大。



非语言采访,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记者通过言语之外的方式影响采访对象以获得信息的活动,二是指新闻记者通过对采访对象非言语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分析而获得新闻信息的途径。 


就记者而言,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间接巧妙地向被采访对象传达某种信息,并可以借助一种恰当的态度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


如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就会更加兴致地往下说。而没有表情的面庞、怀疑的目光、意义双关的微笑等, 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也无意说出关键性的东西。


2002年,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推出一个《记者夜访连队》专栏,一位记者在《午夜哨位行》一稿中这样 写道:“脚冷吗?“”不冷。”士兵回答,记者让他把鞋脱下来,他不好意思地说:”有点臭”。记者摸了摸他的脚,”热乎乎的。”记者摸战士脚的行为,这一细小动作,向被采访对象,向所有读者传递的都是一种对基层士兵的真挚的情和爱。 


就采访对象非语言行为而言,大体有三种形式。


一是动态无声。


比如被采访者跟你点头幅度大, 握手有力,往往表示对方性格豪放,容易接近。如对你彬彬有礼,交往得体有分寸,往往预示着不会轻易你敞开心扉。如东张西望,一会儿看看表,往往说明另外有约等。


二是静态无声。


被采访者的蹲、坐、 靠、倚,以及与采访者的空间距离等,往往是某种心态的自然表露。


三是观察受采访者的副语言。

被采访者掩饰性的咳嗽、无意中的长吁短叹等,往往说明有难言之隐。所以,在从事采访活动中,我们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捕捉每一个细节,熟练掌握和运用非语言采访。 


新闻采访中能促进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形成良好人际互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新闻记者只有认真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 到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与时俱进的方法和经验,才能实现手法上的不断创新。 



——END——


  往期推荐  


“采编创新”新解

写出牛X的新闻开头

写评论标题,既要观点又要事实

如何当好财经记者

原创|谢茂消息写作案例评析(一)




南方传媒书院

道南正脉,毓德树人


新闻黄埔·记者摇篮

欢迎扫描二维码(shendusikao1)加入资深媒体人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微信媒体采编业务研究交流群!

本微信群实名验证:单位(界别、行业)+姓名+职级、职务+工作资历,按照不同归类分组交流,欢迎关心新闻实务高校教师、新闻学子、资深媒体人、媒体从业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朋友广泛参与!


制作团队  ID:shendutuji  

 总出品人:陈安庆 

 统筹编辑:宋志辉 

 责任编辑:丁丽霞 

南方传媒书院 ·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