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界 | 记者如何“混社会”?

2017-02-19 南方传媒书院

 

——关于记者报道领域的断想

首先声明,这个断想主要针对周刊周报或者日报的深度版而言,日报常规条线记者的领域划分(如时政、经济、文体等)不在断想之列。

做财经是首选。薪资上涨可预期,人脉积累可增值,写写软文是寻常事,改行亦是极方便。财经领域是改行最多的报道领域——相信统计数据会支撑这个结论。不同的财经媒体改行亦各具特点,如《21经济报道》的多改行做公关,《第一财经周刊》的多改行做商业。若要再恶毒点想象,财经报道也是寻租机会最多的领域——相信相关案例的统计数据也一定会支撑这个结论。

做文化的能和名人混个脸熟,人脉越久越值钱,更兼多可慢工出细活。两年文化记者做下来,攒本书是很寻常的事情。最不济也可靠给朋友写写影评书评来事儿,混几张影剧院文化节什么的门票,那也是拿手好戏。

做人物的节奏也好办,放长线钓大鱼,跟泡妞一样慢慢泡,功夫到了自然成,不成也不打紧,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肯广种薄收,总不会一无所获。基本不会像跑调查的社会记者一样吃闭门羹灰溜溜回去。稿子能做不能做,出差前心里基本有谱。要拼的,主要是事前做功课的本事,事中面对面的沟通。

做评论的也活泛,不小心就做成学者。除了文化记者,学者公知最待见的,就是评论版的编辑记者了。更活泛的,可自己写稿和别的媒体时评编辑换着发,做个快活的时评匠。

以上诸点,是媒体业内的基本生态(自然不包括那些真正敬业、有理想有情怀的同行),其共性就是资源累积可增值,节奏可控。反之,最惨的就是混社会的:手机 24小时不关,梦里接到电话让收拾东西去机场,是寻常事。做 3年和做 1年也许会有差别,但做 10年和做 3年肯定不会有太大差别。人家吃肉我喝汤,人家栽花我种刺。10年做下来,积累的不是人脉与资源,是天南地北的仇人冤狱与噩梦。

混社会的虽然最惨,但 1990年代以降至本世纪初,亦有过 10年黄金时期。彼时,平台不多,记者一篇揭黑文章即可名扬天下。人称“江湖四大长老”的王克勤、赵世龙、郭国松、杨海鹏等,俱都成名于这黄金10年。

到 2003年的孙志刚案后,这黄金 10年基本进入尾声。自此,记者靠一篇稿子一夜之间扬名天下的情况,已然不复多见。传说中的四大长老亦分道扬镳,各走各路。

自此之后,社会报道一分为二,时政和法治报道花开并蒂。

先说时政,2002年前后,《南方周末》开创的“时政报道”,《21世纪环球报道》的“国际时政报道”等区别于传统党报的擦边球式梳理 /揭秘 /解释性报道,成为此类时政报道滥觞。这两家的命运迥异。后者横遭夭折,让《环球时报》的北派风格一家独大。前者这十余年间筚路蓝缕,夹缝苦撑,渐已成为一支相对成熟的报道形态。

另一支是法治报道,这支常依赖对突发案件做走向判断,习惯由“新闻民工”和“民办律师”协同作战,渐成近十年来社会热点事件的主要底色,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上相信都具备不菲价值。另外,这两支常杂交成“时政型法治报道”或“法治型时政报道”,如陈良宇案、重庆案报道等,都属此类。


“为虚荣而奔跑”

必须要承认,从物质利益的性价比角度看,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同行,基本处于行业分工最底端,也比不上日报的条线记者,后者往往能获得职务带来的某些便利与实惠。因此,这个领域的同行,入行初多是被类似王克勤之类的理想主义感染(或者说忽悠),入行后多半得靠职业荣誉感在支撑(或者叫硬撑),我曾总结为“为虚荣而奔跑”。

两位同行的话可供参考。

前南都深度记者袁小兵现在大理做《云南信息报》驻站记者,这位资历不浅的社会记者不无愤激地告诫行业里的后来者:好不容易出来了,我这个老记者说句实话:社会记者最多做 5年,否则你就基本废了。出路是当官和发财。千万别被新闻理想忽悠了。极少数内心强大者和偏执狂除外。如果你不幸混社会了,女记者早点嫁人为好,男记者还是转型后再结婚吧,要对姑娘负责。

《中国证券报》的周文天试图掀起一场“微讨论”。他认为中国记者,特别是社会突发、调查类记者,吃的是青春饭,自诩“新闻民工”,并不为过。跑社会新闻,多是一锤子买卖,碰运气。在恶狗挡道年代,新闻理想是一剂毒药,最后透支的是青春年华和落下半辈子的穷酸。中国很少有社会调查记者干到退休,一是报社不要年纪大的,二是过劳死了。



中大学者、青年才俊张志安对调查记者这行素有研究,他也对此发表了包含同情的看法:“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跑社会新闻条线的记者的确最辛苦,积累的关系和人脉都较有限。如何职业规划?无奈的建议是:尽量让新记者跑,用来练习基本功,跑 3-5年后换岗。 ”

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天定老师不太同意张志安的看法。他觉得如果说是常规的社会新闻,张讲的其实是许多国家的常态。日本说培养一个年轻记者要“杀人三年,放火八年”说的就是这个。但如果要做社会题材的深度调查,新人恐怕很难担当。

王天定认为:“一稿成名的时代结束了,但这些年,最有影响的报道还是集中在社会领域。像《南方都市报》的安元鼎报道、《财新》的邵氏弃儿报道、《南都周刊》的重庆系列报道等。我总觉得社会题材还是中国媒体最大的富矿,职业荣誉还不足以吸引一批人继续坚守吗?”

对社会新闻记者的出路,王也给出了他的思路:“人做一个职业,在生存无忧之后,主要寻求的不外乎职业荣誉。说一千道一万,这种职业荣耀感是鼓励人坚守的最可靠力量。从激励职业荣耀着手,媒体还可做什么?我能想到的,诸如延长社会题材的新闻生产链条,在一篇报道产生影响之后,不失时机出版图书,制作影像产品等。”

最后,王天定饱含深情地感叹:“社会类题材要延长新闻生产链,对记者的要求自然要高了。不能说财经记者是专业,社会题材的报道万金油就可。但深邃历史眼光、扎实的调查能力、精致的文字表达不是每个跑社会题材的记者都同时具备的。也许现在正是一个重新洗牌的年代,让技法精湛、且追求荣誉者留下来吧。”

两位同行的感叹自有缘由,两位名师的建议也都有道理。内心深处,我更赞同王天定老师这句“也许现在正是一个重新洗牌的年代,让技法精湛、且追求荣誉者留下来吧!”


告别“仰仗陌生人的慈悲”


混社会,总感觉还是要慢慢走专业化的套路,修炼各自的刀法。除了前述时政与法治报道之外,调查性社会报道还在不断细分,如科技、医疗、教育报道等,有想法的社会记者通过精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逐渐成为某一领域里家资丰饶的“小地主”。如南周名记柴会群从对一个基层医生的采访起步,精耕近十年,一双鹰爪擒拿手驰名江湖,人称医疗领域报道里威震华东的“白眉鹰王”柴会群。



除此之外,坚定的价值观,靠谱的分析工具,敏锐的判断力,准确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理解能力,是每个社会记者修炼各自刀法的精髓所在。这个,需要后天的时间累积,好比武侠小说里炼内功,30年功力一定比修炼 10年靠谱。也需要先天的良好悟性,好比同样一套太祖长拳,江湖上人人会使,但唯有北乔峰天生神武,使将出来势无可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但不可避免的是大部分报道还是要拼体力和碰运气,即所谓“仰仗陌生人的慈悲”。但也正是这种拼和碰,在艰苦维系着这个社会的底线。

因此,平心而论,我愿意把最高的敬意献给跑社会的同行,也完全理解他们中的不少人急于改换领域甚至改行的想法。写作这篇稿子时,我的周围已先后有两位同事,离开社会领域而改做文化等。

时局多艰,不尽人意之事所在多有。但我仍然相信,未来 10年的中国,一定是浓墨重彩意象纷呈的中国,所谓“传播改变中国”是也。因此,这一行,诸君不妨再干10年;与此同时,抓紧修炼一套足以行走江湖的个性化刀法——这是再干 10年的基础与保证。

(作者:石扉客 资深传媒人

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往期链接


业界 | 信息的个性化推荐

业界 | 哥大中国留学生亲述“撕门牌”:这就是种族歧视

业界丨“拉黑”背后的社会关系


新闻黄埔  | 记者摇篮


欢迎搜索公众号南方传媒书院添加关注(shendutuji)最实用的传媒干货在这里。 


欢迎扫描二维码(shendusikao1)加入资深媒体人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微信媒体采编业务研究交流群! 


本微信群实名验证:单位(界别、行业)+姓名+职级、职务+工作资历,按照不同归类分组交流,欢迎关心新闻实务高校教师、新闻学子、资深媒体人、媒体从业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朋友广泛参与! 


制作团队

ID:shendutuji

总出品人:陈安庆

执行主编:唐雪屏

 副主编:陈薪竹

                     编辑校审:邬   丽

          责任编辑:康兰霞

图片来源:花瓣网



南方传媒书院 ·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