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鉴赏 | 如何优雅地完成特稿记者的使命 ——李海鹏《车陷紫禁城》

2017-06-22 陈梦迪 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




《车陷紫禁城》是李海鹏南周岁月里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篇文章写于十几年前,选题也并不新鲜,是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



李海鹏当时是怎么操作这篇稿件的呢?他当时打了一辆出租车,15块钱的路程,一共走了三个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文章通过讲述记者亲历的遭遇,去凸显北京交通拥堵拥堵的情况。


现在北京交通拥堵问题依然非常严重,但是在这篇文章创作的时候,也就是2003、2004年是北京堵车最严重的时候,也因为有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压力,所以北京面临着交通整改。   

 


当时北京交通拥堵的程度严重到可能因为一场雨一场雪,很多人不得不在午夜徒步回家,因为车堵在路上动不了了,现在的北京应该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其实堵车,每个在北京生活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甚至不在北京生活的人也听说过北京“首堵”的外号。可越是这样司空见惯的选题反而越难操作,因为角度很难选。


李海鹏这篇文章胜在哪里呢?除了南周特稿常见的优点包括冷静克制的语言风味、扎实的画面式采访视角、高度文学化的叙述方式也就是文本之美,这篇文章技术含量最高之处体现在角度的选取上。


写交通拥堵的稿件非常多,但是能够从文化角度去写这个选题是非常罕见的,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李海鹏曾经说过他为什么要选择文化角度去操作这篇文章,他当时读了一本亨廷顿的书《文化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中心思想是两个制度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国家,最后经济发展水平有云泥之别,主要是文化不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文化其实决定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物质文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就是这座建筑能够建多高。


那么北京的城市道路布局,那就是中心次中心再中心这种格局,其实是政治集权文化的一个体现,也是造成交通大面积瘫痪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交通拥堵的本质是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的冲突。


作者能够想到这个角度和作者的大量阅读以及深厚的人文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启发我们在思考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发生这个社会问题的城市的地域文化。


因为文化观念和社会习俗以及价值准则和社会现象之间是有一个非常密切的契合和互动的,可以说是因果关系。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编辑戴维.加洛克说,一篇杰出的特稿,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从广义上来说,每一篇新闻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李海鹏这篇文章的立意决定了这不仅仅是一篇好特稿具有的文本价值,同时也有严肃的足以观照时代特质的历史价值,也就完成特稿和记者的使命。


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缠绕交错,一条线索是作者坐车的这三小时的路程,另外一条线索就是北京的文化背景。


当读者正在细细品味出租车司机的话时,作者旁白的相关背景信息就会出其不意地跳笔进来。当读者去思考作者介绍的背景时,出租车的画面又切换回来。被记者引领一起亲历了北京的交通拥堵的来龙去脉。


这种写法难度也比较大。需要你把节奏感控制得比较好,什么时候跳笔,让读者感觉到流畅而不是突兀对作者考验也比较大。


新闻上的跳笔是指表面上没有很大联系的内容,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写作上的排列交叉,呈现一种明快跃动的动态感。是普利策特稿最常见报道手法之一。


国内的新闻周刊也很喜欢跳笔,比,对素材进行一个取舍。减轻读者的阅读疲劳,制造一个又一个兴奋点刺激读者,让文章张弛有度,有一种层次感。


这篇文章多处信手拈来深邃逼真的细节白描可供读者反复玩味,它们生动传神地传达了事实的真相,同时也有李海鹏强烈的个人色彩。从这些细节中可以推测出作者的个人态度和性情、三观甚至生活阅历。


但之所以没有失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立场是因为文章使用冷静克制的语言风格和大量的事实,而不是多余的带有偏见的主观情绪和评价流露,没有虚张声势的夸大。


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之中,读者的头脑中也开始还原出一个个画面,整个阅读过程就像在看一部舒缓优雅的纪录片,安静专注,沉浸其中。


点击阅读原文见原特稿




特稿 | 共享经济时代,“老腊肉”出租车与“小鲜肉”快车的赴约战

特稿鉴赏丨隐于幕前

特稿 | 野马的故事——狂野的爱情 生存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