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

2017-06-23 杨雯翕 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

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


诺曼·考森斯的《计算机与诗人》中的末段说:人类不必为自己的独特性寻找一个终极的定义,而只要关注它,就会受益无穷。独特性如此重要,那么众性呢?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人和事物以及环境,重要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但令人更加担忧的,却是努力寻找包容自己的环境,仍是迷失;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


 社交网络,智能手机这些名词我们再熟悉不过。短时间内,它们就成为我们的“必须品”,形同空气和水,却并不温柔。多少人认为离开手机就是与世绝缘,不刷微博就会被世界遗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连接,却又荒唐可笑地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和孤独。我们在谈论和社交网络等科技的时候,往往形容其为“双刃剑”。然后,我们对其好处大夸其谈,而对其危害,我们却缺乏免疫之心。像是罂粟,我们沉迷于其制造的幻象中,不想清醒,不敢清醒。

    

我听到许多人说: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而呈现出来的真相却是:人们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如此习惯自欺欺人。不能不承认我们是如此脆弱、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所以我们研发社交网络等技术,使我们在不需要真正友情的情况下体验被关心和陪伴的感觉。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并且可以舒适地控制这种联系。


其实不然,口袋中的手机,正在改变众人的想法和心灵,缘于它带来了三种错觉:一:我们可以随意支配我们的精力,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这三种错觉对于改变心理状态甚为关键。因人们独处时,即使只有几秒,也会变得焦虑不适,从而转向电子设备,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但这种联系比之治疗,更像是一种症状,而人们还不曾发觉。

 

我们沉浸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分享,故我在”里,乐此不疲。但问题却在于:我们忽视了自己。联系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把自己隔绝了起来。


为什么不敢去尝试一下忽视手机、网络而是自己的生活呢?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变得极简却更丰富。此时,才更能触碰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活得诗意、禅意。


车水马龙,光怪陆离,庆幸我未迷失之余,总会想起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么温暖,不似冰冷,恍忽的电子产品!


原创 | 天龙岁月,难拥自由 ——观《天龙八部》有感

原创 |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谈《新京报》评论

原创 | 北漂的农村妇女组成的地丁花剧社,你见过她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