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界 | 南方日报曹斯:写“有生命”的好稿 做“会呼吸”的“爆款”

2017-06-23 南方传媒书院

Who's 曹斯?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科卫工作室主任。2009年到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工作至今。她采访总统政要,记录百姓故事,打捞尘封记忆,奔走“死生一线”,书写人间真情……作为一名时政、民生(医疗)、全媒体记者,写“有生命”的好稿,做“会呼吸”的“爆款”,努力成为南方“全线通”,一直是她的努力方向。她曾三获中国新闻奖、三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被评为广东十佳女新闻工作者。 座右铭:卓立清风。

最近曹斯又开始了新尝试:统筹打造了“南方名医帮”这一权威、贴心又“走心”的南方日报官方健康垂直公号。她和小伙伴化身公号运营小编“帮帮”,请到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大咖”进驻,让名医在此聚集成帮,贴心提供服务,第一时间传递健康资讯,派送稀缺号源等利好。关注“南方名医帮”(ID:nfmingyibang),帮你更健康。 

南方传媒:为何要挺身而出,做深耕主业、开拓创新、融合发展的探路人?

曹斯:希望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职业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在于可以挖掘自身潜能,迎接各种可能性。今天,我和我们的团队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当记者已经7年了,有赖于报社这一平台,在领导、前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我得以在中外时政报道舞台开阔了眼界,见证了“习马会”那跨越66年的握手,访过十余国家政要;在五洲四海寻找最美的闪光,挖掘了150多年前远赴美国修建跨州铁路的华工故事,在东南亚倾听百岁海外赤子的抗战记忆;在传染病疫情现场体悟生死一线的人性光辉…… 

我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三次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还曾获近20个业务奖项;多次获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阅评表扬;获评广东十佳女新闻工作者(同时被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南方日报十佳记者。 

今天,我和我们的团队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化身为“南方名医帮”(ID:nfmingyibang)健康垂直公众号的运营小编“帮帮”。新媒体的新鲜,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希望依托这一新平台,打造更多有生命的好稿,做出更多会呼吸的爆款。 


“记者”二字的分量

曹斯:记者工作节奏很快,转眼7年过去,我收获了成长的快意,心依旧温暖。 

若没有这几年五洲四海的行与思,我很难如此深刻理解“记者”二字的分量。很多时候,我们不仅在记录时代,更在抢救历史长河最珍贵的记忆。 

寻访“抗战中的海外赤子”就是一次难忘的体验。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南方日报和暨南大学启动了“抗战中的海外赤子”项目。我有幸作为采访组成员之一赴缅甸、泰国,寻找抗战中的海外记忆。 

时隔70年,采访比想象中困难。扎进了资料、文献堆,我细细翻阅,生怕错过一点信息;通过省侨办等单位,辗转联系到泰国和缅甸的广东会馆,后来又找到几位侨领,再通过他们找到抗战老兵、烈士后人等零星几位采访对象。 

随后,我和前辈林亚茗记者前往缅甸仰光。听当地侨领说,这里有位98岁的远征军老兵,但不确定近况。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我们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颇费周折,终于找到老人家。

“我叫刘大江!”一进门,他中气十足地自我介绍,他来自安徽太和县,1937年投笔从戎,后加入远征军。卢沟桥事变那年,他只有18岁,这一年他改名“大江”。他说,上战场伤亡很正常,如果父母知道他战死会伤心。 

顾不上旅途劳顿,我如饥似渴地记下老人的故事。次日,我们根据此前搜集的线索,搭上颠簸的小飞机赶到缅甸曼德勒。通过新朋友,再通过朋友的朋友,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祖籍梅州的远征军林峰。 

92岁的林老用带着梅州客家乡音的普通话,动情讲述泪别母亲参军终成永别的遗憾。可当我们希望采访另一位远征军王之平时,其子王玉顺先生说,老人刚过世。 

因老人们年事已高,表达不甚清晰,我花了几天几夜整理素材,也因担心口述不够严谨,细细核对史料。尽管任务重、工程大,但这些海外赤子的故事让我非常动容。 

报道推出一个多月后,刘大江与世长辞的消息传来,我们的专访成了他抗战回忆的绝响。所幸,这些故事被记录下来,传播出去。马来西亚侨史研究者胡万铎先生认为,报道挖掘了许多独家史料,充分展现了华侨的抗战贡献,在海外侨胞中凝聚了关心和支持中国发展的强大力量。 

这次采访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小笔头的大能量。记者是记录者,很多时候也是“抢救者”。因此这些年,我几乎马不停蹄——从搜寻身边故事到聆听四海之声,感谢这份职业,让我足迹遍布广东城乡、祖国大地,延伸到美国、日本、泰国、缅甸……带着本土情怀、国际视野,脚印串成千万米长线,这也是职业赋予我的丰富而鲜活的生命线。 


生死一线的见证

自入职起,我的主攻领域之一就是医疗卫生新闻。这既是工作又是兴趣,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记者一直是我的追求。当一名卫生线的专家型记者离不开临床一线的观察,自然离不开生死一线的见证,有时候还会遇到传染病。 

2015年春夏之交,对广东的传染病防控和临床专家而言太不寻常,对我亦然。 

5月27日晚,一例疑似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从韩国首尔进入广东惠州,患者随后被确诊为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一场MERS狙击战在广东打响。医生上,卫生记者也得上。

作为报道主力,我迅速和同事们有序分工:整整一个月,有人到现场蹲守,有人到省疾控部门跟进病毒检测消息,有人守着卫生行政部门的发布口……我们顶着风险,深入采访,零距离观察,全方位还原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毫不畏惧、科学应对的故事。 

我们仔细记录着其间的点滴:广东专家4小时找到患者,7天找齐密切接触者,权威部门每天通报疫情信息并及时辟谣。鏖战一个月,患者顺利出院,广东无一人因其感染,全省“防疫大堤”经受住了考验。 

在省疾控中心的一次采访中,我特别关注到公共卫生应急专家钟豪杰。2003年,他采集了第一份SARS样本,如今又是他顶着风险采集到第一份MERS样本。 

“一直以来,采样几乎没离开过我的工作范围,在疾控中心或许没人比我更熟悉了。”他云淡风轻地对我说。但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一举动牵动了正在准备高考的儿子的心。于是,我在稿件中写下了这一细节:儿子给钟豪杰发来表达关心的微信:“老爸加油,等我将来也成了公卫战士,和你一起并肩作战。” 

那一次,我采访到很多这样的故事:年近八旬的老教授钟南山院士亲临惠州现场带着医疗团队救治;护士们不顾自身安危,争相进入ICU照顾患者;疾控专家冒着职业暴露风险挑灯夜战做病毒检测……带着感动,我在患者出院时领衔完成了《MERS广东狙击战》通讯。业界评价,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南方日报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体现了高度、深度与可读性的结合,是一篇医疗系统的年度力作。 

这些年,我曾握着艾滋病患者的手,倾听他们的心情独白;曾深入病房,全方位记录H7N9、H5N6、寨卡病毒感染者的真实状态和医护人员的无私无畏;也见证了器官捐献者家属含着泪流露的大爱;还通过媒体平台发动社会帮助白血病大学生,并参与促进成立广东省大学生重症救助基金,使更多人获益……对事业的热爱让我一直坚守,在死生一线,体悟真情。 

  

融媒时代的探路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记者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 

2015年,我作为南方日报社唯一特派前方记者,前往新加坡全媒体报道“习马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00多名中外记者从全球各地赶赴新加坡。我是报社的唯一特派前方记者,面对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行动力的全方位考验,深感责任重大。 

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与后方联动记者骆骁骅对接,上午9时许,南方+客户端便推出了《“习马会”会场什么样?南方报业特派记者带你提前探营》一稿,阅读量迅速飙升,创了当时客户端阅读量的新高。我们还通过前后方联动的方式准备了一档微信产品《这一握,跨越了66年》,第一时间推送,与人民日报几乎同步,比同城媒体提前一个半小时,短期阅读量瞬间超过两万。这个过程中,报道组烹制出全面、立体、丰富的新闻大餐,满足读者需求。新华社发文称,南方报业在“习马会”报道中表现不俗。 

如今,融媒体多端口发布已成为我的业务常态,也打造了一些亮点:2015年全国“两会”,我制作的一则关注环境保护的微信产品创下南方日报官微短期阅读量80万的最佳成绩;在习总书记视察广东三周年这一节点,我作为文案参与制作的动漫《习大大,请来饮早茶》兼具“主流属性”和“草根属性”,吸引800万人次观看;前不久,我与同事打造了关于广东新计生条例落地的南方+客户端400万阅读量的“爆款”。如今,我已成为南方日报微信、客户端超大流量作品的供稿主力…… 

今年8月底,我和团队的小伙伴正式踏上了新征程,成为了南方日报唯一健康垂直公众号的运营者“帮帮”。移动互联时代,原来的读者观众成了“用户”,“新的群众”在哪里,我们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 

我们希望打造权威、贴心、悦读、好用的媒体健康垂直服务平台;我们特别强调名医资源,并设法请他们在此聚集成帮,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希望依托这一项目,承载大健康领域的重点报道、活动,尽可能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并尝试落地到医疗健康产业上,争取成为集团与大健康领域资源对接的“集合器”,推动集团转型融合发展。 

迄今为止,我们已请到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大咖”进驻,还引进了钟南山教授领衔的全国第一的呼吸科专家团队,全广东最难挂号的省中医院许尤佳教授领衔的儿科团队等,贴心提供服务。我们第一时间传递健康资讯,派送稀缺号源,提供实在利好。依托这一平台,我们与省卫计委、省文明办共同打造的“寻找广东好医生”活动得以通过全媒体方式呈现,讲述了最走心的医患故事。 

我们希望将“南方名医帮”打造成大家的掌上健康伴侣,推出更多线上线下互动,请名医团队更直接服务用户,进一步培育用户粘性。我们将进一步打通政、医、药、保健等大健康资源,构建具有南方特色的智慧医疗生态圈,从中找到合作的共赢“公约数”和“甜点”。 

未来的“南方名医帮”,很可能会有一批铁杆会员,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享受个性化服务;

未来的“南方名医帮”,将进一步瞄准大健康领域,与广东乃至全国医科高校合作,对相关机构、学科进行观察、调研、分析,结合后台用户大数据,为相关健康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打造“南方”特色的榜单,擦亮品牌,实现多赢。 

未来的“南方名医帮”,还有更多可能性。因为我们知道,尽管有些同行已出发甚至走了好远,但健康领域的新媒体业态发展至今还没有清晰的成功路径。健康市场那么大,我们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南方名医帮”有着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依托南方报业这一强大“靠山”,“帮帮”们一定寻找到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会做好自己,也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更专业的推广人才和服务人才,更弹性的激励机制。 

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当好转型的“探路者”,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科卫工作室主任) 


  

得意作品

作品名称:MERS广东狙击战 

刊载媒体:《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5年6月27日 

作品影响:报道及时传播了科学知识,安抚了社会对新发传染病的恐慌,充分展示了作为传染病防控主战场的广东从SARS到MERS,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跨越了一大步。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南方日报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体现了高度、深度与可读性的结合。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广东新闻奖二等奖。 

作品名称:长怀赤子心海外筑长城 

刊载媒体:《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5年7月13日—9月14日 

作品影响:2015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此前,华侨对抗战的贡献并未得到充分彰显。2015年,南方日报牵手著名侨校暨南大学,赴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进行深入采访,充分挖掘抗战中的海外赤子故事。期间,采访团队既接触到亲历者,抢救打捞了宝贵史料,也寻访到烈士后人,听其讲述不少从未公开过的先辈传奇故事,还拜访了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提炼出抗战中的海外赤子精神。《长怀赤子心海外筑长城》通讯是该系列报道的深度提炼和总结,首次在媒体上系统、充分地记录了抗战中的海外赤子故事,彰显海外赤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巨大贡献,为他们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名称:广东29日起产假增50天,正在休假的可延长

刊载媒体:“南方+”客户端 

发表时间:2016年9月29日 

作品影响:9月29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再婚夫妻期待已久的再生育政策终于落地。“南方+”客户端不仅首发了政策落地的消息,还通过不断追问省人大、省卫计委回应了用户关注“产假期间产妇能否延长休假”等热点问题,打造了400万阅读量“爆款”。该作品在用户中找问题,到党委政府找答案,利用南方日报的权威优势把民意带到庙堂,在抢得第一落点后,再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实时互动、持续互动,推动善政、良政落地,最终实现官、民、媒的良性互动。 

爆款项目

项目名称:南方名医帮 

推出时间:2016年8月29日 

项目成绩:项目组目前已请到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大咖”进驻,引进了钟南山教授领衔的呼吸科专家团队,省中医院许尤佳教授领衔的儿科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梁晓燕教授领衔的生殖医学团队等各专科名医,贴心提供服务,第一时间传递健康资讯,派送稀缺号源等实在利好。 

  ■最爱读的三本书及理由 

  1.《西游记》(吴承恩) 

  理由:经典。 

  2.《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田东江) 

  理由:智慧、解渴。 

  3.《极简医学史》(罗伊·波特) 

  理由:了解历史、了解生命、了解健康。

业界 | 南方周末袁端端:新闻有人性参与才有意义

业界 | 曾妮:热爱足够真实,就永不过时

业界 | 现代都市报如何做好时政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