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

2017-07-05 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意义

(1)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 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最要的启迪意义。


“沉默的螺旋” 理论局限性

(1)“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2)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案例: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

2003年发生在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


一时间,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


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刘小彪认为:“中国互联网上激烈的反日言论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中国一部分网民真实感受的客观反映,但它绝对不代表中国青年和中国民众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我称它是一种片面的真实和虚假的真实。”


他同时分析说,在网上主要是情绪激烈者在发言,而那些相对温和的人一般是没有特别的愿望去发言的,这也是为什么在BBS论坛上很少能看到那种理性的、温和的发言的原因。


但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的周围没有理性和温和的声音;在网上,那些少量的、理性而又温和的发言一旦出现,便大多逃不脱被“追杀”的命运。


而那些极端的、非理性的发言则大多受到了“追捧”,很少有人去“追杀”。因为同样偏激的人会惺惺相惜,而不同意见的温和者则相对更有一种宽容心,或者有时根本就懒得去理那些“无知无畏”的发言。


从而,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


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


如上述案例,从表面上看,是“沉默的大多数”受到少数极端言论的左右,但其实上“沉默的螺旋”仍然在发生作用。


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代替大众媒介起作用的是压倒性的语言环境,这使得网民的态度发生了逆转。


温和的理性的言论被攻击否定以后转为“沉默”,而极端的语言获得支持增多成为一种压倒性的压力。


使得更多的网民产生“被孤立的恐惧”而避免发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进而倾向偏激的言论。


干货 | 怎样提高新闻发现力

干货 | 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报道的度

干货 | 媒体人该如何用好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