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绝对隐私

2017-07-16 田加刚 南方传媒书院



文 | 田加刚


本文是我曾经构思的一个小说的背景理论。

 

个人隐私包括许多方面,比如QQ、微信、电话、EMAIL、家庭住址、身体照片、家庭情况、疾病信息、银行密码等等,但是这些隐私终究都是可以或者可能改变的。电话号码可以换掉或者停用,住址可以搬迁,相貌可以易容,就连家庭情况,也可能在收养、离婚等关系中,变得烟消云散。


总之,虽然上述信息遭到泄露,你总还可以采取一定的补救手段,最终让自己不因上述信息泄露而受到一生的损失。

那么有没有一种隐私,属于绝对隐私,只要泄露一次,你就永远也没有办法改变被泄露的事实,而被泄露所造成的危害,将伴随你的一生。

答案是肯定的,绝对隐私就是你的身体基因密码,或者说你的DNA构成信息。只要泄露一次,就等于永久性的泄露,在你1岁的时候基因信息泄露,在你100岁之时,基因信息仍然处于泄露状态,你无法改变你的基因组成。

十年之前,检测一个人的基因组成,大概需要十几万元的费用,而今,这个费用已经降低到大约1万元。可以预测的是,检测技术仍然在进步,而检测费用在不断降低,再过5-10年,基因检测费用必定不到千元。


估计会出现很多提供免费检测DNA的公司。而检测手法也会多样化,比如,一键检测,你只需要在手机APP点击一下同意检测,就会有快递公司上门收取你的头发或者唾液之类的,在第二天,你就可以在网上获得你的身体的两万多个基因组密码。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检测基因有很多动因。比如,很多人想知道自己的基因缺陷,想知道下一代的基因缺陷和基因优势,以便培养有所目标,预防疾病也有所目标。


有的人是为了预防癌症,有人因为身体有乳腺癌基因,干脆提前就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还有的人是为了寻找谱系。还有的人是为了做亲子鉴定。更多的人,只是因为身患疾病,无法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只好从基因层面入手,找到根本性的原因,再对症治疗。

 

基因检测确实有如此之多的用处,所以在可见的未来,它势必蓬勃发展。华大基因公司是深圳的一个知名企业,被很多人看好,它目前主营业务也是基因检测。

 

个人无论如何去利用自己的基因都是正当的,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需求去检测自己的基因,都是合理的。但是问题在于,企业和政府,却也有着检测个人的基因的需求。


第一类企业的需求,如华大基因,再如一些医疗机构,他们检测基因,主要是由此获得利润。这类需求也无可厚非。


第二类企业的需求,则是出于研究之类的自身其他需求,比如一家公司需要研究抗胃癌的药物,它需要知道胃癌的基因组成和特征。


第三类是政府或研究机构的需求,政府的需求比如目的在于打击犯罪,它需要像当前收集公民指纹一样(二代身份证全部需要指纹),收集每个公民的基因信息。

 

个人的基因如果被检测一次,就被永久性地泄露给了他人,这个他人,也许是企业,也许是政府。无论收集基因信息的机构是如何地想安全保持这些基因信息,仍然难免遇到一些高级的社会工程师或者黑客,只要有人想要这些基因信息,这些基因信息,就一定会被无数次地泄露。

 

当今,基因泄露的事件如今很少发生,阻碍泄露的因素其实很简单,就是数据量


几乎所有知名的企业都发生过大规模的信息泄露事件,阿里,腾讯,百度,360,天涯,网易,无一例外都发生过用户数据泄露。数据泄露的时间,跟数据能够大规模传输的时间是相同的。


比如腾讯的qq数据关系库,有90个G,在网速慢的2000年,即便泄露,也无法散播,因为下载90个G的数据,大概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但是到2010年时,下载90个G的数据,只需要两三天。而在2014年网盘兴起的时候,你要保存90个G的数据在自己的网盘,只需要0.01秒,一键转存就完成了数据的抓取。

 


每个人的两万组基因数据存储量一般都在1个G以上,你要获得一万个人的基因数据,就需要1万G的硬盘来存储。现在,硬盘存储空间的制约、数据传输速度的制约,都使这个隐私能够因技术限制被保护起来。

 

但是,技术是在飞速发展的,我们不能肯定,在10年之后,会否出现一种快速的、超大量的量子化的存储技术,甚至生物存储技术。


比如说,你用1个DNA来存储1个人的全部DNA信息,那么,你只需要一个硬盘大小的生物硬盘,就能够存储一个国家10亿人的全部基因信息,而且这种存储是超级快速的。这种情况下,一个基因检测企业获得的几万甚至几十万个人的基因信息,只需要一键拷贝,轻松转存。

 

很多企业都需要获得超大量、超规模的个人基因信息。比如有一个制药公司,它发现了一种基因缺陷致癌,这种缺陷在全球的比例只有十万分之一,但是乘以十亿后,在一个国家,就会有几百万的人存在这种基因缺陷,他们就是这个制药公司的目标客户。


这个制药公司只有把这几百万人准确地找出来,才能卖出它的药品,不然这个新药就是废品。如果有10亿人的基因信息,那么,根据基因分析结果,就很容易知道,哪些人是目标客户,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

 

诸君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你每天都在经历类似的过程,不过目标罢了。百度、淘宝、今日头条等公司,每天都在分析你的行为,从你的点击、收藏等操作过程之中,分析你的爱好与特征,从而匹配出你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广告给你。

 

这个世界几乎任何东西都逃不过营销,营销或者广告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行业之一。这个暂且按下不表,以后专文再说。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阿里、腾讯、百度等等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广告企业。而几乎所有的个人大规模信息泄露,根本来源都是企业的经营需求,而不是骗子的需求。


骗子进行的电信诈骗,都是利用营销行业泄露出来的数据,营销行业每天在分析每一个人的行为,并进行大规模的匹配,对于广告营销行业而言,一切都是数据而已。

 

营销是企业的正当行为,营销以数据为基础,但是数据一旦被集中,就难免不会到不法分子的手上。早晚有一天,我预计在50年之内,中国任何一个人的DNA信息数据,大约15亿人,都已经被存储在了某个地方。


而且,集中15亿人的所有DNA数据,现在大约需要15亿G 也就是需要当前全世界生产的所有硬盘存储,但是在50年后,大约只需要一块硬盘,就能存下这全部信息数据。

我已经说过,基因是绝对隐私

 

当大量的基因数据成为大数据存储在一个硬盘之时,量变就产生了质变。我相信,在早期,这种数据存储必定是没有姓名只有编号方式的存储。但是当这个数据结合其他数据表,就很容易知道这个数据代表的是具体的谁的基因。


比如有两个基因,他们显然是父子关系,但是两人却没有一点关系,我就知道,他们是实际上的父子,或者私生子关系,哪怕他们两人一个在纽约,一个在上海,从未谋面过。

 

这些的隐私利用都不算什么。但是,坏人是不会这么用隐私信息的。你的商业对手的基因摆在了你的面前,你迅速分析了他的喜好,缺陷等等各种特征。


如果在战争时期,一个人需要终结对方的性命,而他又拥有对方的基因信息,他就可以制造“基因炸弹”,比如只是一个流感,其他人感染就没事,他感染了,就迅速一命呜呼。

 

如果15亿人的基因信息编码都掌握在了敌对国家的手中,那么,敌对国家就可以借此进行“基因讹诈”,他声称他已经制造了一种针对15亿人的基因武器,一旦投放,这15亿人将十分准确地全部瘫痪,不多一人,不少一人,而他对你提出了领土要求,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这部小说如果写出来,不知道是否好看。


 【版权声明】未经南方传媒书院正式授权,内容谢绝任何媒体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转载,禁止修改图片。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原创 | 让座的争论往往忽视真正的问题

原创 | 人工智能技术和新闻的发展与融合

原创 | 岩井俊二:停住时光的映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