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 你不得不知道的外国名记者

2017-07-26 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


1

普利策(1857-1911)

      1847年 出生于匈牙利的马科,父亲是犹太商人。

1853年 举家搬迁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接受最好教育

1857年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不能适应新家庭,易怒,冲动

1864年 离家出走,美国联邦军雇佣军

1865年 雇佣兵解散,圣路易斯谋生,坚持读书投稿。


1865-1868年 靠稿费养活自己

1868年 《西方邮报》正式记者

1870年 圣路易斯头号记者,州议会议员

1872年 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业资产3万美元

1878年 与凯特·戴维斯闪婚,《邮讯报》


1883年 34,6万买下《纽约世界报》,5月1日出刊

1887年 加创《晚报》和《星期刊》

1890年 卸任、静养。提出遗嘱:捐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普利策”新闻奖、文学奖、音乐奖等。

1911年10月30日 逝世


人物评价


美国新闻理论的开创者,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揭露社会丑闻第一人,使新闻成为社会学一门学科,其新闻改革运动对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都有巨大进步影响。标志着美国新闻学的创立和新闻事业的兴盛发展。但未能逃脱其他新闻业者的一半特征,大量刊登人情味新闻和煽情新闻乃至黄色新闻以吸引读者,获取利润,“黄色新闻之父”

2

李普曼(1889-1974)

1889年9月 出生于纽约,家庭富裕,从小聪颖,见多识广

1906年 哈佛大学 艺术史专业,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成为社会主义者,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哈佛月报》发文

1910年夏末 成为林肯·史蒂芬斯的助手,开始涉及新闻工作

1911年 经林肯介绍到《人人杂志》工作

1912年 担任市长行政秘书,下半年专心写第一本书


1913年 出版《政治序论》,被罗斯福称为“我们这个年代最有才华的年轻人”

1914年 《放任与驾驭》问世,人们广泛关注

1917年 出任美国陆军部长特别助理,一战时与菲伊组成家庭

1921年到1931年,任纽约《世界报》编辑、主编,撰写大量社论。

1938年 迁居华盛顿,《今日与明日》专栏题材由国内专项国际


1938年夏天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

1943年 出版《美国的对外政策:共和国的盾牌》,“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本书”

二战后 出版《冷战》,准确预言未来局势

1958年,访问苏联,回国后的四篇苏联专栏获“普利策新闻奖”

1963年1月 “今日与明日”转到《新闻周刊》刊载,由华盛顿辛迪加向外发行


1964年9月 约翰逊总理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1967年5月25日 最后一篇《个人声明》

1971年 最后一篇见报文章

1973年 85岁生日 纽约市最高荣誉青铜奖

1974年12月14日 逝世


人物评价


美国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20世纪全世界影响最大的记者,被称为“整个西方世界的领袖”、“白宫的谋士”、“华尔街的智囊”。他一生所写的社论、杂文和专栏文章超过一万篇,另出版30几本著作,写《今日与明日》专栏长达36年,“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却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

3

约翰·里德(1887—1920)

1887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港。

1906年:上哈佛大学,成为《哈佛院报》编辑部编委会成员。被誉为“哈佛诗人”。

1909年:大三,组织“西部人俱乐部”李普曼做过演讲。老师为:科普兰。

1910年:闯荡欧洲,徒步旅行。

1911年:旅行终止,父亲破产。回美国纽约,受林肯·斯蒂芬斯栽培(黑幕揭发者《城市之羞》),工作在《纽约环球报》


1911年:完成两部小说:《堕水》(《牛船》)、《来自赛内河的人》

1912年:《良心何在》描写舞女生活,投稿于《群众》杂志(档次比较高);跳槽到《群众》杂志社。其间:《帕特森之战》的采访、《拉德克利行政司法长官的旅馆(监狱)》小说,投于纽约最著名杂志《大都会》,在《大都会》当自由撰稿人。


1913年:墨西哥内战,作为《大都会》、《世界报》特约记者前往战地。汇集成书《暴动的墨西哥》,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记者,进入美国一流记者行列。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报道,作为《大都会》军事记者,赴欧洲英国(欧洲战场)

1917年:他与路易丝-布赖恩特结婚,然后两人一起去俄国采访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代表《大都会》)


1918年:.回到美国接受审讯,行李物品被没收,8月拿回行李物品,写关于十月革命的书, 

1919年:3月出版《震撼世界的十天》,列宁夫人翻译,列宁作序,被译成80多中文字。12月,去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回美国经过芬兰时,被芬兰政府逮捕(芬兰受美国的指使)。被指控犯有煽动罪,在狱中渡过三个月,被苏联政府营救。

1920年:3月离开芬兰后,返回苏联,去世之前一直在苏联演讲。10月17在莫斯科去世


人物评价

美国著名记者,诗人,政论家,共产主义激进主义者,亲历布尔什维克革命,著成《震撼世界的十天》,被认为是美国报告文学的创始人。公正客观,具有勇气,毅力和魄力,遵循一定的新闻规律,对新闻事业十分热爱,并为之奋斗终生。他把他的才华投入到标志这个时代特征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大动乱中,赢得“风暴儿”的称号,对他来说,哪里有政治风暴,他就奔向哪里,这是他事业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他值得被时代和世人永远记住,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4

爱德华·默罗(19081965


1908年4月25日,生于格林斯伯勒。

1935年,默罗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为一名广播记者。

1938年3月12日,默罗在德军进占维也纳的同时,向美国听众广播了他的第一篇战争报道

1941年莫罗回国,公司为他举行盛大晚宴,12月7日,被邀请到白宫与罗斯福共进晚餐。 

1947年,默罗重操旧业,继续广播记者的工作。


1948年,默罗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面对迥异于广播的全新媒介,他在寻找新突破。

1950年,默罗以电视记者身份前往远东,采访报道朝鲜战争。他对这场战争的基本态度是:美国不应卷入,应撤出朝鲜。基于这一观点,他发出的报道遭到被CBS枪毙的厄运。默罗的职业生涯受到巨大挑战。但是,如同二战前奔赴英国一样,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新媒介上一显身手。


1951年11月18日,默罗迎来了他战事报道的第二个高峰。他创办的电视报道《现在请看》,采取了视听结合、以连续运动变化的屏幕形象来传达事实的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真实感。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电视时代开始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初,默罗还创办了《面对面》人物专访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他采访了500多位各国名流和政界要人,包括1956年对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专访。直到今天,他的专访节目仍然是美国新闻院校教学例证材料。


人物评价

美国最杰出的广播新闻记者,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广播新闻记者,美国广播界的一代宗师,他使无线电广播事业登上大雅之堂,让广播新闻记者地位得以提升。


广播最初用于娱乐,但从默罗开始,广播开始播新闻,他独创了占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形式,他的广播报道体现客观和冷静的风格,现场感极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词,以及现代传播学上的新闻联播,现场直播等方式都是从默罗开始的,默罗也被誉为电视节目的先驱和电视节目的开拓者,朴实无华的报道风格是他成功的要诀之一。


默罗成为新媒体与新形势的最佳实践者,他创办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与电视报道《现在请看》,被誉为美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中两座并峙的高峰,他对新闻报道的热情,客观,正义, 49 30810 49 15288 0 0 3886 0 0:00:07 0:00:03 0:00:04 3886新闻界留下了一份良心与价值观念的遗产,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默罗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职业操守,奉献精神和无畏品格为后来人留下了一座丰碑。

5

索尔兹伯里(1908-1993

不知疲倦的实干家,新闻职业生涯60余年,自传《天下风云:报人》,性格愤世嫉俗,多思善问。

1908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阿波利斯市。

1930,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因在校报发表多篇文章抨击学校的僵化管理和腐败现象,被该大学以“不准在图书馆吸烟”为名开除,后在《明尼阿波利斯》做记者,同年去了合众社,,30年代中后期担任合众社驻外记者。


从1949年到退休,一直在《纽约时报》工作,,3月成为该报驻苏记者,到1955年。回国后写了一组有关苏联的报道,试图用笔墨告诉人民苏联政府习惯遮掩和掩饰的事实,这组报道使他获得1955年普利策新闻奖,1955年四月,受卡特里奇的委托报道纽约市的城市卫生问题,这一系列《纽约的垃圾》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0年代,做了一组关于种族冲突,歧视问题的报道,后因此牵扯到多家官司,由于《纽约时报》高层的帮助,没有受到过多的牵连,随后美国颁布法令,对报道种族冲突者实施相关保护。


1966年,写了一组关于越南战争的报道,改变了越南战争的结局,迫使美国政府从越南撤军。

1984年来到中国,重走长征路,回国后写了一本《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引发全球“长征热”

1992年致信中国政府,希望沿着邓小平南巡的路线进行采访,此后,由于中风住院


1993年5月,索尔兹伯里病逝。


人物评价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在新闻界工作六十多年,被称为“不知疲倦的实干家”,提出“明苏达尼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愤世嫉俗,多思善问,不事大(不迷信权威)。是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辑。


在他漫长的记者和创作生涯中,曾为反映现代战争而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的足迹深入到苏联卫国战争的前线,遍访世界大战的许多战场,以他犀利的目光和鲜明的观点,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内幕,许多报道和作品早已誉满美国,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名著《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已成为反映二次大战中反映苏联前线的经典作品。


(来源:南传新传考研公号)


干货 | PS的八种抠图,你get到几种?

干货 | 如何简单操作会声会影

干货 | 无人机航拍技巧,你知道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