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〡弑师案背后家庭教育缺失

2017-11-15 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17ntf5cg&width=500&height=375&auto=0

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老师鲍方在办公室遇刺,行刺者是班上的“尖子生”,16岁的罗某。据校方披露的信息显示,鲍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教书有方的好老师。而学生罗某是一个性情孤僻,性格内向的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事情仅仅因鲍老师批评罗某,若不写电影观后感,就要转班。由于这句话引发了罗某的极度不满和怨恨,所以才挥刀杀人。

究竟是谁在屡屡制造着类似这次事件的教育悲剧?

在这一悲剧发生之后,网上的舆论基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在的学生难得教,个性太强,所以才会导致这种悲剧发生;而另一派则认为现在的老师师德下滑厉害,眼里只有钱,以各种补课的方式来挣取额外费用,死有余辜。

  抛开事件本身来探讨事件都是耍道德流氓。任何时候都有心理极为阴暗的学生,任何时候也都有师德败坏的老师。更何况现在是唯金钱论的时代,我们不能在自己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同时还要求老师们守身如玉。能守身如玉,坚守职业操守的老师肯定是这个时代的模范,但想尽办法弄钱的老师我们也不能说他们有多坏,只能说他们的观念符合时代的主流思想。必定在你们追求豪车美女的同时,人家也有追求的权利。老师只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并不是一种塑造道德圣人的职业。



  回到事件本身,我们从校方披露的信息可以感觉到,学生罗某性格孤僻,性格不够开朗,与人少有交流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源。显然,塑造他这一性格的原因肯定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庭。别的同学每周都有100元的生活费,而作为开诊所的父亲每个月只给罗某周20元的生活费。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觉到,罗某的家教肯定是极其严苛且不近人性的,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你跟他讲人性、谈感恩本身就不符合人性发展的规律。这无异于跟一个每天在刀口抢食的人谈道德规范一样扯淡。

  我觉得现代教育已经堕落很久了,中国近代以来基本没有培养出什么大师了,这跟老师无关,而是整体的教育意识造成了。我觉得家长们应该学会长大,学会看得开。在学校,你们孩子能学一点知识,不要成为一个只会读书或者只会玩游戏的傻逼你就要对老师们感恩戴德了。如果你们真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成就,活出人模狗样来,还得在自己身上下苦功夫。孩子模仿能力很强,而且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往往不足。你不能在自己每天都喝酒打牌嫖娼,醉生梦死的同时却要求你的孩子奋发图强,将来出人头地,为你争光。你不能在自己每天下班就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的、看狗血电视节目的同时却要求你的孩子好好看书,成为一个有学识、有深度的人。自己思想上已经堕落,意识上对自己人生不抱任何幻想也不做任何要求的人怎么能心安理得的要求他人来实现你自己年轻时未现实的人生理想。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出意外,你的子女基本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本质。你自己是一个思想乐观,积极上进的人,基本上可以断定,你的孩子也会继承你这一品格,不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读书多少,他也不会混得太差。你自己是一个不思进取,对自己的人生无丝毫要求和原则对他人却又斤斤计较的人,不出意外,他也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市侩。



  悲剧的发生我们无法改变什么,愿死者安息也只是一句不痛不痒安慰自己的话,站在道德的高地对他人的无端指责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这些年教育的悲剧发生的还少吗?如果我们真的能从悲剧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那这些年下来,我们的教育早就发生了根本的观念转变。与其在这里反思教育,反思教师道德素质,反思现在孩子的个性还不如先反思反思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家长,看自己在教育这一块是否真正做到了表率作用。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种族,最好的教育和最坏的教育都是来自家长自身所造成的。

青少年犯罪杀人屡有见诸报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马加爵,马加爵事件发生时候我们还都在校园学习,当时把这种事件当作新闻看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这种新闻总是难免会有所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会有这样的极端行为?从心理学角度会有所解释吗?查看了相关文献,我们来初步探讨一下。


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犯罪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下认为犯罪心理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东西,也不是脱离物质条件而孤立存在的东西。具体说到青少年犯罪,也有其自身的犯罪心理,它是激励和维持青少年实施犯罪的心理力量。剖析其犯罪心理,可以透视犯罪人的心灵,找出犯罪的心理症结,以便做到察之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医治他们的心理"病症"。



这个事件同样也是一样。在很多老师眼中,罗某杰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主要是他学习好,学习进步明显,老师们很器重他,希望他能考出好成绩,我想老师们对学生的好印象多是来源于此。班主任鲍方老师更是对他器重有加,不可说不是掌上明珠。只因几句批评导致罗某杰就能刺死老师鲍方可能还有很多我们这些看客了解不到的事情。但是结合本事件及一些类似案件中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点与犯罪原因:


1、孩子缺乏正确宣泄渠道、缺少有效沟


无论是此次案发罗某杰,还是前些年的马加爵他们都是老师和家长眼中听话的好孩子,性格内向,话语不多,与人不善交流。这些孩子在受到外界的一些委屈后不容易第一时间说出来,多以自己忍耐为第一处理方案。当压抑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以一种极端解决方案爆发。我想本事件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2、个性认知失衡


青少年心理处于发育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单纯,判断能力低,属于心理的断奶期和行为的危险期。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较弱,社会经验少,在一定的内因外因促使下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多数是没有预谋,动机单一,一时感情冲动,犯罪有很大的盲目性。


3、亲情满足失衡


此次事件只从新闻报道看还没有亲情满足失衡的相关报道,但是对于很多的青少年犯罪事件来说背后折射的都是亲情失衡的现实有研究现实在青少年犯罪的事件中,有38%的孩子是离婚家庭,另有15%的孩子父母感情不和。


希望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大家最谴责罗某杰的同时多一些对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关爱,尽量避免此类案件的从发。

热点 | 双十一网红爆款商品:猫粮、保温杯和防脱发洗发水 作为一枚单身狗还得提前打响中年保卫战也是很心塞了!

热点 | 妻子疯狂网购140万 丈夫打算卖房子还债

热点 | 虐童事件不止,孩子将何去何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