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 | 这个地方,哪一个城市都会有

2017-11-26 看客 南方传媒书院

     城中村,顾名思义,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城市与乡村的混搭,使得城中村给人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乱,楼房造型不统一、街道铺设随心所欲、电线水管往往露天铺装、店铺装修也较为简陋。这些虽然满足了低成本建设的要求,但是也让人难以产生美的享受。可以享城市之便,却无法享城市之美。

     虽然处于城市之中,城中村仍保留了村的建制,土地属于集体,房屋属于家庭。城市与村庄的风景在这里相互交叠,新款汽车与老式三轮擦肩而过。裸露的电线在自盖楼房间交织成网,连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出租屋和小型工厂。

楼房外挂着各式各样的工厂招牌。

      城中村是大多数打工者通往城市的入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负担得起的居所。落脚此地的不仅是形形色色的打工者,还有一脸青涩的大学毕业生,身家不凡的小老板,以及满口“煲冬瓜”的本地人。

     在街上打牌九的人们。结伴逛街的姑娘,手里领着大包小包的“收获”。



      享有“人口红利”的天然优势,这里的生活与城市同等便利,百货店、小吃摊、幼儿园应有尽有,网吧、浴足、成人用品店不一而足。


     城中村的生活属于城市的中下游,当然本地人除外。他们能从自盖楼房中收取可观的租金,还可以从村集体分到不菲的股息。尝到了甜头的本地人热衷盖楼,且越盖越高,越盖越大。

       一栋新的自建楼即将拔地而起。自盖的房子都是握手楼,中间只见“一线天”。

       这些房屋,常常会被用作企业提供给打工者的免费宿舍。还有些出租的,几家合住一个单元,每家分一间卧室,租金在600元以上。也有独自租住的白领,白天在不远处的高楼上班,下班回到村里的小屋歇脚。

      住着十多人的宿舍,只有一个卫生间。上午九点,刚起床的男工。他们经常加班到深夜,晚上一、两点钟才能睡下。宿舍大多空间局促,开门见床。


     忙碌的打工生活,使城中村的人们喜欢在外就餐。早点摊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边走边吃更是常态。剩下的两餐,有的交由企业自备,也有的由企业出资,在餐馆搭膳。

       当然,员工偶尔也会外出就餐,改善生活。



       村里最常见的是招聘广告。每个城中村都有约定俗成的劳动力市场,大小不一。人多的时候,市场里聚集着上百名求职者,规模甚至超过内地的小城市。

      这里都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易。招聘者举着招工牌,在人群中静候。求职者上前问询,双方进行一轮讨价还价。谈拢后,摩托车便会载着工人,轰隆隆地奔向附近的企业。




       成千上百的小微企业,是城中村的坚实基础,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全国各地的打工者。这里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个厂家都不乏上下游的配套。小到一个塑料包装袋,也能生产。

      “靓仔”。一位女工跟家人通完电话,伤心得哭了起来。企业基本实行计件工资,要想每月挣六、七千元,每天工作须在10小时以上,还得本人手脚灵活,企业订单饱满。

       这里以年轻人居多,中年人也占了三分之一。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许多订单都转去了东南亚和非洲。不少老板担心,生意难以为继。



      从腊月开始,打工者便着手准备回家事宜。首先是买票,这是回家最难的一道关。这段时间,工友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抢到票没有?"

到了腊月初十,人们陆陆续续拖着行李出门。

打个摩的去车站。举着蛇皮袋的阿伯。轻装上阵的年轻人。

       腊月的最后几天,城中村门可罗雀,大街小巷空空荡荡。人去楼空,连过街老鼠也无人喊打。

还有少量的外来工没有回家,有的因为工作离不开,有的老婆孩子都在这里,有的是不习惯家乡的寒冷。

年轻人用娱乐代替了守岁,迎接新年的早晨。深巷里的红春联


   新年开工,当地企业往往会搞"摘青",庆贺新一年开张大吉,但外乡人办的企业,基本没有这个规矩。

     新年开张。

  新年结束,带着乡土的年味,旅途的疲惫,亲友的嘱托,对未来的期许,人们又陆续回到熟悉的城中村,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文章来之看客


热点 | “举报纸拍照”并非奇葩证明!

热点 | 丑闻频出的丽江,你还会再去吗?热点 | 双十一网红爆款商品:猫粮、保温杯和防脱发洗发水 作为一枚单身狗还得提前打响中年保卫战也是很心塞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