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业界 | 一位新华社记者谈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突破技巧

2017-11-30 丁文杰 南方传媒书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17ntf5cg&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好的新闻作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尤其是重大热点事件中,谁能够取得采访突破,采访到当事人,掌握核心信息,谁将掌握报道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因此,衡量一个记者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突破能力,而采访突破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1“迂回包抄”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采访方法,也类似于新闻学里经常提到的“剥洋葱”。即在还没有找到核心当事人的情况下,先从外围了解情况,到事件现场寻找目击群众,从目击群众入手,一点一点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寻找线索,直至最终找到事件当事方。

而找到事件当事方仅仅是采访突破的第一步,关键还要让事件当事方开口说话,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你想要的、读者很想知道的信息。一般来说,一起热点事件至少有两个当事方,两个当事方中,弱势一方希望借助舆论支持,非常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而强势一方则会极力阻挠,封锁信息,拒绝采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采访弱势当事方,基本掌握情况后,再去采访强势当事方,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跟对方进行沟通,这时候,强势当事方就会考虑如果自己不接受采访,舆论可能就会“一边倒”,对自己不利,最后会被迫接受采访。

2004年6月,某市一副区长在当地交通治理中,因多次收缴一位残疾人营运的“老爷车”遭到报复,这位残疾人提了一桶汽油,将副区长堵在办公室,然后将汽油浇到两人身上点火焚烧,导致两人最终不治身亡。这起悲剧发生后,当地老百姓议论纷纷。笔者与同事一起前去采访,我们首先找到目击群众了解情况,残疾人的邻居告诉我们,这位残疾人家境困难,缺少收入来源,就靠营运“老爷车”谋生,而他的“老爷车”被当地政府没收过6次,最后一次被没收,他透露出“车要不回来,我年都不想过了”的念头。在群众带领下,笔者也来到这位残疾人的家里,发现他家非常简陋,印证了群众所言不虚。

残疾人这边采访完之后,笔者电话联系这个区宣传部。不出所料,宣传部长在电话中一开始就拒绝接受采访,并反复说“这个事已经处理完了,没必要采访”,在多次交涉无果后,笔者又说,老百姓给我们介绍了大量情况,我们就是要找政府核实一下,如果你们拒绝介绍情况,那我只能说给了你们说话的机会,你们主动放弃。自知理亏又心虚的这位宣传部长最终决定给上级领导报告,最后采访取得突破,当地政府十分配合记者采访,不但介绍了情况,还带我们到副区长办公室、医院等实地走访查看。

2“沙里淘金”法

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能否突破,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了解内情的“反对派”,如果有掌握情况的“反对派”愿意说、愿意讲,这个堡垒的缺口就打开了,如果没有,这个堡垒往往坚如磐石。或者有些人了解一点点情况,但仅仅是“边缘人”,其采访也很难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访其它题材作“掩护”,然后在对方不怎么防备的情况下,沙里淘金,从采访者口中一点一滴“抠”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2004年7月,某地一乡镇干部向新华社新闻热线打电话举报说,他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可党政干部公费旅游的情况却愈来愈烈,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比较大。这个热线举报引起了新华社总编室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采访的任务落到我和另一位同事身上。这是一次难度很大的采访,我们找到举报人,可他只是一名乡镇干部,他之所以举报是因为看不惯公费旅游的现象,但他掌握的情况并不多,看到自己乡里的领导经常外出考察,来回都是“双飞”(来回坐飞机),回来谈论泰国人妖等稀奇古怪的事儿,他们一般干部都很有意见,但没有掌握直接证据。至于其他乡镇和县直单位干部公款旅游的情况,他只是听朋友说起而已。

我们在当地没有熟悉的干部,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好唐突正面找当地纪委采访。后来,我们决定以采访扶贫为借口,从中筛选需要的信息。我们走访了两三个乡镇、两三个县直部门,在“采访”之余,跟这些干部“闲聊”:你们福利好啊,还经常有外出旅游的机会;听说那个乡镇“四大家”都去旅游了,你们怎么没组织?……在“闲聊”中,记者逐步掌握了这个县县领导和各乡镇领导以“考察”为由,到国内外各旅游景点公款旅游的大量事实,然后赶紧记录下来。最后,采访县委负责人,这时我们已经全面掌握了变相旅游的情况便摊牌了:有新闻热线反映你们公费旅游问题,我们前来调查核实,作为县委县政府有何回应?越是艰难得来的东西越珍贵,需要说明的是,这篇稿件播发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个贫困县立即叫停一切变相的公费旅游,并进行了整顿。

3“单刀直入”法

有一类新闻事件,封闭性特别强,当事人数少、范围小、利益趋同,但事件性质却又恶劣,影响大。这类事件的采访难度最大,需要记者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十八般武艺,对采访对象施加舆论压力,攻心战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撬开采访对象的嘴。

笔者采访过一起女干部陪酒死亡的事件,用的就是这种采访技巧。2015年5月,某市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一位女干部陪酒后,回到酒店,当晚猝死在酒店里。这件事发生后,当地政府严密封锁,因为这次接待有市长和其他几位市领导参与。不过,毕竟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外围消息在网上还是不胫而走。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对公务接待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还发生这种事情,说明基层党风政风还没有扭转过来。我和同事接到任务后立即赶赴这个市采访。刚开始,我们也想到先外围后核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进行采访,暗中找了很多熟识的干部采访,结果发现这些干部都是听说有这个事,但因为没在现场具体情况不掌握。我们又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死亡女干部的家人,可她的家人说也在等待政府的情况说明,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后来我们想,参加公务接待的人可能还不到10人,而且在酒店包厢,是很私密的地方,也很难找到目击者,要想全面掌握情况,只有正面突破。于是,我们直接找到当地党委政府,说明了这起事件性质的严重程度,反复做工作,反复沟通。最终,当地党委政府也感觉到纸包不住火,与其被动追责,还不如主动承认。给我们安排了公安部门和参与公务接待的干部详细介绍了情况。

4“调虎离山”法

这种采访技巧比较适合群众聚集比较多的重大事件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从职业道德还是党性原则来讲,在履行职责中都要帮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给党和政府增添麻烦。有的新闻事件中,很多群众聚集,现场可能群情激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快速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必须掌握采访方式方法技巧,如果当着群众的面掏出本子采访、或者架起摄像机照相机,群众的情绪可能瞬间会被点燃,不但影响采访效果,更可怕的是记者的采访可能助推事件进一步恶化,给处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找到事件当事人,将其带离事件现场进行单独采访

笔者多次参与重大群众性事件的采访报道。2008年,某市城区建设拆迁工作,致使一名群众死亡后,引发当地数百居民上街抗议,我们赶到现场时看到一些居民情绪非常激动,甚至连警车都掀翻在地,面对这样的场景,笔者一边观察现场情景,一边琢磨怎么采访?过了一阵子,笔者在街边人比较少的地方找了个居民问:“你知道死者家属的电话吗?”没想到对方一听我说普通话,立即警觉地大喊:你是干部!顿时哗啦一下一群人围了过来。看到这种情景,我立即压低声音说“我是记者,千万不要惊动政府”,并在衣服的遮掩下将记者证给对方晃了一下,这些居民看是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把死者家属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们。拿到号码后,我们立即驱车离开现场,电话预约,最终采访到了当事人。

5“擒贼擒王”法

火灾、水害、泥石流、山体滑坡、连环车祸等,这样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而记者总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入一线,可是有的突发性事件区域广泛、涉及人数众多,就算到了现场,也往往“天狗吃月亮无处下口”,不可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人去采访,这时候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整个事态的全貌、掌握核心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领导”,哪个领导级别最高就紧紧咬住哪个领导,因为千头万绪的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指挥部

例如,2013年2月,春节前夕,某市境内的高速公路凌晨发生一起8车连环追尾的交通事故,造成15人死亡、60多人受伤,获知消息后,笔者和同事们一起赶往事故现场,由于下了雪,加上临近过年车非常多,交通不畅,记者花费四五个小时才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只看到撞坏的几台车停在路上,死亡和受伤乘客已全部转移,由于是凌晨发生的车祸,也没有目击者,现场信息不多。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发现分管安全的副省长来到现场,我们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跟着这位副省长,领导看现场我们就跟着看现场,领导到医院看望伤者,我们就跟着采访受伤人员。最后,副省长主持召开救援善后会议,我们也“混”进会场,民政、交警、公路、卫生等各部门在会上都进行了汇报,相关情况一目了然。最后,发出去的稿子自然就是最权威的。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实际上水无常态、文无定法,采访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记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斗智斗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信息是应该鼓励的,而且监控网络搜集线索已经成为一些媒体机构的工作机制,但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热衷于在网上找线索、扒材料,过分依赖网络,离开网络就不会采访不会写稿的现象值得警惕。事实证明,调查性报道还是要靠腿去跑,要靠一次又一次的采访突破来完成。笔者近期走访了几家影响力较大的新媒体,他们反映尽管当前新媒体兴起、自媒体繁荣,但严肃的调查性报道依然是稀缺产品,受众依然非常欢迎。因此,无论媒体市场如何演进,采访突破都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任何时候都不能自废武功。

(作者单位:新华社湖南分社)


业界 | 新华社音视频记者杨牧:出镜记者在直播报道中的注意事项

业界 | “‘改革·印记——看中国发展’老记者访谈”之陈特安

业界 | 危险!官员怕记者、装低调,本质是缺担当、缺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