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局 | 陈安庆:高分贝战争——广场舞罪与罚,别叫大妈,姐是下基层的40万年薪研究员!

2018-01-18 陈安庆 南方传媒书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17ntf5cg&width=500&height=375&auto=0



1


2018年1月16日,阿里巴巴官方发出了一个奇葩的招聘广告:招2名资深用研专员,对学历和工作都没有要求,最好年龄60岁以上,广场舞KOL(意见领袖)、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



马云给出的薪资惊掉90后的下巴,年薪高达40万人民币!


“什么?我妈薪水要比我高了!”“我要跟我妈做同事了?” 一时间,网友沸腾了。



从招聘网页上看,阿里对此职位的描述是“淘宝资深用研专员”,全称“淘宝资深用户研究专员”。


人们开始嘀咕——这中国最狡猾的电商葫芦里卖的啥药?这是什么套路,神马操作?


不难看出,马云这步棋是想以中老年群体视角出发,推销“亲情版”手淘产品,觊觎老年人消费市场。


这些被招聘的中国大妈,马云的阿里可能利用他们广场舞人群领舞者的意见领袖身份,定期组织座谈或小课堂,发动身边的中老年人使用手淘产品。


淘宝“亲情版”是2018年初旨在打通各类人群(中老年人、未成年子女等)之间的互动产品。


看出来了,淘宝要招的是人脉。人脉有多值钱,其实是有价码的——我们单就来说广场舞,其背后产业价值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


别看不起中国大妈,眼下“得大妈者得天下”,实际上大妈们决定着中国家庭的经济投资走向。


她们“懂经济”,抄底黄金、转战比特币、瞄准国外房产市场。她们会娱乐,没事时跳个广场舞、呼朋引友去旅游。


连海外都关注到“中国大妈”的力量:先称大妈“大战华尔街金融精英”,又说要将“Dama”(大妈的拼音)收入《牛津英语词典》,最近有海外媒体高呼“大妈就是中国经济的秘密武器”。


横空出世的“中国大妈”已俨然成为国际投资新闻的主角。


她们是身怀重金、作风彪悍的一支“奇兵”,在消费投资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2013年,10天内以中国“大妈”抢购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300吨黄金是什么概念?有关中国抢金风潮震动华尔街的消息在网络疯传,由于中国大妈全力加盟,像买白菜一样论公斤入手,竟然让国际金价起死回生。


黄金被“中国大妈”们一扫而空,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大妈疯狂抢金,同样让一些珠宝首饰企业“疯狂”建黄金加工厂!


2013年,“中国大妈”在韩国购买土地达570万平方米,仅济州岛一处,中国人拥有的土地面积就达48.1万平方米,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近10倍。就在“大妈”们出售济州岛的房子之前,她们刚刚从比特币市场撤出。没错,这又是“中国大妈”的又一杰作!

              


3

     

中国什么运动最火?足球、篮球、乒乓球?都不是,是广场舞!


如今的广场舞潜在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2015年全国广场舞人数约1亿。


2007年,亚特兰17200人同跳广场舞,2014年4月25日,中国大妈在卢浮宫广场跳起了广场舞,2014年5月11日,一支名叫Naive New Beaters 的法国乐队就将广场舞跳到了埃菲尔铁塔下,伴随是中国神曲《最炫民族风》。同年,6月14日中国广场舞又跳到了莫斯科红场。


有网友贴出过美国大妈在新泽西大跳广场舞的照片,其中领舞的便是三位中国大妈。憨豆先生中国广场舞大妈大爷们合作的融合了广场舞元素的广告片也备受关注。



伴随着大张伟的劲歌《倍儿爽》,配上欢快的舞步,加上憨豆先生的卖力表演,广场舞风靡北美。


2015年11月7日,18431人同跳 《小苹果》,2016年 11月 7日,纪录被刷至50085人。


对此,有网友调侃称:大妈们,下一站是白宫还是火星呀?


绝大部分的广场舞组织都有挑头的领舞,在共同兴趣爱好的驱动下,聚到一起组成团队共舞。


广场舞领舞者掌握大量的人脉资源具体权威性,且是意见领袖,具有话语权。


领舞一般多是社会能人,占据了多类资源,这些在资源上具有优势的社会阶层,往往能为商业变现运行整合、筹集资源。


广场舞领舞者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位置,链接能力、个体社会地位、社会威望、社会动员能力强、效率高。马云就是出40万年薪,实际运营中未必会亏本!


中国大妈们经常与非理性投资炫耀性消费相联系,有时会聚在一起交流各种心得,如果有什么最新消息或是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开来,有的大妈还会叫上亲朋好友一同消费。


不良商贩也是利用了大妈们的盲从心理,从中攫取利益。很多商家瞄上了中国大妈,试图从她们身上“榨出”财富——有家政服务,有理财保险,有美容保健,有旅游观光……


据说很多商家趁领舞不备,各大银行理财经理已悄悄混进广场舞队伍,为一些大妈购置服装道具添砖加瓦打感情牌试图笼络并蛊惑中国大妈消费……


中国大妈的跟风炒作,投资行为呈现出盲目抱团效应,这正是老谋深算的阿里系马云看重的。


说到底阿里系的毒辣眼光和精准营销,最终觊觎的还是中国大妈的鼓囊囊的小钱包。



4


有人的广场就有“江湖”,我们有必要先看看广场舞这个江湖。


广场舞是倾注了各派民间舞团“掌门人”晚年心血缔造的舞蹈“帝国”。


目前,广场舞衍生出踏歌舞、交谊舞、拉丁舞、民族舞、健身操、鬼步舞、水兵舞、穴位操和现代舞等不同舞林门派。


95、00后最好别嘲笑领舞大妈卖力又忘情的舞姿。


英国著名的刊物《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一篇名为《拯救中国跳舞大妈》的报道。


文章称:大量的人,尤其是大龄女性,在城市公共场所跳舞越来越常见。早上和傍晚,她们开着扬声器,在公园里或者广场上练习跳舞,谈天说地,也带点炫耀的成分。在这被称作“Guangchangwu(广场舞)”的活动中,情歌跟西洋风格的歌曲最受欢迎。其中,凤凰传奇的歌曲是广场舞爱好者的最爱。



中国的广场舞组织,大多数广场舞团规模不大,在10-30人之间,30人以上团队较少。团队中一般有1-2个领舞者,她们或出于对广场舞的热爱,或对新兴事物感兴趣。领舞者大多数属义务指导。


绝大多数广场习舞者是无业或退休人员,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练习场地主要分布在广场,练习时间段主要在晚间19-21时。


几乎所有的习舞者表示,费用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且主要用于资料、场地管理、器材购置、音响等方面。3/4习舞者表示,每个月的花销少于100元,主要是音响、服装、教练指导、水费、U盘、光碟等开销。


作为广场舞领舞者,她们跳过的舞可能比你跳过的绳都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除了对舞技温故知新,还要文能“合理支出会费”,武能“对抗反广场舞势力”,不是普通人能担起的重任。


实际上,她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专业舞蹈演员出身,有芳华里的文工团老兵、芭蕾舞演员、舞蹈教师还有革命年代的宣传队干事,可谓卧虎藏龙。


几十年前,她们也在舞台上接受过艳羡的眼光,岁月可能会让她们粗腰、圆肚。


或许现在她们在菜场与小贩会为几毛钱争红过脸,但当年她们曾经的芳华,就让你是高攀不起的


套用电影《芳华》里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广场舞留住他们芬芳的年华吧!


每到傍晚时分,全国上下的大小广场都会掀起一波波伴随着《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翩翩起舞的浪潮。


中国大妈随着歌曲,尽情舒展身体是她们最大的乐趣。



5


广场舞是怎么来的?我们不妨追索一下广场舞的起源和艺术性。


有人说广场舞本身不属于任何一种舞蹈,甚至因为其动作简单重复,而不可以被称作舞蹈。


也有人说,广场舞另辟蹊径,兼具各种舞蹈元素,是一种新兴的舞蹈形式。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广场舞还是有一定艺术性的。并不是胡蹦乱跳的,人家还是有章法的好不好?


即便是广播体操也是有一定艺术性的。


1950年代至今广播体操已经发展到第九套,每天上班时,喇叭一响,千百万人随着乐曲做操……


对于出生于50年代的广场舞女性群体而言,她们成长于集体化时代,70年代最流行的“忠字舞”成为影响她们一生的记忆。



“为集体而舞”是专属那个年代的活力与光荣,专属她们的青春记忆。


当时正上初高中的50、60后中国女性在课余生活之外,常常以“忠字舞”的形式表演,以表明自对集体的认同。一些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的女性,则把跳“忠字舞”的热情带进了生产连队,参与连队的集体舞表演。


她们所受的教育是正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耳濡目染的是毛主席语录和红歌。


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生活的政治禁忌被轰然解除,被压抑已久的身体欲望蠢蠢欲动。


交际舞再次回潮,《大海啊我的故乡》等曲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1980年代,对身体解放渴望最为强烈的青年,迪斯科(disco)无疑是年轻人的最爱。



人们忘情于迪斯科的性感、狂热和放肆。


每到傍晚,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提着录音机,涌进公园大跳迪斯科。


震耳的迪斯科音乐、湖边和林中无数跳舞的男女,飞扬的尘土,成为京城从未有过的一大奇观。


最近这些年,交际舞和迪斯科等集体舞蹈形式早已式微,惟有广播体操依旧在中小学课间活跃。



回顾广场舞的“前身”,不难发现,无论是交际舞或者迪斯科、广播体操,其共同特点在于“集体性”,集体性既可衍生出“咱们工人有力量”式的人多力量大,孕育出广场舞群体冲动、急躁和缺乏理性的集体性格。


广场舞也可以满足中老年对于音乐和舞蹈的热爱,又不至于惹出有伤风化的口水官司。


使自我解放的追求与授受不亲的旧俗中西合璧,自然星火燎原。


这或许是中国神舞——广场舞的综合起源来历。



6



当年轻时代的“广场舞大妈们”带着集体化人格进入职业生活,却迎头赶上市场化改革所驱动的“去集体化”。


1992年后,随着国企下岗潮,伴随着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社会福利的剥离,单位已不再成为终生托付之地。


计划经济解体,市场竞争加剧、不少国有企业猝死,下岗下海自助就业的流动生活,一代人的芳华褪去,集体和体制存在感疏离。


时代裹挟下,小人物的命运犹如浮萍,又如失根兰花,内心的孤独与焦灼,漂泊的疼痛与撕裂,喑哑无力地默默承受。


集体化人格与个体化社会的裂痕,构成了“广场舞大妈”这一代芳华逝去后的文化疼痛。


少年狷狂,内心不能平静。中年奔波,疲于奔命。


待这一代人芳华已逝时,退休后才有时间缅怀过往,放松一下自己紧崩着一辈子的神经。


退休后,养养花种种草,日常生活除了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就是做饭等儿子或女儿下班一起吃饭,参加广场舞,成为他们一天放松的甜蜜时刻。


参与广场舞的许多女性,被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孤独母亲。



中国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人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更易被忽略。“广场舞大妈”被释放出来的集体人格和现实生活中孤独、焦虑和无意识动机有关。


原本属于民俗文化的乡村社会的血缘、邻里、世袭关系等传统纽带在城镇化中不复存在。都市中“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个体并没有被温暖所包围,而是倍感孤独。”


广场舞恰好唤醒了她们关于青春、激情、成长、奉献、价值等等复杂情绪的历史记忆。


当广场舞的音乐响起,一群年龄相仿的女性聚在或大或小的广场上,在共同的节奏中一起舞动的时候,她们仿佛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年轻岁月,也随之获得了生命的激情。



7


在日益疏离的都市,老年人广场舞所激荡起来的群体性兴奋,与中青年个人主义私权主张产生着巨大对峙。


与广场舞对峙的一代主要是城市小区中的中青年。他们很大程度上是“70后”或“80后”,是改革开放的一代,个人主义色彩浓厚,倡导“群己权界”。


一旦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如影响家人休息、孩子做功课甚至拉低了自己的房价,就会拼命捍卫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在广场舞群体的集体聚集中,无疑孤独的中老年人是一个最大群体,孤独并非可耻的,但却是令人头疼的。


在数十人的集体舞动中,对广场和高音喇叭迷恋,使孤独的个体在节奏强烈的舞蹈中,找到短暂的身体快感和精神归属。


广场舞的规模越大,舞曲的分贝越高。“广场舞”的音乐声,强度超过85分贝,这刚好是听力损伤阈值。



最终,广场舞的舞曲在“大场面”的组织形式中,广场舞呈现出罪与罚,甚至引爆了分贝战争。


近年来,由广场舞场地和噪音问题引发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不断发生。广场舞大妈为占据可用于跳舞的场地,与停在场地上的私家车车主发生冲突。


“广场舞大妈”不仅成为嗓门大、身体发福、不再性感的中老年女性形象的代名词,而且已经成为标签化的群体指代,被置于异样的目光中。


有的甚至用“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样极端的语言将“广场舞大妈”“污名化”。


广场舞舞者被描述成一群自私自利、道德缺失的人,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广场舞扰民是国民素质低下的表现。



  

8


广场舞遭到广泛的嘲讽、揶揄和吐槽,广场舞和“中国大妈”因此而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污名化”迹象。


针对广场舞扰民的抵制行动在各地兴起。


2013年,成都某小区居民由于受广场舞音乐困扰,一气之下向跳舞人群扔水弹


2013年3月南京某小区居民因不堪噪音污染,向广场舞参与者泼粪示威


在2013年北京市民因不堪忍受广场舞音乐的噪音,朝天鸣枪并放藏獒驱赶跳广场舞的群众。



武汉和福州均出现跳广场舞的群众现场遭居民泼粪水


2014年5月,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段大妈在火车上跳广场舞的视频,并很快被各大网站转载,甚至引起报纸的评论报道。人们对这段视频发表了不同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大妈们精神状态良好的表现,舞蹈为乏味的旅途增添了乐趣,并为之“点赞”;有人认为,这些大妈的广场舞表演难看之极,是“恶心的表演”,是“丑人多作怪


北京一男子因嫌小区广场舞音乐声音过大,拿出家中藏匿的双筒猎枪朝天鸣枪发泄,还放出自己饲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的人群。


2014年,福建温州市某小区600名业主集资26万元买来“高音炮”,使用“远程定向强声扩音系统”和广场舞大妈的音乐对抗。


广西北海因广场舞噪音,持刀冲到广场将正在跳舞的3名群众砍伤


2015年,乌鲁木齐市一小区反对广场舞的居民,使用泼机油、撒玻璃碴子、垃圾等破坏公共设施的极端行为制止和阻挠广场舞。长沙市某小区广场舞场地被停车占用而引发纠纷,参与广场舞的大妈有7人被一群陌生男子打伤。


甚至复旦大学的所谓科学家发明了广场舞“逼停神器”。


很显然,这种针对广场舞的暴力斗争方式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不仅危害当事人,而且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种生活领域的无政府状态加重了人们对陌生人社会的恐惧。


 

9


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所言:“被称为噪音的声音与被命名为音乐的声音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声学差别……”


噪音作为噪音,音乐作为音乐只是主观感受。


话语权上,广场舞大妈是失语阶层,不仅不受传统媒体支持,而且由于年龄较大很难通过自媒体来为自己“正名”。


于是干脆“我行我素”,用行动的方式来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抵抗,引发政府、社会和媒体对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的关注。


在这里我们只是想说几句公道话——如果中老年人有更多的事可做,有更多的活动可以参加,那么广场舞狂热也许会降温。


实际上广场舞并不适合所有的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人。


陌生人社会需要一种共同文化,这种文化不仅要靠国家和少数精英推广,广场舞是必要的。


中国有嘻哈vs中国有大妈。



就像现在的95后00后喜欢嘻哈音乐,50后、60后喜欢广场舞,年轻人鄙视老人的红歌、最炫民族风土,大妈也看不惯年轻人嬉皮士、追捧美国社会贫困失业黑人小青年通过嘻哈音乐发泄情绪、表达个人思想。


每一代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摆脱孤独,找到与世界对话的联结的方式。


互相换位思考很重要,摩登时代,现代都市到处充满着高强度压力的焦灼与愤怒。


无用的焦虑不仅威胁着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也威胁着在社会剧变过程中找不到用武之地的老年人。


尤其是对于经历了下岗潮、社会地位急剧下降的近3000万国有企业退休老人,广场舞或许是他们实现疗伤的精神药物。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看不懂电影《芳华》,因为那部电影是致敬他们那一辈人的。



对于广场舞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大肆褒奖,也不能随意贬低。


对广场舞形象的妖魔化,各种贬抑,或多或少缺少对上一代老人集体意识和同理心的理解。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他们像熟透的番茄、将化的雪糕,在青春里一个趔趄,再回首已是面目全非。


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


有一天,你也会老去……不是吗?


也许你想象不到,那些退休在家、每天没事跳跳广场舞的中国大妈们,会比你挣得还要多……


别叫大妈,姐是下基层的淘宝研究员!


注:本文系南方传媒书院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为国内知名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性人物)


               2018年1月18日 长沙退步斋 

观局 |   陈安庆:东北雪乡宰客事件,中国导游乱象和官方治理死穴在哪里

观局 | 陈安庆:做小姐、做混混被羡慕,损蚀冲洗下的乡土,道德溃退令人忧…

观局 | 陈安庆:李小璐夜宿风波互联网集体抓奸...八卦,不能成为暴力撒野的借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