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 公众人物报道角度怎么找

2018-01-30 王芳 南方传媒书院

从日常生活到内心世界

01

传统意义上的公众人物报道,往往强调人物的典型性——既充分表现其专业上的成就斐然,又通过讲述其前世今生的故事,突出其超高的思想觉悟与个人品格。媒体呈现这群人物“又红又专”“德艺双馨”的形象,意在对于读者的观念引导。

 

商业化媒体的公众人物报道,则有意识远离其专业成就与高标的道德宣言,从而拉近读者与被报道者的关系。因此很多记者或主持人在讲述公众人物时,选择从日常生活入手。你经常看到某明星接受专访,仔细讲述他/她喜爱小动物,乐于陪伴家人,对于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等。这样的报道,其用意是让被光环化、被标签化的人物形象变得更为饱满——“这个人不仅功成名就,而且热爱生活,是一个丰富、美好的人”。这与最传统意义上的公众人物报道自然有所不同,但仍然是一种仰视的视角,倾向于渲染他们身上已有的光环。

 

另外一些商业化媒体则更加反叛,它们避免对人物作宽泛的介绍,而是尝试更多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望呈现公众人物复杂、多元甚至灰暗与柔软的一面。


2013年春节,周星驰带着自己导演的新片《西游·降魔篇》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有关周星驰的新闻、传言和故事已经很多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有了采访他的机会,你会采用怎样的视角呢?你选择仰视他,还是平视他?是着眼于他的事业新发展,还是去探究其内心世界?

 

在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中,主持人柴静用相对平视的视角追问周星驰的心路历程,并探寻其艺术创作背后的生活印记。这也让周星驰流露心声,讲述了母亲对他艺术创作的影响等内容。


   旁观者周星驰

【解说】隔了25天,他约我们做第二次采访,这次采访时他说,无论是这部电影中的段小姐,还是十几年前的紫霞仙子,或者《喜剧之王》中的柳飘飘,都是从他母亲身上得来的女性印象,也是他比较喜爱的女性形象。

 

周星驰:我妈妈其实跟段小姐一样,她也是武功很高强的,我都打不过她,我都是被她打,那很惨。心也很善良,她的美貌也和段小姐很贴近。她不是外表温柔里面很强,她是外面跟里面都是很强的。

 

柴静:其实这些女性表面看上去都不是很女人的那种。

 

周星驰:但是她很真,就别看太多表面的东西。通常你表面跟里面的,有非常可能是不一样的。

……

(来源:电视栏目《看见》|记者:柴静|2013年2月25日)

在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杨澜访谈录》更是一以贯之。杨澜善于进行相对平等的对话,随着访谈的深入,总会让我们看到公众人物身上也有光环之外的一面——他/她跟我们一样,也有恐惧与不安,有软弱与放弃,一切都不是那么顺理成章。当然,杨澜并非要推翻什么偶像,只是用相对平视的角度,还原一个更复杂的人。

 

面对身为名人的被采访者,很多记者不自觉地变成粉丝,开始谄媚与赞赏,反衬了柴静、杨澜等记者在报道视角选择上相对清新的风格。

细节特写与场景放大

02

当然,对于公众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挖掘,往往难度较高;而且他们的自我讲述,也可能掺杂有自我塑造、自我美化的成分。所以,不少记者在采访公众人物时,运用了“特写”的手法,在视角上就是一个“近景”镜头。

 

比如,前一段时间争议很多的报道《惊惶庞麦郎》(发表于《人物》杂志,作者:鲸书)就是一个特写——作者对人物有十分细致的观察,然后写一个特别生动的侧面。

   惊惶庞麦郎

第二天,见到《人物》记者后,庞麦郎收起了此前的戒备,没再要求查验记者证和身份证,也没再提接受采访要收费。他的头发板结油腻,弓着身子站在上海普陀区的街道十字路口,羞涩得似乎想把自己藏起来,抠着手说,「去我酒店吧先。」

 

一推门,一大股食物腐烂、被单潮湿的味道。他挺不好意思,招呼服务员来打扫。

 

房费每天158元,位于转角,不足10平方米,没窗,大白天也得开灯。床脚的被单上,沾着已经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唯一的板凳上堆着他的褐色牛仔布大包。房间的床头,他郑重放了一张歌单,选了5年来写的10首歌,打算出专辑用。

 

在上海待了半年,庞麦郎的活动范围是一个以小旅馆为中心,半径200米的圆。他没电脑,不会用手机连WiFi,醒了出门去网吧聊QQ,谈找上门的商演生意,没生意时就打连连看。吃饭叫外卖,回到房间,打开电视只有法语频道能看。他不懂法语,仍坚持收看凌晨5点播出的法语动画版《西游记》,这是他夜里唯一的娱乐。

 

他拎来一袋生花生叫记者吃,然后径直去了洗手间,隔着半透明的玻璃门,一边蹲坐在马桶上一边说,「我要上封面,必须在最前面,拍照也必须把我拍得帅,你不要跟我耍花招。」他要求穿着身上这件价值100多元,买于夜市的花衬衫为封面拍照。

 

女服务员正在把旧床单扯下来,一抖,毛发、皮屑泼泼洒洒散在空气里。他起身,冲水,马桶剧烈抖动。

(发表于《人物》杂志|作者:鲸书|2015年1月)

特写手法的运用,好处是记者可以相对抽离,保持自己的一些判断与刻画;在报道叙述上,也相对简单,无需刻意寻找完整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公众人物的采访时间经常太短,交流容易流于表面,但细心的记者总能捕捉到若干有意味的细节和场景,将其放大,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

 

但特写也是有风险的——当你把细节无限放大的时候,这个细节所代表的那个意义不一定经得起仔细推敲。假如你跟随采访某个明星若干日日夜夜,写一个好的特写报道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如果你跟他只见了20分钟,就试图分析他在这20分钟里面的每一句话,他的语态与动作,借此去解读他,可能错误的概率就会比较高,或者主观的成分比较大。《惊惶庞麦郎》发表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讨论——讨论更多集中于被访者的隐私以及新闻的价值观上。当然,在运用“特写”手法时,你还可以通过外围采访来补充,然后再决定对人物的某种性格或某种特征做特写与放大。

 

还有另外一种“特写”方式,也就是聚焦于公众人物某一阶段的状态,比如《南方人物周刊》写过白岩松的不惑之年。跟场景特写一样,这种手法,最好配合外围采访来叙述,以免过于仰视被访者。

   电视“老人”白岩松

2007年初,北京的深冬季节,白岩松得了一场小病,他到武警总院去打点滴,忽然感慨说,老了。

 

事实上,39岁的白岩松正当壮年。明年的北京奥运直播,他铁定要作为主持人参与。1968年出生的白岩松,在80年代度过青年时代,成名于90年代的电视新闻行业,又将在2008年奥运期间度过40岁生日。生逢盛世,一切于他都顺理成章,又意味深长。

 

很多人都会把2008年的奥运会当成一个期限。“我也同样如此。困惑是每天都有,还是到2008年9月份之后再想接着做些什么,往哪走,怎么走。四十不惑之后再重新开始吧。”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吴虹飞|2007年8月3日)

选择写作主题与焦点

03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某位公众人物已经无数次在媒体上畅谈自己的内心世界,记者也不厌其烦描写过他的生活场景与日常细节,而且,你去采访他的时候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新闻点。这个时候你要怎么操作?

 

我们的建议可能是:重新对于人物进行主题挖掘。

 

比如,作者曾被派去采访李开复——一个已经被采访了10多年的公众人物。他一直都处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有无数报道。我们看了一个月资料,最终决定,稿件聚焦于一个新的主题上:李开复的方法论。用这个主线,重新阐释与理解人物。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用平视的视角仔细分析一个公众人物,然后对其赋予主题。这个人的前世今生被写过了,特写也被写过,那么就把他放在一个主题中来表现。

 

对于李开复这个案例,我们想了很多主题,比方说创新——他同意我们的约访,是因为他入选了一个“创新人物”的排行榜。我们以此主题重新打量他:中国的创新究竟10多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个创新人物代表,他如何理解中国的创新?另外一个主题是转型,这一拨早期的互联网精英都进行了转型。

 

最终,我们选定了一个主题:李开复的方法论。我们发现,大家多番报道这个人物,但对他的方法论并没有非常深入的拆解,因此决定以此进行聚焦,重新去打量这个人物——他出生在台湾,在美国受过教育,进入了一个顶级的企业,后来到了中国,成为著名的青年导师,又在创新企业中重新发展,他是如何做到的,这背后的方法论是什么?

 

有了这个主题之后,我们的采访就有了焦点,会带着思考去读资料,对他的行为就会有一些观察。我们对他进行采访,甚至多次的补充采访,一步步去拆解他的方法论。

 

通过这样一种打量,我们提炼出他的核心方法论:“他以一种外交式的思维在中国获得了成功,把自己经营成一个品牌跟平台,他知道各方的需求是什么,他知道怎么在媒体、大众、政府、企业之中去找到一种平衡,将资源相互盘活;在过去15年的故事中,他经历中国崛起,不断深化对中国的理解,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改进他的方法论跟逻辑,始终去保持他的影响力,在这个背后是一种获取关注度和影响力的经济学。”

 

通过大概五六次的采访,我们把他的逻辑基本弄清楚了。但采访完一直没有发稿,因为此时报道还是偏静态了,我们在等待一个事件的发生——这样的公众人物是经常会有事件发生的,可以先放一放。没有料到,两个月之后开始出现大V整顿行动,有人开始攻击李开复。这么一个寻找平衡的人,现在遭到了挑战,迎来压力,并且展现出在压力面前的反应。在这个契机下,我们又跑去采访他,这个时候他的态度就比之前放开很多,因为他处于一个想要解释和应战的状态之中,我们捕捉到了这种特殊的状态。之后,大V事件不断升级,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又补充了一次采访。之后,他宣布得癌症了。

 

在不同的压力状态之下去观察他,我们对于人物的理解越来越饱满。我们逐渐意识到,在方法论之外,他也是有自己的社会抱负与价值观的——他在中国这么多年,不断寻找平衡线,寻找一种更好地发挥影响力以改变中国的方式。只不过在实践价值观的时候,他非常理性,总是寻求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式。我们写成的报道努力表达了一种平视的态度与视角。

   《李开复的中国逻辑》

他明白自己的优势,“我是有分寸感的人。”

 

从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开始,这是他中国故事的第15个年头。一路危机相伴,一路闯关克服。消除了微软“人才圈地运动”的质疑又打赢和微软的官司;在Google和中国政府之间,他来回周旋,双方都信得过他;谷歌撤离前,他转型办起创新工场;外界说他“很难成功”、“开始复制”,他转眼跻身超级天使;当人们赞美科技进步,惊叹围观改变中国,昔日青年导师已升级为微博意见领袖。

 

微博世界里,唐骏被方舟子打得灰头土脸,他则挺过方舟子的质疑风波。后来连方舟子都在骂战中气愤退出新浪,他依然勤奋经营。作为一名台湾人,他的粉丝是台湾人口的两倍多。

 

李开复似乎下定扎根决心,辞了顶级跨国公司高管,弃了美国身份。“中国才是华人真正的土壤。”他说。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林珊珊 实习记者 陈之琰|2013年9月)

影响报道视角的因素

04

作为记者或者观察者的你要时常告诫自己,面对那些带有光环的公众人物,一定要有平等心,才能还原人物之复杂,才能对其有相对客观的评价。事实上,如果你过多表达赞赏和仰慕之情,采访将流于表面甚至偏颇。

 

不同报道视角也可能是特定情境下的策略性选择。比如,一些创办不久的新媒体往往会采取仰视的视角报道大人物,从而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获得采访更多公众人物的机会;而一些享有盛誉的媒体,尤其是有强烈人文关怀、善于深度报道的媒体,则可能采取有一定距离感、甚至略带质疑的视角,由此表现中立与专业的立场。

 

现在,还有一些媒体试图在仰视和平视之间寻找某种平衡。比如,像《智族GQ》这样有一定新闻性,但同时注重时尚与生活品质的杂志,要求记者在处理人物报道时,既要充分展现那些大明星的魅力与风格,但也不过于仰视他们。

 

总体而言,选择不同报道视角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媒体的定位与风格,还有采访者的特点、篇幅的限制,以及同题竞争的差异化考量等。

干货|大数据时代 如何写好数据新闻?

干货 | 撰写文案的5种方法

干货 | 新媒体的8种营销模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