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彼得·阿内特:追求烽火真相的战地记者

2018-04-10 闫婷 南方传媒书院

人物简介

一生奉献于追求烽火真相的新西兰裔美国籍、当了50年战地记者的彼得·阿奈特,历经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采访过萨达姆·侯赛因、本·拉登等轰动人物。冒死发稿,曾多次被雇用的媒体解雇。多年来,彼得·阿奈特共获得了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在内的57个主要新闻奖项。2006年,英女王授予他新西兰功绩勋章,以表彰其在新闻工作上的卓越表现。


彼得·葛雷格·阿奈特(Peter Gregg Arnett,1934年11月13日-)



1

1934年,彼得·阿奈特生于新西兰。高中退学后阿奈特进入地方小报《南岛时报》,每周的薪水非常少。但是采访部主任每天交给阿奈特许多任务,还总是斥责阿奈特写得太慢,骂他是一个不能提笔写稿、却还要干记者这一行的笨蛋。

1960年,他到老挝为一家英文报纸工作。1960年8月,老挝由于“八九政变”全境通讯中断,彼得·阿奈特把自己和其他记者的新闻稿封在塑料袋里,用嘴咬着塑料袋,游过湄公河,从泰国的邮局把稿件发出。他这一“游”,敲开了美联社的大门,美联社当地分社立刻注意到了他,后来他被派到越战现场做战地记者。

1962年起开始,他在西贡(越南胡志明市旧称)为美联社工作,作为战地记者,他经常随美军行动,报道越南战争。他在越南待了13年,为美联社写了3000多篇有关越南的报道。

1966年,彼得·阿奈特因报道越南战争,荣获世界新闻业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

1981—1990年,彼得·阿内特加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到美洲中部采访萨尔瓦多暴动和圣地亚哥暴动。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他从文字记者转变成为在摄影机前报道的记者。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彼得•阿内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全世界的人们第一次发现战争可以通过电视来直播,这几乎是电视新闻转播史上的里程碑,也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战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伤亡统计数字或者政客嘴上的辩论,而是通过电视屏幕几乎触手可及的景象,这次电视直播加剧了反战浪潮的蓬勃发展。在那次报道中,他还采访了伊拉克共和国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这一举动使CNN在全美家喻户晓,也使他赢得当年的美国电视最高荣誉 ―― 艾美奖。 

1997年,当基地组织的“9·11”事件计划还在酝酿中时,阿内特和CNN的同事一道,采访了这个已经被美国和英国的情报局确定为“全世界最危险的人”。

彼得·阿内特与本·拉登 

《中国青年报》图     


2


彼得·阿内特采访本·拉登始末:

彼得·阿内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联系这个采访,本·拉登的手下联系阿内特,明确表示他只接收CNN的采访。阿内特认为,此举意在通过CNN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经过他们允许后,阿内特飞往了阿富汗的一个叫“贾拉拉巴德”的城市。那是一个被塔利班政权管理的城市,不欢迎任何外面的人进入,阿内特和他的伙伴是惟一被允许进入的三个美国人。在那里等了6天,仍然不知道是否能采访他。每天,“基地”组织的人都来检查他们的设备。

直到有一天晚上,“基地”组织来人说,可以走了。采访时什么也不能带,只能带一个很小型的DV机,严格检查过后戴上墨镜,并用黑色的胶布把眼镜全蒙起来。车子在上山每行驶二十分钟左右,就停下来接受检查。

到了山顶,眼镜一拿开,周围有三四十个士兵拿着枪虎视眈眈地对着他们。后来在采访中,拉登向阿内特解释,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曾经有七次,由沙特阿拉伯派出的人伪装成记者,想要干掉他。

终于,在一间半山腰上用泥土堆砌成的小屋里,等了接近一天时间的阿内特看到,满脸胡须的本·拉登用AK-47突击步枪顶开门,他穿着白色长袍,外面还罩着一件迷彩战斗夹克。他长得又瘦又高,大概有1.9米,包着白色头巾的头几乎要撞上天花板,“像是一朵黑压压的云飘过来”。

“刚开始的时候,不管从外貌还是言语,我都觉得他不像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物,反倒像是在附近的巴基斯坦宗教学校见过的穆斯林牧师。”阿内特回忆说,“但当采访开始,我渐渐感受到他的强硬,整个采访期间他一直侧拥着AK-47步枪,就像拥抱自己最喜爱的孩子。”

面对这个基地组织头号人物,阿内特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恐惧,他平静温和地问他:“你已经宣布了针对美国的‘圣战’,你为什么想要杀美国人?

“因为美国政府犯下了丑陋的罪行,是不公正且罪孽深重的。”本·拉登回答说,虽然不时还会轻轻咳嗽,但语气强硬冷酷。“任何一个美国人都不能免责。”

采访过后,本·拉登还邀请他和摄影师一起喝茶。阿内特继续问他,“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吗?”

本·拉登的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他继续用温和的口气,眨着眼睛回答说,“到时候你就会在新闻里看到了。愿真主保佑。”

“9·11”事件发生了,阿内特的采访录像也被重新翻出来,这段对话让他声名大噪,成为全世界第一个采访这个身居山区恐怖分子头目的西方记者。


3

直到他28岁坐飞机去越南时,飞机上的一本小册子让他第一次读到,战地报道是一件危险的事。但是他认为:“有时候,当你自己正处在战斗中,你应该表现得像个战士,竭尽全力活命,不要受伤。”

很多记者一生中参与过一两次战争报道,或许5年、6年的时间,然后他们觉得心满意足,结婚生子、转行。阿内特曾说:“我之所以有点特别,是因为我一辈子都在干这个。”

彼得·阿内特与前古巴总统卡斯特罗 

1962年7月,他在新加坡工作,主管问他说:“彼得,我们现在要派你去报道越南战争,你愿意去吗?”他说:“对于此项任务,我想不出什么理由不要去。我知道前面会有枪林弹雨什么的,但这些不足以让我愿意远离战场。”

阿内特的报道揭露了美军在越南屠杀妇女和儿童的暴行,因此报道往往与美国军方立场相悖,报道可信性经常遭到官方的质疑。美国政府和军方反驳他“在伊拉克战争中报道不实”,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出版的书里批评他是“伊拉克政府的宣传工具”。二次海湾战争时,阿内特因未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采访,公开批评了美国的战争立场而被解职。

相比与当今的中国,很多新闻资讯的目的不在于传达事实与真相,而是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但是一生追求烽火真相的彼得·阿内特,在他报道战争的30多年间,每天都品尝战争的血腥,炸弹从他头顶抛下、子弹从他身边穿过,都没有阻挡过他对真相的追逐。

关于社会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业的影响,他认为新闻记者的专业性依旧非常重要。“社会媒体例如微博可以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但是对于这些线索不加怀疑和核实地使用则易犯错误。具有专业精神的记者,即使在公民新闻盛行的时代依然特别重要,因为人们行为的动机、心理、行为本身都需要深度的理解与阐释。

彼得·阿内特曾在他的著作《我怎样采访本·拉登》中谈到“如何避免记者的判断力受到被访人的交流技巧影响”。阿内特指出大人物接受采访往往因为他们需要传递信息,并且知道采访者及其媒介机构将帮他实现意愿。而记者要理解与把握这一动机,针对采访对象及其决策提出批判性的问题。有时这些问题与针对它们的回答同等重要。例如他在采访萨达姆时问到其人权记录的问题,采访本·拉登时直接问他为什么要杀害美国人。提问的方式应该 "礼貌而具有火力"。

来到中国后,彼得·阿内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年轻记者提出了忠告:“如何在入行初期克服日常新闻报道带来的琐碎与无力感?”他提醒,报道战争也是由报道一系列小新闻而来。记者的目标是寻求真相,在权贵与大众之间进行信息传播与反馈,挑战权威以改善其执政行为,进而改善国家治理。他回忆自己入行之初遇到严师,曾有怨言,后来却意识到正是严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记者应该善于从简单细小的事件中发现不寻常的信息,永不停止学习,永不停止提问。

小编有话说:

今天的推送是“新传人物”栏目上线的第一期,今后会陆续与大家分享更多在新闻传媒领域有建树、贡献的人物,期待各位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互动喔!


郑重声明:

未经同意,本公众号所刊发的作品,任何报刊杂志、网站、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南方传媒书院”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01

线上课程


(1)新闻实务班:20讲



(2) 财经专题班:(50讲)(已录制22节)

(3) 网络舆情与新媒体(已录制10节) 


02

社群互动课程


(1)实务真题讲练班:

针对实务内容较为灵活,且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的部分院校真题汇总分类,真题实训。



2)VIP作品针对性指导班 (普通新传 / 财经专项):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以针对性训练讲评为内容


时间规划:9-11月,每周一节,共计20节

班型:10人小班


(3)作品点拨班(普通新传):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进行思路点拨和针对性指导


(4)热点点拨课:

      汇总年度热点新闻,给予消息写作及新闻评论点拨思路

时间规划:12月,共4节课  


(5)考前冲刺课:

      重要知识点回顾,模考讲评

时间规划:12月,共6节课



(一)暑期班面授课程

1.时间:暑期7-8月

2.时长: 

(1)普通新传:30天集训(每周休一天,报到一天,结业一天)

(2)财经专项:45天

3.定价:

(1)普通新传:15800(含住宿)

(2)财经专项:24800(含住宿)

4.班型:20人(普通15+财经5)

5.内容:

(1)新闻学理论

(2)传播学理论

(3)新闻史

(4)新闻实务

(5)赠送:英语+政治

(6)财经:15天财经专项基础+训练

6.服务:

班主任+助教+赠送线上课程+名家分享

7.课表:待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