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考研 | 南大专题:反转新闻 2018真题刨根问底

2018-04-20 南方传媒书院 南方传媒书院


“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是指公众态度的反转,某条新闻刚出来时,舆论会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可新公布的细节会使新闻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立刻随着新剧情情绪化地摆向对立的另一个方向,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被攻击的作恶者立刻成为被同情者,180度的情绪大挪移就在一瞬间。


每一次惊悚的“新闻反转”,都是对舆论生态和公信力的破坏。媒体抢新闻,舆论评是非,这本身没错,但前提是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这个底线必须遵循,否则就是跑偏。


传播特性

新闻事件本身极具话题性,大多反映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传播范围广、受众数量大、媒体热情高,舆论在演变过程中多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和极端变化性

可将新闻的反转途径归纳为:事件发生—媒体初始报道—初始舆论形成—事件拐点—舆论反转,有的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可能会再次发生反转。


  原因

1碎片化信息与刻板成见的结合

在自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加强,甚至变成即时性的——最好第一时间将信息公之于众。同时,碎片化传播成为习惯,很多信息未经核实或并不全面,也被广泛传播。


然而,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在公众心中可能存在较为牢固的刻板成见,如被撞倒的老人、打人的城管等。在刻板成见作用下,当人们接收到碎片化信息时,根本没耐心作出理性判断,而是任由碎片信息调动自己的刻板成见。


于是,结论快速得出,这个结论可能以偏概全,也可能过于主观臆断。这为以后的新闻反转提供了可能,一旦新的不同信息传来,人们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过于匆忙和武断。


2是记者报道失实与对公众焦虑的刻意迎合、刺激

记者要有受众意识,只有有了强烈的受众意识,记者的传播才可能实现其效果。但是这种受众意识不是一味迎合受众,更不是对受众某种焦虑的刺激。


遗憾的是,一些记者和传播者有时忘记了理性客观的原则,在报道新闻时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焦虑,并且通过选择性报道不断刺激这种焦虑,以期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一旦这种选择性报道失实,记者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传谣者,就是一个破坏者。这显然违背了记者的职业道德。


避免及判断

1警惕被标签所误导

新闻反转剧的背后,就是标签的反转。贴这个标签,公众会是一种态度;换另外一个标签,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变换的标签牵着鼻子走,而不问事实和是非。


2警惕被碎片化的微博信息和浮躁的热点节奏所误导

热点的节奏与事实真相的节奏,在互联网环境中是不一致的,热点节奏之下往往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追求时效,事件一出来就立刻去仓促判断、迫切归因归咎,根据碎片化的信息去判断。


而事实真相的浮现出水面,需要比热点节奏长得多的时间,节奏比较慢,起码两三天才会有一个完整的事实。可微博的热点节奏下,人们习惯于看到新闻就立刻判断。


3警惕被某方新闻当事人牵着鼻子走

有些新闻之所以发生反转,是因为偏听偏信,开始只听信这边新闻当事人,进入对她有利的叙述逻辑,第二天采访到另一个新闻当事人,又进入另一个当事人的叙述逻辑,缺乏兼听则明的公正旁观者心态,听这个就站在这个一边,听那个又站到另一边,没有原则,没有客观的辨别力。


4最后一种应该警惕的是水军干扰

很多新闻出现反转,并非事实出现逆转,而是水军的干扰。微博已经成为各种力量争取话语权的表演秀场,商业、权力、派别等各方力量的介入干扰和“制造”着舆情。



  规制

1立法机关应强化新闻媒体的行为“底线”

在新闻传播领域实施立法,一方面是要保障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另一方面是对新闻媒体滥用自由进行规制,旨在实现自由和自律之间的动态平衡。“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主要还在于新闻媒体行为“底线”的缺失。


结合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的现状,尤其是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备的新闻法律“双向平衡”体系显得尤为紧迫,这种平衡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媒体在行使自由权的时候能够有据可依,各级政府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保障这种自由;二是媒体在使用自由权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红线,应让媒体认识到自由是有“度”的。


2新闻媒体应树立“社会民众的教师”形象

从新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媒体是文化的传承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认为,新闻媒体应承担起“社会民众的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功能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沙莲香将大众传播的“文化传播”功能看做是一种教育功能,意为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


3一线记者应“忍”新闻,而非“抢”新闻

在当前的新闻生产机制下,一线记者不只是单一向母媒体(如报纸)供稿,稿件还要适用于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工作量随之大幅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新闻都可以“抢发”, 对不明真相的新闻还是要抱着“忍”的态度。


记者在向媒体供稿时,要恪守传统新闻的写作原则,虽然为了提升传播效果而应具备受众意识,但应清楚这种受众意识并非对受众一味迎合,更不是对受众某种焦虑的持续刺激。


参考资料

1. 江苏文明网:“反转新闻”频发 谁应反思?   

2. 部分来自于百度百科

3. 《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李斌、陈勃

考研 | 南大专题:数字沟2018真题刨根问底

考研 | 北师大专题:新闻真实

考研 | 北师大专题:直播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2018真题刨根问底


郑重声明:

未经同意,本公众号所刊发的作品,任何报刊杂志、网站、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南方传媒书院”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01

线上课程


(1)新闻实务班:20讲



(2) 财经专题班:(50讲)(已录制22节)

(3) 网络舆情与新媒体(已录制10节) 


02

社群互动课程


(1)实务真题讲练班:

针对实务内容较为灵活,且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的部分院校真题汇总分类,真题实训。



2)VIP作品针对性指导班 (普通新传 / 财经专项):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以针对性训练讲评为内容


时间规划:9-11月,每周一节,共计20节

班型:10人小班


(3)作品点拨班(普通新传):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进行思路点拨和针对性指导


(4)热点点拨课:

      汇总年度热点新闻,给予消息写作及新闻评论点拨思路

时间规划:12月,共4节课  


(5)考前冲刺课:

      重要知识点回顾,模考讲评

时间规划:12月,共6节课



(一)暑期班面授课程

1.时间:暑期7-8月

2.时长: 

(1)普通新传:30天集训(每周休一天,报到一天,结业一天)

(2)财经专项:45天

3.定价:

(1)普通新传:15800(含住宿)

(2)财经专项:24800(含住宿)

4.班型:20人(普通15+财经5)

5.内容:

(1)新闻学理论

(2)传播学理论

(3)新闻史

(4)新闻实务

(5)赠送:英语+政治

(6)财经:15天财经专项基础+训练

6.服务:

班主任+助教+赠送线上课程+名家分享

7.课表:待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