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安庆:医生是给人治病的,记者是给社会治病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传研考 ,作者陈安庆

媒体是一种社会行业,医生是给人治病的,而记者是给社会治病的。

   记者作为社会的“守夜人”,要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媒体利益才会获得最大的满足。


1

--

记者要以实事求是与专业的态度,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让公众了解到整个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

2

--

记者在新闻报道报道中,要认清自己的职业角色,在采访中不能充当执法人员与警察,新闻记者应该是客观中立的第三方。

3

--

新闻记者即使面对利诱、强权也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与职责,为公众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

4

--

一旦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会严重影响新闻记者行使自己的采访权。


1


新闻采访是媒体人工作中的基本内容,但在新闻媒体人的实际工作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阻碍工作进展的事情发生,甚至会出现人身攻击的事件,对新闻媒体人的工作造成了很消极的影响。

   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新闻采访权的权利和保护措施进行明确的定义,监督管理机制也不完善。因此,导致了一些针对媒体和媒体人的事件发生。

   很多人不但不尊重记者,甚至对记者进行人身伤害,维护新闻采访权的现状令人堪忧。

   新闻记者在采访一些负面新闻,如揭露一些不正当或者违法的经营,涉及了某些人或者某些集团的利益,采访就会收到阻挠,采访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记者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新闻采访报道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这是公众的知情权,舆论媒体是社会的监督,可以为社会服务,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

   有效实施新闻采访权,依赖于健全新闻采访权的法律保护内容。

   采访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和基础,是新闻真实性的有效保障。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包括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权、人身权、著作权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采访权。

   新闻采访权行使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对社会知情权的需求。

   新闻采访权实际上源于《宪法》中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是公民的社会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的代表、延伸和公开运用。

   采访权行事中,最良好的状态是,新闻记者在履行使命与职责中,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在任何公共空间搜集新闻信息,并自主选择记录方式的权利。

   新闻记者有权要求法律规定有义务公布信息的采访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和全面的相关信息,不受他方外力非法地阻止和侵犯。

   媒体及记者的财产权、人格权应受法律保护。

   新闻采访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权利,是社会以及公民赋予记者的一种权利,以传播信息、确保公民知情权为最终目的。

   《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关于公民权利,不仅规定了言论出版自由,还规定批评、建议权等,而管理、监督、批评、建议的前提当然是了解有关情况。

   知情权是以上任何一项权利的潜在权利,是公民参政议政的基础。

   

公民有权获取、知悉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

2

知情权是公民在信息人人共享方面的表现,是对真相的澄清,也是对内幕的曝

光,更是对常识性真理的维护。

   实现知情权,就是要反对信息的绝对垄断。

   保证信息公开,不仅是尊重人民群众,而且是稳定社会、消除社会负面效应的良方。

   新闻机构赋予记者的公共权利,是向公众传播真实信息的公共职权。向公众全面、及时、客观地提供和传播有关司法活动的信息,让公众充分知情,是媒体监督正常运作的前提。

   新闻采访权是公民知情权的延伸和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媒体往往对一些不良行为、非道德以及非法的行为进行披露,这就势必使一些机构、单位或个人对采访活动进行非法干预、阻碍,新闻采访权的实现步履维艰,新闻媒体的发展受到重重阻碍。

   新闻采访也经常遭遇干扰,公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

   例如尽管有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等,但仍有部分政府信息“遮遮掩掩”,即使公布,也存在内容不够全面、形式不够规范等问题。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一些地方政府披露不及时,甚至不披露。

   现实生活中,拥有权力或金钱的利益相关者利用其优势买断、打压、封锁新闻的情况并不罕见。


3


   新闻专业主义、异地监督、媒介市场化等等都曾作为一种思考的路径被提出或者尝试,但是面对制度化的、业已形成的舆论监督模式,现实实施中,要么成效不大,要么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网络媒体的出现,开启了公众表达的平台,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公民传播时代。这种民间的表达方式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垄断信息生产的局面,公众的自由表达权在一定程度得以彰显。

   新媒体生态环境下,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真正自主表达自己的声音,自己就是记者、是渠道、是评论家。

   我们过去的媒体,都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不少只是宣传,只有某个指定机构才能传播。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是见证人——所谓的记者,每个人也都是评论家,都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发布出来,跟其他人对话,这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

   在传统媒体所构建的环境中,没有了媒体参与的舆论监督,其力量要想大到足以解决问题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网络的出现,事实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为民众给出了一个进入公共话语空间的渠道。这是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意义非凡,关系着民主社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人们也有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不满。网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以及其强大的监督、曝光功能,使得民主监督的渠道、方式、速度和覆盖面有了很大的变化。

   新媒体将成为一个有效的、快速的、安全的反映群众需求和表达群众意愿的渠道。有了这个渠道,政府可以更好管理社会,人们的民主监督权利也得到了扩大,提高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新媒体时代,公众也可以参与新闻发布,新闻主体的增加,使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化。公众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新闻信息,拓宽新闻传播的途径,增加新闻信息。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增加了互动性,公众可以直接参与新闻信息的讨论,新闻记者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地对新闻报道的挖掘方向进行矫正。


4


  媒体要有科学质疑精神。媒体从业者要有独立观察和探寻事件真相的精神,不被表象和假象所蒙蔽,不盲从与轻信,成为真相和真理的探寻者。

   正确的思疑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构建一个理性对话的平台。

   政府应该认识到舆论环境发生的变革,特别是新媒体这个舆论平台。

    政府不能用权威和等级对媒体自由发表言论进行压制,应大力支持媒体对社会事件发出真实的声音,用合理合法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以权力简单粗暴压制,公权力同样要受到人民大众监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

  新闻媒体所具备的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之所以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不敢小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受新闻媒体背后的社会影响。

  拒绝、压制、封堵、打击舆论监督的行为,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

  新闻媒体被赋予了捍卫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使命,但是在现实中,舆论监督,调查报道在穷尽掘进真相的过程中,道阻且长。

   不少官方部门,将批评性报道或言论统统冠以“负面”两字,以“无可奉告”之词拒绝接受采访。

  如果发现记者采访有揭丑“嫌疑”,便会派人盯梢,暗中干扰,有的甚至在媒体中培养“眼线”,在负面新闻曝光前获得消息,以便有时间动用各种关系和手段“灭火”。

   对待批评性报道或言论,不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查找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为自己的问题百般辩护,对媒体的报道百般挑剔,甚至以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理由要挟反攻,动用“公检法”等权力压制舆论。

  在有的地方,舆论监督被异化成“监督舆论”,所谓“防火防盗防记者”。

  一方面,日渐活跃的电视、都市生活类报纸和网络媒体进行揭露性报道,促使官员问责,使得一批相关责任者承担责任。一方面,个别地方为防止舆论监督,甚至纷纷出台应急预案,即使新闻媒体采访到真实情况,也要千方百计“公关”,尽可能不让批评性报道见诸报端。

  “舆论监督是正面报道”能否成官员共识?虽然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官员们台面上树立的优良作风,但是关涉自身利益的时候,有多少领导干部能够乐于接受批评?

  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搞好舆论监督不只是新闻媒体的自觉行为,还是强化公共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需要。

   舆论监督本身作为一种公共权力,也应在监督与被监督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

   舆论监督要警惕公权力与资本的合谋与围猎,记者与媒体,请别沦为权利和资本的复读机,记者的职业之所以受到公众景仰,媒体的存在之所以受到社会尊重,关键正在于它们是社会的守望者、看门人,为社会预警,给民众希望,并在芜杂繁复的乱象中抽丝剥茧,高扬理想主义旗帜。

   记者的初心,正在于此。

   在这个信息爆炸,乱相丛生的时代,我们庆幸的是仍有媒体,讲常识、致良知、树风气,仍有记者不屈从与压力和金钱,记录时代。

   一个文明、民主、进步的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监督作用。只有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警示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敢于说真话的记者容易让人敬佩,受人尊敬。但是,前提是得有保障,让他们能好好说话!多说真话,敢于说真话!

  若干年后,在一个遥远的春天下午,回首往事,时代群像里还有一帮秉笔闯荡的报人,他们以“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风骨,对自己的儿孙说,爷们当年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牛逼调查记者!

 粪土当年万户侯,对待世事常有惊世骇俗之举,对待强权暴力傲骨铮铮,可爱、可敬、可歌、可叹……

  不少媒体人或坚持,或改行。但是,回首自己那一段黄金般的记者生涯,希望每一位,都能对那一段青春,说出无悔二字!

注:本文系南方传媒书院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为国内知名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教授 ,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人物)

陈安庆:《邪不压正》家国担当与武侠消逝,道义、血酬、归隐、挽歌……

陈安庆:大雨看海城市隐疾,内涝事故可否刑责追究?

陈安庆:延迟退休、老年自主创业,你愿意吗?


郑重声明:

未经同意,本公众号所刊发的作品,任何报刊杂志、网站、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南方传媒书院”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01

线上课程


(1)新闻实务班:20讲



(2) 财经专题班:(50讲)(已录制22节)

(3) 网络舆情与新媒体(已录制10节) 


02

社群互动课程


(1)实务真题讲练班:

针对实务内容较为灵活,且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的部分院校真题汇总分类,真题实训。



2)VIP作品针对性指导班 (普通新传 / 财经专项):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以针对性训练讲评为内容


时间规划:9-11月,每周一节,共计20节

班型:10人小班


(3)作品点拨班(普通新传):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进行思路点拨和针对性指导


(4)热点点拨课:

      汇总年度热点新闻,给予消息写作及新闻评论点拨思路

时间规划:12月,共4节课  


(5)考前冲刺课:

      重要知识点回顾,模考讲评

时间规划:12月,共6节课



(一)暑期班面授课程

1.时间:暑期7-8月

2.时长: 

(1)普通新传:30天集训(每周休一天,报到一天,结业一天)

(2)财经专项:45天

3.定价:

(1)普通新传:15800(含住宿)

(2)财经专项:24800(含住宿)

4.班型:20人(普通15+财经5)

5.内容:

(1)新闻学理论

(2)传播学理论

(3)新闻史

(4)新闻实务

(5)赠送:英语+政治

(6)财经:15天财经专项基础+训练

6.服务:

班主任+助教+赠送线上课程+名家分享

7.课表:待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