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安庆:象牙塔迷惘——醉生梦死的中国大学和新闻教育

陈安庆 南方传媒书院 2019-11-01



◎作者:陈安庆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01


寒窗苦读十二载,学子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堂——大学。中国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国人的狂热追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既是这种狂热追捧的真实写照,大学空前繁荣,同时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大学,自清末孕生以来,大学治理一直纠缠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保守与超越、集权与分权、计划与市场、借鉴与创新等“二元文化”的冲突中“摸着石头过河”。


大学,在我们时代饱受时代精神糟粕的浸染,正在面临理念上与行动上的双重危机。


卓越气质的式微,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在放弃精英教育的同时,也放逐了对德性与卓越的坚守。在理念上古典卓越精神正在失落,教育性上也逐渐式微,对人性的关注与追求日渐边缘。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是对中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拷问。


大学之忧,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学界对当前大学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大学所面临的时代危机。 



今天,对于大学而言,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为了满足时代的欲望,大学正在走向自我放逐。


大学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像大学。大学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却越来越难以令人满意。


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中,均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和质疑的倾向,面临崩溃的风险。


大学教育试图生产的是批量的通用人,像螺丝钉一样没有个性,没有才华,但是容易管理,完全符合社会程序。


教育,不再遵循见贤思齐的原则,不再向优秀看齐,而是向平庸看齐,开启比烂模式。上课时,不是发呆、睡觉、就是玩手机,课余生活只有吃零食、看剧、沉迷游戏。一边喝着“毒”鸡汤,一边喊着“咸鱼翻身之后还是咸鱼”。


想努力却害怕拼尽全力也不如别人,于是选择放弃。意志慢慢消沉,颓废成了生活常态,越懒越丧,越丧越穷。


从大学内走出的,不是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变得更加完善的人,而是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或者是克里希那穆提所谓的“二手人”。懒着的年轻人,从葛优瘫到悲伤蛙、从长腿的咸鱼到“佛系”青年,每天的生活都充斥着负能量。



 02


“消解崇高”的杂声中,迷失于“消费文化”的漩涡中。


今天的大学,已经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成长和成熟。


尽管在形式上高等教育还在继续,但大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程不再围绕普遍认同的理念来设计,学校内的纪律制度,也不再是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年轻人成长、培养具有责任感公民的有效途径。


优质教育的硬件齐备,但教育质量并未出现对等的提升。一些研究型大学,在金钱与市场的诱惑之下迷失了教育的崇高目标,不断走向平庸。


现有大学教育,培养了很多“知识人”,但却没能造就出影响社会文明进程的卓越人才。



在中国,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升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动力。许多刻苦努力的学生一旦升入大学,原来支撑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自然消失了。从中学的“高压”状态,突然切换到一种“失重”的状态,新的目标没有及时树立起来,大学生措手不及,没有学习的动力,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于是随波逐流。


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差距大,产生悲观的情绪。一部分学生由积极转为失望消沉,一味抱怨环境不尽人意,产生了厌学情绪,出现逃课现象。


学校教学管理不到位,学生“自然”旷课。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仅仅在维持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至于学科体系的研究和专业设置、课程群设置的研究,还停留在初始阶段。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内容重复、滞后和老化,与目前实际结合不紧。


学校以60分作为学生期末考试的评定,对许多学生来说那些过于简单的期末考试,只要在期末前一个月进行突击就行,如果教师平时不点名考勤,学生认为没必要去上课。


学风欠佳,学生逃课“邪风”四起,与其它重点院校相比,普通二本、三本学科专业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组织得很少,学术氛围不浓,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学校社团活动过多,当社团活动、兼职等时间和上课时间发生冲突时,学生会选择去参加活动或兼职,本末倒置现象屡见不鲜。


逃课惩戒措施也不严,对班级制度的建立逐渐被淡化,学校对此的惩戒措施与规章办法都还不够完善,学生认为“逃课不要紧,学校和学院又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学院或者学校,只是提出口头上的警告,撤销评优评先的资格,对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同学来说,不具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影响。


他们宁愿将美好的时间,花在无目的上网、玩游戏、睡觉和聊天上,也不愿意去上课。


教学乏味无聊,学生情绪反感。教师授课内容缺乏干货、照本宣科,授课艺术不够,使大学生产生反感、厌课情绪。睡觉、玩手机、看小说,酸腐教授们讲授的内容,不联系生活实际,不接地气,干瘪空洞,缺乏说服力,或者干脆观点过时,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很多学生选择隐性逃课,身在课堂,却不听老师的讲课,自己玩自己的。


上课基本不到,老师点到时,求救他人请假或应付完点到,很多教师对逃课现象不闻不问,助长逃课现象。


学长学姐们很多已经是学生中的混混老油条,经常向学弟学妹们传授“比烂经验”。 口号是“必修课选旷,选修课必旷,大学课程考60分万岁,61分浪费”。对于新生来说,这是一种思想启蒙,不学好的比烂会一届传递到另一届。


另外,各大高校普遍实行“严进宽出”政策,制定学生教师满意度评价体系,导致教师不敢过于严厉管教学生,使得一部分学生以此作为自甘堕落的借口,出现混日子的情况。


高校灌输式教育,认知错位、外界环境变化、教育功利性、社会问题引起的大学生认知失调,大学自由、独立、批判精神的失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03


很多艺术类院校管理尤其堪忧,大家都知道艺术类专业学生大都从初高中阶段,甚至有的小学就开始专业学习,接受专业训练,由于艺术类专业的同学高考时对文化课的要求低于专业同学,导致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去。


从思想上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课学习,造成了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薄弱,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


艺术生家庭经济条件、成长环境,总体上要好,这些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鲜明,叛逆,行事我行我素,团队观念淡薄,独立性差,喜欢交际,实践活动能力强,但容易受社会负面影响。


艺术院校家庭条件优厚,攀比爱慕虚荣之心重,拜金气氛浓郁,大都比较功利,很难抵御各种诱惑,经济意识强,功利性思想、自我意识膨胀,集体主义观念淡漠,注重经济利益,利用专业特长去做兼职赚生活费,无心学习,旷课现象比较突出。


艺术生务实、功利,上课、读书更多的是为一个短期的实用的目标——赚钱,对那些仅仅为了凑学分的选修课,甚至对那些理论性强的专业课,兴趣不大,能逃则逃。


进入大学后,大学宽松的管理环境,导致他们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学生觉得这些课程很枯燥,上了这些课程对他以后的就业,对专业的提高没有作用。


大学没有按照杰出人才的培养规律去办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高度的行政化,实际上让大学丧失了特色、独立办学的可能性,政府干预过多,学校自主权小,西南联大时期的大学自治权较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所以人才辈出,大师云集。


大学管理集权色彩浓厚,大学的领导一般都有一定的学术基础,既是行政领导又是学术带头人,在学校具有绝对的权威,学校的纪委书记一般都由副书记兼任,职位在书记、校长之下,实际上他无法去监督他的上级领导。


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大学是精神的场所,大学的文化特质就是精神特质。以中世纪经典大学理念为基石的大学制度,为杰出人才的产生与成长提供了最好土壤。


高校教师作为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其职称晋升,多与论文、科研项目有关,而最重要的教学质量,居然脱钩。在这种激励错配下,教师宁愿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能给其带来实在收益的科研上,而不是教书育人。


四年大学中,教师不认识学生,学生对教师形同陌路的,并不罕见。以前高中有班主任不厌其烦的循循善诱,授课老师的尽心尽责,如今就连辅导员都是连茬换。


这种大环境的转变,对于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而言,犹如堕落的温床。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生存更重于理想,从而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堂之外。


     

04


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表现欠佳。“读大学无用论”或“读中国大学无用论”,还真不是无源之水、空穴来风,它的滋生和蔓延,既与上大学得不偿失的思想直接相关,更与大学自身在人才培养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密切相联,大学如果连自己都拯救不了,又如何去拯救社会?


“学无所获”比“学而无用”更为糟糕,大学需要重拾古典传统学术价值,重拾大学德性。


大学的信任危机因人才培养质量而起,要重构“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派生职能,它们最终也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


大学的一切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培养人才是大学最根本的责任,也是大学的存在之本和立足之本。


高等教育“何以为高”,高水平大学“高在何处”?最根本的自然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无论大学获得什么样的社会认同,都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


科学研究对于当今大学不可或缺,大学教师的科研可以也应该走在教学的前面,但绝不能“科研至上”,更不能凌驾于教学或人才培养之上,因为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是为了给教学增加新的高深知识,是为了培养高水平和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脱离教学,不符合大学之道,也无助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教师的科研优势只有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才能彰显和释放研究成果的价值。


在2001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发表在实行同行评议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类期刊上的论文份额几乎翻了两番,从占世界总量的3%增加到11%。中国现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期刊文章第二大生产国,文章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大学研究人员一直以来都对该国的科研成果做出主要贡献。在2012年全球前1%的科研人员中,他们占有中国份额的60.2%。




教学在大学是第一位的,“科研至上”颠倒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降低了人才培养的地位。这不是大学“务本”的行为。


纽曼说,如果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和哲学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应该拥有学生。


     

05


现实是,新闻系的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工作了。


许多院校赶时髦一般依然瞄准新闻教育这块蛋糕,扩张速度过快,师资和教育质量跟不上。


从全国地方院校新闻院系的情况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不少讲授新闻专业课程的教,有的从中文有的从其他学科转过来。


很多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谈不上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新闻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性是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个鲜明的专业特色。一群从未在媒体工作过的新闻专业的教师,能培养出深受媒体欢迎的学生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从未上过战场的教官,只能是纸上谈兵。


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的教师。


目前中国新闻专业的教师,有媒体实践经验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在高校实践中,唯学历论,抬高了教师学历门槛,使高校从媒体引进人才的难度加大,尽管有不少有着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媒体人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因为他不时工作量大,没太多时间进行学历的再深造,大多只拥有本科学历,加盟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成了他们难以企及的事。


在美国一大学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大部分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很重要,而不是博士学位才是聘任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作为新闻学院的教师,不一定强求博士学位,但是必须要有较好的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他们的老师都是一些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有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同时,他们还要求新闻任课教师有较强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能在大量的新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中,非常具体地、细致地、个别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与辅导。


互联网时代在普罗大众的层面上,否定了新闻专业主义。


记者以严谨的新闻操作规范与技巧,以富有思想的清醒头脑呈现出的新闻产品,在网民那里,变得不值几钱。但是,专业的报道需要真正训练有素的专业的人去做,由于理想和技术的缺失,许多记者编辑甚至高校的新闻教育,实际上缺少一种对新闻的职业敬畏感。


     

06


长久以往,戚戚然于高校科研院所的职称名利得失,几乎忘却了知识分子的天职。


难怪有人惊呼,中国的大学里充斥着一群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味地追逐名利。


现如今,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行业工作的比重不到10%。


很多学生高考志愿填新闻专业,是奔着记者这一职业的理想光环而来的。可是,读了新闻系,才发现理想离现实是那么遥远。



钱学森之问,到现在仍然是困扰中国大学的现实之问,我们的新闻学院并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追求真善美、坚守科学精神、独立人格、有创新意识,是大学教育应该赋予学生的优秀品质,真正的一流人才,也不太可能在血汗工厂富士康那样的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


中国大学里的新闻教育没有软件的强大,纵有高楼大厦、精尖设备,也无法让我们走在一流传媒教育的行列。


       

07


新闻是一个“理想者”的行业。新闻传媒从业者是社会的哨兵了望者,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新闻学院在教学过程中讲了采写编评,讲了摄影,讲了广告艺术外却恰恰忽略了“新闻职业理想精神”的启蒙与提升。


毫无疑问,这样的新闻教育失去了灵魂。


长久以来,中国学术界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教授忙着拿项目,学生忙着抄论文,学术造假的传闻连连不断,写的论文可以从校门口一路铺到教学楼,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却比较罕见。


论文啊,论文,中国高校教师们正前赴后继,忙于花钱买版面登论文,其结果是拯救了一大批濒临倒闭的学术刊物。为什么中国造不出自己的芯片,我们的纸上空谈,耽误了多少实干兴邦的发展良机?


沉迷论文自嗨的夫子学究们,自己有没有下手去搞几次深度报道?写过几篇举世震惊的大报道了?新闻业界与学界之间似乎充满了无数个鄙视链。学界鄙视业界,业界鄙视学界。学界觉得业界没学养,不会写论文,业界觉得学界连个消息都没写过,也敢对我指手画脚。


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实务,实际上这是中国新闻教育一直以来搞不好的癌症!


我们的新闻学院为什么培养不出业界媒体拿来马上能用的人才呢?新闻学院的教师们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呢?头脑中只顾一味埋头故纸堆和论文较劲,和纸上的功夫较劲。


高校里文科教师对论文的迷恋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作为人文学科和工科出具体科研发明不同,评定职称申请课题、经费,主要依赖的是论文发布数量。


在学术圈奠定霸主、学阀统治地位的基础也主要凭借撰写发布论文。可以说,论文是他们的命根子,百无一用是书生,唯一长处就是写论文。以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审标准,天地万物,论文最大,陷入一种自我陶醉的“唯论文论”中。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引起广泛关注。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发表学术论文42.6万份,首次超过美国(40.9万份),成为全球第一。并没有多少东西能够助推生产力,没有实现转化,全球第一论文大国!能够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务实的项目呢?少之又少,屈指可数。难免给人一种纸上空谈,玩儿虚的空手道之感。



高校新闻教育的雷同化,低水平建设,缺乏与业界的无缝对接。中国各大高校新闻学教育,在传统媒体黄金发展十年的高奏凯歌声中,一路裸奔。但这几年,猛回头却发现不少大学本科新闻教育不仅没有获得“精英教育”的标签,反而陷入了连培养“新闻民工”的资格都不远远不够的窘境中。


       

08


学界重实务,业界重基础,新闻这个行业只有产学研一体化结合,业界学界紧密互动,团结一心才能让现在濒死的新闻行业有生气!业界的高级记者,可以到高校做教授,高校的教授虽然理论学养很深厚,却未必能下手写好一篇深度报道,所以鄙视链这个东东,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各有所长,理论需要联系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最简单的道理,实际上没有争议的必要。


从新闻学界名声显赫人大到复旦,从武大到中大,新闻专业毕业生实际从事媒体编辑记者职业的就业率微乎其微,一个班级三十四五人,真正从事新闻业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甚至不足七分之一。


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经营状况不好,不招人。另一方面,很多新闻学子“不愿意陪已经奄奄一息的传统媒体等死”,向新媒体蜂拥而去。而新媒体呢都是些营销类的自媒体微信公号岗位,压根和专业媒体道义担当,理想情怀,实地采访,大众面前露脸,家喻户晓这样的愿望,八竿子打不着!去那些企业做公号狗、键盘侠,生产一些很low的东西,想想都对不起新闻专业老师几年苦心教导?!




最后是高不成、低不就。很多新闻学子只知道埋头学习,心无旁骛认认真真学习,以为在大学里得了好成绩,拿了奖学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等毕业到媒体工作,其实大谬。


他们并不了解,不少名牌大学新闻院校的所谓教授、讲师,相当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业界经验,既没有做过编辑也没有做过记者。


根本没法做到新闻教育与媒体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仅有的实践经验是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在某媒体做过个把月新闻实习生。


为什么不懂业务、不会写消息还能理直气壮呢?


其实中国大部分的新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这样的新闻学导师比比皆是。我们的知名新闻学院为什么生产不了媒体需要的高端人才?


新闻院系毕业生就业难,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缺失。


     

09


新闻学教育长期受学界不良习气影响,所谓学者只需埋首故纸堆,以为发表不着边际的论文越多越好。但目前,新闻学教育更侧重实际,世移事易,埋首故纸堆就可以混饭吃的时代逐渐远去。


实际上,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些已经过时,在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新闻专业学生,在其它领域并不是十分受欢迎,竞争力不足。


实际上,新闻教育不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有改进的空间。要鼓励新闻学院实践育人,接触社会,培养新闻学子理性不偏激的做人准则;不仅有人文情怀还需要有讲科学,尊重逻辑和实证的严谨态度;明白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懂得新闻业的复杂性,懂得敬畏技术,时刻保持思考与创新。


新闻专业老师偏理论而缺少业界经历,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了一定的新闻理论知识却缺乏动手能力。



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会采写符合业界需求的新闻报道,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地方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现状。


新闻专业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短期内很难适应业界岗位的要求。


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和情况下,地方院校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竞争中赢得到媒体工作的机会。


国外新闻专业教师80%有业界经验,而我们有业界经验的教师不到10%,业界资深媒体人有各自的工作,加上管理上的难度,他们在地方院校新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针对中国目前高校传媒教育的的现状,必须创新高校传媒教育运作理念。中国高校新闻学院如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抱残守缺,指定没有活路?最终就是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


注:本文系南方传媒书院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为国内知名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人物)

 

                           写于2018年11月2日 长沙




陈安庆 :《南方传媒书院深度记者思维报道公式》

观局 | 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新闻记者火灾报道五星手册》

陈安庆:中国人的菜篮子寿光发洪水,全国担忧菜价高企!这局能稳吗?

郑重声明

未经同意,本公众号所刊发的作品,任何报刊杂志、网站、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南方传媒书院”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01

线上课程


(1)新闻实务班:20讲



(2) 财经专题班:(50讲)(已录制22节)

(3) 网络舆情与新媒体(已录制10节) 


02

社群互动课程


(1)实务真题讲练班:

针对实务内容较为灵活,且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的部分院校真题汇总分类,真题实训。



2)VIP作品针对性指导班 (普通新传 / 财经专项):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以针对性训练讲评为内容


时间规划:9-11月,每周一节,共计20节

班型:10人小班


(3)作品点拨班(普通新传):

结合新近热点新闻,进行思路点拨和针对性指导


(4)热点点拨课:

      汇总年度热点新闻,给予消息写作及新闻评论点拨思路

时间规划:12月,共4节课  


(5)考前冲刺课:

      重要知识点回顾,模考讲评

时间规划:12月,共6节课



(一)暑期班面授课程

1.时间:暑期7-8月

2.时长: 

(1)普通新传:30天集训(每周休一天,报到一天,结业一天)

(2)财经专项:45天

3.定价:

(1)普通新传:15800(含住宿)

(2)财经专项:24800(含住宿)

4.班型:20人(普通15+财经5)

5.内容:

(1)新闻学理论

(2)传播学理论

(3)新闻史

(4)新闻实务

(5)赠送:英语+政治

(6)财经:15天财经专项基础+训练

6.服务:

班主任+助教+赠送线上课程+名家分享

7.课表:待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