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 VLOG和媒介情境理论的新发展

周胜南 南方传媒书院 2019-10-31


◎作者:周胜南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VLOG

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近两年来最热的风口,新闻、音乐、搞笑、科技、生活……各个细分领域都有了相应的短视频平台。经过16年到18年上半年的时间的发展,短视频内容的形态,基本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在短视频行业的内容生产开始出现同质化问题的时候,显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也呈下降的趋势。根据易观发布的数据统计,短视频综合平台的人均使用时长和单日启动次数都出现下滑的趋势。但VLOG这一短视频形式却逐渐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关注,大有占据行业下一次风口之势。


VLOG简单来说,就是视频博客,或者可称其为视频日志。VLOG的制作者利用随手可得的手机或者是专业拍摄设备,碎片化地记录其自身的生活日常,然后通过拼接、剪辑,加上音乐和字幕等等,制作成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生活视频日志。








国内vlog博主——冬瓜


这种节奏相对平缓的短视频新形式已经成为国内95后甚至是00后的新宠。自2012年,YouTube平台上出现第一条VLOG,这种形式在YouTube上早已成为年轻人记录生活的主流方式。Casey被称作VLOG之父,他曾连续600多天坚持日更vlog,成为了职业vlogger,在YouTube平台拥有超过800万的订阅者。


VLOG这种基于电子媒介的发展出现的信息传播的形式,正在慢慢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场景,改变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也正正契合了梅罗维茨提出的“媒介情境”理论。


“媒介情境论”理论来源



1985年,梅罗维茨出版了《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ur》, 此书系统地阐述了媒介情境论, 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媒介情境论,概括地说是指从媒介创造情境,进而改变人们行为的角度出发认识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媒介情境论是基于梅罗维茨对麦克卢汉和戈夫曼理论的研究,以及“将这两种理论流派合二为一的兴趣”所形成的。媒介情境论融合了媒介理论与情境理论精华,以媒介时空观为特征,提出电子媒介作为信息系统,创造了新的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VLOG剪辑软件——Vue


梅罗维茨在青年时代,就开始钻研社会学,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梅罗维茨拓展了戈夫曼的“情境”概念,并继承了其“情境论”的视角,强调了二者理论的继承关系。梅罗维茨肯定了戈夫曼的解释,并对“社会情境”作了定义。他指出,社会情境是对某些类型的行为有社会预期,并在其中展示这些行为。它们是由我们扮演和观看社会角色所综合决定并常常是难以琢磨的场合


另一方面启发梅罗维茨的媒介研究的两大学者分别是英尼斯(也可译为伊尼斯)和麦克卢汉。英尼斯的“媒介时空观”和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以及“媒介地球村”的观点都为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基础。他们二者关注的重点是: 在当代社会,媒介的发展如何重塑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他们强调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关系形成的必要性,认为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渠道,还营造了一种环境。


通读研究文献和梅罗维茨的书籍,可以看出,他始终以一种融合观贯穿其理论视角的始终,在对情境论的具体论述中,“融合”体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电子媒介消解了“地域”所构成的时空观,通过情境重组创造新的信息环境,导致新情境的产生,情境的变化又会改变原先身份和行为的界限,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社会角色。








首先,在混合情境下的角色融合


梅罗维茨认为,新媒介的出现造成了社会场所普遍的重组,它通过改变各类社会人群所接触的情境类型,改变了我们对角色的认识。梅罗维茨总结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三种角色: 隶属或者“作为” (群体身份) 的角色,转变或者“成为”(社会化) 的角色,以及权力 (等级) 的角色。它们相互重叠交叉,并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他指出,电子媒介打破了物质地点和社会地点的界限,情境的孤立性不复存在。


其次,后台的暴露与权威的消解


梅罗维茨从情境融合的角度指出电子媒介“使得曾为不同的社会情境相互交叉”。因为电子媒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地域”难以成为区分情境的标准,情境的相互交叉必然会引起社会行为的重组,进而导致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概念的融合,儿童与成人概念的模糊,政治英雄与普通市民地位的等同。








互联网时代的“消失的地域”




虽然《消失的地域》出版已过30余年之久,但是,从现在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来看,“消失的地域”这个概念并不过时,也很贴切。也就是即时的交互性传播方式以及社交媒体编织的网络让时间和空间的融合成为可能。他在书中提到三大电子媒介的特征分析:群体地点的破坏、经历的融合、后台特征的暴露。上述论述放到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媒体时代并不违和,甚至印证了梅罗维茨的观点,体现了他对于高速发展的媒介的前瞻性。


群体经历的融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同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能以更加容易、快速的方式和更多的渠道进行融合。QQ 群、微信群、各种网络社区中融合了各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语言的受众,但因为有着便捷的媒体介质和先进科技生产的移动端,这些群体得以在虚拟空间中随时随地沟通互动,彼此分享。


后台特征的暴露

梅罗维茨认为,印刷、电子场景提供的信息分别偏向于前台和后台。电视媒介将后台的信息暴露在社会中,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喜好。到了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台特征更是司空见惯。微博上的明星八卦、揭露官员腐败无不是运用新媒介的特征进行广泛传播的,这些原本处于后台的讯息也就人尽皆知了。


群体地点的破坏

梅罗维茨提到了一个概念,即不明确、明确的接触,其意义如下,当人接触到媒介信息,且只有自己了解时,如此即为不明确的接触,但若他人均了解他已对这一信息有所接触,即转变为了社会交往。其实,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更没有“群体地点”这个说法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得

到了很好的诠释,不同纬度的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条信息,并且实时在线互动,群体地点局限受到了破坏。









从"情境"到"场景"的变化



场景更偏向于空间环境,而情境更多的指行为情景或心理氛围。显然,情境更多是针对电子媒介的电视媒介来说,而场景的意义则更适用于移动电子媒介——互联网。显然在技术发展的红利之下,媒介的形式自然也在发生着更迭,媒体的移动化转型也成为大势所趋。事实上,移动互联网包含内容、社交、服务等三大领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使得内容、社交、服务三种平台的交融更加深层,而未来的移动媒体也将在内容媒体、关系媒体与服务媒体三个方向上实现自己的拓展与飞跃。无论是对于内容媒体、关系媒体还是服务媒体,“场景”都将成为一个新的核心要素。


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换句话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场景成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发展的又一核心要素。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所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指出了与场景时代相关的五个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他们把这五种要素称为“场景五力”






场景 基本四要素


“空间与环境”

这个要素表明,场景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位置指向,也包含着也包含着与特定空间或行为相关的环境特征,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人的行为模式及互动模式等,从空间与环境这个变量来看,人们使用移动媒体的场景又分两种 :固定场景与移动场景。


“用户实时状态”

用户实时状态,包括用户在此时此地的各种身体、行为、需求等数据,它们既可能基于用户以往的惯性,也可能具有偶然性、特发性。无论是在固定场景还是移动场景中,人们的实时状态,都会与空间因素共同作用。用户的实时状态,不仅仅表现为他们自身的数据,也表现为他们所感兴趣的环境信息。


“用户生活惯性”

人们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与行为模式,常常会带着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打着惯性的烙印,惯性是理解他们行为走向的基本依据,因此,场景的分析,往往也要结合用户以往的习惯。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惯性越来越多地被以数据的方式收集,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存储。



“社交氛围”

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两位作者将社交媒体也作为场景时代的一个重要元素,并指出,正是通过在线交谈,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喜好、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所寻求的目标。随着社交媒体与其他四种技术的结合,它将成为极富个性化内容的源泉。


                                   

加入南传交流学习群,为小伙伴们答疑解惑啦!

只要你渴望媒体展示的舞台,南方传媒书院就是你的目标!

别再犹豫,南传需要你的参与!

(详情请参考推文最后一条的招募令





文章精选:

陈安庆: 19岁少女命陨隆鼻,手术刀下的整容生死劫

陈安庆:女性就业歧视大悲咒!领导、老板,你不是妈生的吗?

陈安庆:咪蒙,真的倒了吗?还能东山再起吗?

陈安庆:传播之王—博客,罗曼蒂克消亡史

陈安庆:南国再启风帆,粤港澳大湾区的愿景与政经期待


热点|“五星”变“无星”,酒店“职业精神”去哪了?

热点 | 演员缺乏专业素养,国产剧一次又一次被骂上热搜

热点 | 中国首个5G火车站出现,你对5G

热点 | 谁能给予我们新世纪雷锋一件超人外衣呢?

热点 | 艺考到底有多难?陪考妈妈哭了


干货|新闻采访之隐性采访

干货 | 人像摄影用光法则

干货  | 数字媒体的传播特性

干货丨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干货 | 新媒体传播的优势


考研 | 跨考小白一个,成功考入深圳财经新闻

考研 | 走出新媒体盈利怪圈,寻找与市场的最大公约数

考研 | 新闻专业主义受众与用户的关系

考研 | 后真相时代,如何理性看待问题

考研 | 转型还是融媒,看媒体融合到底“融”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