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安庆: 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刷屏,难以跨越的阶层之殇!

陈安庆 南方传媒书院 2019-10-31

◎作者:陈安庆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南传导读:


    看惯了各种绷住脸的严肃说教,教育部长这一句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似乎更像是一股清流,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居高临下,不打官腔,不说空话,而是放下架子,转换身份做到态度平易,语气温和,言语真挚,这样的一句网络流行语,不仅能接近民众,消除他们的疑虑,同时能使其话语更具有沟通效力,有助于促进官方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获得8亿网民的接受,塑造政府的亲民接地气形象,我看值得提倡!


要思考的真问题是——教育部长吐槽宽慰几句真能解决问题吗?减负要从改变游戏规则做起!现实是取消小升初考试后,中上阶层凭借丰富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成为“买房择校”的成功者,资本量微薄的弱势阶层则成为“买房择校”的失败者。



 


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听取“两高”报告,会后第四场“部长通道”继续开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上谈到学生减负问题表示,老师要严控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家长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课业负担重如山,学生不高兴。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对于过重课业负担问题,陈宝生说,前不久出台了史上最严减负令,就是减负30条。但是,课业负担过重,是多因一果的现象,涉及政府、学校、家长,要综合治理。

他表示,要严控课程容量和难度、每门课讲的内容,并要严控“非零起点”教学。“‘非零起点’教学就是孩子还没有上学,就教了很多知识,以为可以促进孩子成长。其实,一张白纸交给老师,才更利于教育。家长这样教一点、那样教一点,就把白纸画花了,这叫‘张飞画扇子,丑死齐白石’。”陈宝生说。

陈宝生说,“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今天不减负,明天要出大问题。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好事者很快将这段视频发到各大微信群,迅速引发热切关注有批评者说,这教育部长啥水平,中国教育也是没救了!还有人批评,这个教育部长不像官员,太随意儿戏了,怎么开玩笑!这也太娱乐化了!也有很多人挺他,接地气,语言幽默,有感染力,传播效果好!一时间各种说法都有,我倒是觉得,教育部长答记者问,幽默一下,无关大雅!用不着上纲上线!

教育部长的这句宝宝不开心,问题很严重,令人忍俊不禁,有人批评,但也有很多网友大赞他“风趣幽默接地气”!

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出自一位白发苍苍的教育部部长高官之口,一时具有反差萌,这句网络流行语简洁明了、幽默风趣,这句话起源于网络却又不被囿于网络,用于对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这一社会事件的讽刺批评、也或者说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恤,这一语言来自儿童课业负担重,这一互联网群众语言吐槽的戏仿、也说出了中国千百万课业压力下压力的心声,通过两会答记者问的形式,教育部长萌了一把,可爱了一回,我觉得真没必要过度解读。

我们知道,幽默是化解紧张气氛的有力武器,对于那些敏感、刁钻甚至带有敌意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反其道而行之,使用轻松、风趣、幽默的语言予以回应,不仅能够绕开难缠的提问,也能够在会心一笑中减少彼此的隔膜。

以往我们可以在全国两会的会场上看到,很多官员官话、空话、废话连篇,实际上没有新鲜感的空话、套话、行话毫无用处,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不但影响发布会的传播效果,也会引起记者和公众的不满,有损新闻发布部门的形象,不用真情实感说话,必然使受众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影响事件的协调解决。

看惯了各种绷住脸的严肃说教,教育部长这一句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似乎更像是一股清流,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这一网络流行语,通过一定的传播和扩散机制生存,说明了网络人民群众是喜闻乐见的。很多网友自我戏拟调侃,自称宝宝,实则是一种卖萌,既能让他们成功卖萌,又能减弱卖萌带给他们的羞耻感。宝宝不高兴已经变成了年轻人自嗨的产物,更多的是为了自娱自乐。

宝宝不高兴这一网络流行语的走红,能够让城市人,枯燥乏味的生活里多一丝趣味和欢乐。说到底,这是一种自嗨找乐子和逗乐子,也是互联网狂欢化的情感宣泄和释放,狂欢化的语言之所以走红,是因为生活在各种压力之下的都市人,需要用诙谐幽默来调节情绪。

实际上,大多数社会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他们通过自称宝宝,来消解具有强烈反差的个人形象,从而掩饰和降低大龄卖萌的违和感。


这种流行亚文化,这种抵抗与消解背后,其实也抚慰了成年人矛盾的内心。

宝宝不开心问题很严重,这一具有个性化的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强化同一个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认同的语言纽带。目前中国有8.2亿网民,教育部长轻松幽默一下,网络流行语来回答儿童课业减负问题,不但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也让更多网民更认同了解这一政策,我看不是坏事。

至于这段视频和接地气的话语为什么火了,还是因为这段答记者问接地气,富有感染力,传播更加立体。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网络流行语生成之后,网民不断地效仿、各种二度诠释遣词造句,使这一网络流行语规模化传播,并在这一过程中,带动更多网民进行集体话语狂欢,形成奇景化传播现象级事件。


教育部长这一句,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广为传播实际上取得了中国网民的“自我认同”,在互联网扁平化世界中,得以广为传播扩散,网民会这一流行语,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进行检视,获得“个体认同”后,又在网民中,继续使用和二度、三度传播。因为这一话题,是大众所关心的关爱孩子课业肩负,呵护祖国的花朵,这一流行语被赋予了公共意义,在传播的过程中,就获得了“集体认同”,对大多数网友来说还是高度赞誉的,批评的还是少数。

其实在全国两会上,要做好一个新闻发言人,需要三个满意。一是要让国内外记者满意,该讲的话应该讲,口不能太紧,处理一些刁难的问题,表现出成熟、智慧和恰到好处。二是国内的广大听众要满意。政策性问题不出纰漏和差错,发言人形象风度,应答反应适度等。三是领导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要满意。

做到这三点实在不容易,新闻发言人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是也,干好是应该的,干不好都是你的不好,过度苛责其实真不该,总要保障官民之间,官方于媒介之间有一个沟通的良性渠道才好!

说这话是否合适,其实我觉得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第二能提高话语的可接受性,第三有利于顺利完成交际任务,教育部长陈宝生的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我看基本上符合这三点,我看还是合适的!没什么大问题!

民众希望两会上的官员们,在充当新闻发言人这一角色时,在与民间舆论场进行言语交际时,不居高临下,不打官腔,不说空话,而是放下架子,转换身份做到态度平易,语气温和,言语真挚,真正扮演“人民一员”的行为角色,从话语中分析民众的诉求,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

这样的一句网络流行语,不仅能接近民众,消除他们的疑虑,同时能使其话语更具有沟通效力,有助于促进官方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获得8亿网民的信任,塑造政府的亲民接地气形象,我看值得提倡!但是真问题其实一点也没有解决,不信你看下文。

很多官员走路时一律小碎步,不解,问其中一位,那人的回答很幽默:多年历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官员们有强大的紧迫感,笑容就变得稀缺。中国的官员架子端的太厉害,崩得也太累了,以柔化的方式,让沉闷枯燥的政治会议,有一丝生气和宽松空气,不见得是多坏的事情!

一句话,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刷屏,接地气的语言,不必过度批评!讨论那些毫无意义,真问题你们都没有看到!

其实在中国小升初有这么几条路:学校推优、自荐、共建、特长生和电脑派位。


现在,绝大多数地区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实行“电脑派位”,通过学区划片、以电脑随机摇号的方法分配学位。


推优,是指各小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素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学业成绩等一定标准,向重点中学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小学生。各中学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设定标准择优录取。之后,小升初就形成了“推优”与“电脑派位”相结合为主的入学方式。


不能参加推优,又没有特长的考生,只能参加电脑派位,而这是家长和孩子最无奈的选择。


为了能进重点初中,家长和孩子只能争取“推优”资格。于是各家长都带着孩子到处参加考试,甚至参加五六个“占坑班”。而在各种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之下,“证书热”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力保推优没错,这是最稳妥的择校方式,争拿各种证书更是没错。



在所有小学生能拿的证书中,奥数获奖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是最受各初中青睐的,尤其是英语中的MSE或BETS,还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一个乐器,作为特长生进入重点初中。



“减负”在中国是太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矛盾和嘲讽的一个词汇。现在一谈到教育问题,最后总能绕到减负问题上。学生减负这个话题,之所以这么有生命力,这么顽固,因为,想说减负,太难!



减负这件事,也绝不是教育部长,两会上一番心疼孩子的几句安慰的话可以解决的,教育部长如果真的心疼孩子,就要想办法从游戏规则上解决问题,但是现实是优势教育资源还是稀缺的,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放弃竞争,输在通往重点初中的路上,要知道现在的孩子要想上未来的985、211主要拼的不是高考了,是从初三的中考就划了一条分水岭了,只有进入好一点初中的孩子才有可能通过中考考入重点中学,普通初中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考入重点高中,竞争的关键已经推移到了中考这个重要关口了!



“减负”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是实际情况呢,中国的孩子为了升学,在正常的学习以外承受了太多的附加负担。现在要把这多余的去掉,中国的家长们表面欣喜赞成,内心又惴惴不安:孩子不这样学了,那考试怎么办?中国的教师们一边积极地实施这样的减负,一边又在担心:这样,孩子们是很高兴,终于摆脱了压得喘不过气的作业。



可是,还要不要考试,怎么考试?这就是为什么减负总在喊口号而减不下去的原因。因为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学习的目的都一样,那就是考试,考试和学习一样,师生、家长都绕不过去。


就近入学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及教育的实现,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人为遏制了择校的需求,造成弱势群体的就学机会更加不利,学生学业负担没有实质上的减轻。


就近入学政策陷入了落实困境,需要对其背后的择校治理观进行反思——择校是民众的正当权利,该疏而不该堵,教育均衡无尽期,治理择校不应寄希望于教育均衡。


通过学生就近入学,弱化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从逻辑上讲,有助于教育走向均衡发展。


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另一种沉重,就是不良择校现象变本加厉。最普遍的就是以房择校,通过购买学区房而取得名校的入学机会,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使择校演变为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最后的结果是对弱势群体儿童的就学更加不利!


 

以前还有个分数做为公平的判定,现在没有分数一说,谁家有钱有势,就可以就近买个学区房,让孩子上好学校,寒门家庭从小学升初中这一关口,就输的一塌糊涂了!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寒门败落,逆袭翻身,难上加难!


“划片就近入学”,实质上就是“以房择校”,买房择校成为家长择校的最佳途径


在“买房择校”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钱阶层凭借丰富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成为“买房择校”的成功者,资本量微薄的弱势贫寒阶层,则成为“买房择校”的失败者!


注:本文系南方传媒书院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为国内知名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教授、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人物)

      2019年3月12日长沙

加入南传交流学习群,为小伙伴们答疑解惑啦!

只要你渴望媒体展示的舞台,南方传媒书院就是你的目标!

别再犹豫,南传需要你的参与!

(详情请参考推文最后一条的招募令

文章精选:

陈安庆:首席阔少王思聪的熊猫直播破产了,风口上的猪摔死了!

陈安庆:人工智能博士年薪80万,新闻专业未来高薪的出路?

陈安庆:崔永元的口述历史和新闻采访是一回事吗?

陈安庆:去年红衣vs蓝衣女记者飙戏,今年上会记者别再搞幺蛾子了!

陈安庆:媒体采编硬核干货,学会你就可当总编辑了…

干货|谈谈被咪蒙带歪楼的非虚构写作

干货 | 学会这些ps快捷键,效率高一倍!

干货 | VLOG和媒介情境理论的新发展

干货|新闻采访之隐性采访

2020考研,必须要对这些行为say no !

考研 | 中山大学财经新闻历年录取情况大集结啦!

考研 | @20级的考研人,这里有全年考研规划哦!!!(内有福利)

考研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南传招募令来啦!宝宝们快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