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享 | 联合国妇女署青海项目进入尾声:分享四个小故事
当联合国妇女署开始进行关于中国农村妇女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设计时,青海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地区。近年,极端和多变的天气在青藏高原地区多发,气候的暖湿化趋势愈发迅猛,对传统农业生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青海,女性构成农村约70%的劳动力。
在香奈儿基金会的资助下,联合国妇女署与一系列合作伙伴共同开始策划和实施为期三年的“青海省农村妇女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赋权”项目。项目旨在通过推进农业作物多样化、推广气候适应性的耕作模式以及发展农村妇女的非农业生计技能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通过这些干预,项目成功地降低了青海农村妇女依赖气候敏感的农作物为生的生计模式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通过对接多样的线下线上市场和先进的技术,项目帮助她们实现了增收。
三年过去,随着项目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我们探访了四名受该计划支持的妇女代表,了解她们的故事:
铁令梅:“种养结合收益更好”
民和县桥头村村民铁令梅在县城开了多年出租车后,于2016年决定回乡和其他妇女成立一个向日葵种植合作社。她回忆说:“第一年,田里收成不错。但由于意想不到的暴雨,我们在第二年种植的向日葵都被淹死了,颗粒无收。”
“之前,我们只做种植。有了妇女署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后,我们转变为一个种养结合的合作社,”铁令梅说。“种养结合的模式下我们把动物粪便转化为肥料,而蔬菜残余可以作为饲料,农场垃圾有了循环利用的可能。这种模式既减少污染,收益也更好。”她补充说,光林合作社的全职社员现已增加到53名,其中50名为女性。
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是合作社避险增收的一个关键因素。“去年冬天在北京接受专家培训时,我意识到猪价在春节后很可能会下跌,”铁解释说。“我回来后马上告诉大家,养猪的风口过了,我们要尽快把手里的猪卖掉,以避免损失。”2021年第一季度,青海省猪价从每公斤25元暴跌至不足10元,而光林合作社的妇女养殖户几乎没有受到市场震动的影响。
李玉兰:“我们希望打入毛利更高的市场”
© 联合国妇女署/秋笔|李玉兰(右二)和光林合作社社员。加入合作社后,社员年收入平均增加约1万人民币(约1500美元)
2020年,光林合作社获得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挂牌。李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让她成为妇女署项目农技培训活动实施中的重要桥梁。她介绍到:“我们希望能够打入毛利更高的市场,将我们的客户群向喜欢有机蔬菜的城市中产阶级消费者倾斜。”
张延萍:“我建议在村里改造幼儿园”
经济赋权之外,项目的另一个重心在于用“培训师培训”(Training of Trainers) 的方法培养基层妇女领袖,她们在项目结束后也能动用学到的技能长期为妇女权益发声。项目开展期间,受训妇女骨干中有多名学员在2020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入选两委。新当选的湟源县巴汉村妇联主席张延萍是其中一员。
“去年,我向村委建议将村里废弃的小学场地改为幼儿园,这样我们村的母亲就不再需要每天花大量时间把孩子送到隔壁村子的幼儿园去上学。改造完成后,这些母亲现在可以有效地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
黄兰索四什姐:“龙头企业解决了绣品滞销问题”
© 联合国妇女署/王佳媛|黄兰索四什姐在她的青绣工坊中
“从前,为了能卖出作品我常年背着绣好的唐卡在寺庙间到处游走,”黄说。“现在销售由龙头企业负责,这样我们绣娘就可以专注于手艺,不用担心滞销的问题。”企业与黄这样的绣娘建立了计件回购协议,使刺绣成为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企业为绣娘组织技能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妇女署的刺绣培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 联合国妇女署/王佳媛|互助县五十村青绣绣娘会见项目评估员
自2018年以来,“青海省农村妇女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赋权”项目已经帮助了中国青海省六盘山区七个县的69,0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了气候变化下的经济复原力提升。该项目由香奈儿基金会资助,由联合国妇女署与原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现青海农村振兴局)、青海省妇联、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关系(UNEP-IEM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联合执行。联合国妇女署和国际农发基金将把该项目的经验教训用于下一个农村妇女生计保障联合项目中。点击链接阅读更多信息:联合国妇女署携手农发基金支持湖南省妇女农户改善生计和复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