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疫情期间我们推出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受益,接下来我们将分十期,每周四重播该系列讲座的日本戏剧篇,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讲:日本能乐
——“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 左汉卿
主讲人介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2006~2007年在日本研修一年,专攻日本思想史和日本社会文化问题研究。在日研修期间为小田原报德博物馆主办的“知中国会”(中国知ろう会)进行多次讲座,宣传中国文化。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语专业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从事日本语言文化、日本思想史、日本艺能史和日本现代社会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专著有《安藤昌益的社会观》、《日本能乐》等两部,译著有《日本演剧史》(中世部分)、《纳棺夫日记》、《西乡钞》、《某<小仓日记>》等十余部,在国内和日本学术刊物、文集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前言
能乐是日本古典戏剧的代表,2001年,能乐与中国的昆曲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河竹繁俊先生说过,能乐的发展史就是日本戏剧的发展史。不过严格地讲,“能乐”这个词是明治时代以后才出现的,在江户时代以前,能乐被称作“猿乐”或者“猿乐之能”。追根溯源的话,恐怕要上溯到中国唐代以后盛行的“散乐”,甚至唐代以前的“百戏”等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有人从日语“能”的发音“noh”听起来像是“傩”,猜测日本能剧和中国的傩戏两者之间必有联系。总之,有关能乐起源的考证,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今天说的“日本能乐”,事实上包含两个表演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和狂言。“能”是注重“幽玄”唯美的“歌舞剧”,而狂言则是以滑稽谐谑为特征的“科白剧”,两者从演员流派到表演程式均各自独立,但却共用同一舞台和乐队,堪称一莲托生同气连枝,至今两者合称“能乐”。 我今天利用有限的时间,抓取几个构成日本能乐的重要元素,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日本能剧和狂言的相关知识。
在日本,说“今天是某位艺人演出”的时候,一般会说,“今日は何々先生の舞台です”,也就是说,看戏,欣赏戏剧,就是欣赏舞台表演。我们从讲解能乐的舞台入手,来看看如何欣赏一曲能剧表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能剧舞台的平面图(图1),下方橘色部分是观众席,上方结构如长柄杓形的就是能乐舞台。图2是立体图,我们能够看到能乐舞台虽然在室内,但是却有个屋顶的,这是因为,早期能剧表演是在室外进行的,舞台上有遮风挡雨的屋顶,观众们露天观看,这也是为什么日语中戏剧一词写作“芝居”( シバイ、shibai)。今天这样的舞台样式,是明治维新以后、能乐复兴时才出现的。 请注意图1舞台平面图中每个红点代表一个演员的表演位置,“胁”(配角)、囃子(乐队)、后见、地谣、间狂言等,最少16人。但是,我们发现唯一缺了代表主角的红点。这是因为,标红点的这些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区域是固定的,而其他区域都属于主角进行表演的范围。这个舞台示意图告诉我们,能剧表演是以主角为绝对中心的舞台表演艺术。图3是我的老师宝生流的著名主角演员渡边荀之助先生正在进行能剧《杜若》的演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舞台上各方演员就位情况,与平面图所展示的完全一致。
能剧的主角称为“仕手”(シテ、shite),有主角资格的演员称为“仕手方”(シテカタshitekata)。仕手方在舞台上起主导作用。一次舞台表演,从策划、选曲到协调各方面,都是“仕手方”一个人通盘考虑。“シテ方”甚至还要充当制片人角色,为演出作宣传。 图4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能剧舞台上演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主角演员为绝对核心”。因此,日本能乐因仕手方的流派有五个而俗称“能乐五流”,也就顺理成章了。仕手方的五个流派和其他各方演员的现存流派情况,请参照表格。 从该表1可以看出,“能乐五流”分别指观世流、宝生流、金春流、金刚流、喜多流。而胁方演员分别属于三个流派:宝生流、福王流、高安流。狂言方有大藏流、和泉流两个流派,而囃子方里有笛方、大鼓方、小鼓方和太鼓方,分别属于不同的流派。这些人都可以称为“能乐师”,他们以仕手方为核心,彼此合作演出,需要做到天衣无缝。他们合作的基础是,知己知彼,他们熟悉自己的技艺,也熟知其他人的部分,特别是仕手方,从小就会被送到其他能乐师家里去拜师学艺,先学笛子,小鼓,大鼓,太鼓等等,以便将来登台表演时能够引领整个舞台。能乐师们共同支撑着现代日本能乐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能乐师,会被评选为“人间国宝”,这是很高的荣誉。
日本戏剧的发源地,应该说是寺庙。演员大都由僧侣担任,但当时的表演程式简单,没有脚本,台词即兴。一直到室町时代,观阿弥和世阿弥父子遇到足利将军义满,才改变了这个情况。足利义满生于延文三年(1358),10岁时继任第三代幕府将军。义满16岁时偶然在熊野地方观看了观世父子的演出,很受吸引,便招引二人到身边侍奉。观世父子在义满将军的庇护下,把猿乐艺术推向高峰。后来,世阿弥的女婿金春禅竹又为猿乐加入了“幽玄”的审美元素,创作出了反映现实社会人物故事的曲目。到了战国时期,丰臣秀吉特别喜爱能乐,加速了能乐的发展。而整个德川时代,能乐更是被规定为幕府御用,每届将军的个人喜好都刺激或限制了能乐的发展。而能乐受到的致命打击则来自于明治维新,今天的能乐五流,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慢慢复兴起来的。 观世流历史悠久、成员众多,一直是第一大流派,现在有注册仕手方近500人。 宝生流有仕手方约200余人,占全国仕手方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活跃在以金泽为中心的北陆地区的基本上全都属于宝生流。 金春流历史非常悠久,注册的仕手方约有100余人,占仕手能乐师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金刚流可追溯到大和四座之一的“坂户座”,艺风豪华犀利,在五流中以华丽优美的舞蹈见长,俗称“舞金刚”。金刚流现有仕手方不足百人。 喜多流创始于江户时代,艺风朴素而豪放,被认为有武士道精神。但人员较少,注册仕手方大约不到50人。
欣赏能剧,最吸引观众目光的,恐怕是演员佩戴的面具。能剧使用的面具,称作“面”(オモテomote),是为了表现鬼神、怨灵,或者是为了表现美而采用的戴在脸上的一种假面道具。除了极少数特殊面具之外,一张面具均由一块木板雕刻而成。然而就是这一块木板,却能遵循一定的表演程式,给观众展示匪夷所思的丰富表情。 能面的基本形式原本只有60种,世阿弥在《申乐谈仪》一书中,有关于翁、天神、女、男、尉等有几种面具的记载,而今天这样品目繁多的能面大约是在室町时代形成的。这个时期开始,能面的制作上开始注重表现人类脸部的“美”,有了“轻丑而趋美”的审美取向。江户时代,随着能乐的御用化,面具的制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成为了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在所有的能面系列当中,“翁系面具”的历史最为悠久而品种单一,是能乐面具中最为神圣的象征。翁面最特别的地方是,并非一块木头雕刻而成,而是中间切开,用绳子联系起来可以活动,而且借助于皱纹和眼睛嘴巴的形状,展示出明显的情绪,专用于《翁》剧表演,表现神圣和喜庆。图5是宝生流渡边荀之助先生佩戴翁面,表演《翁》剧。
能面中种类最多的应推“女面”,常见的就有六十多种。观赏“女面”主要看眼睛的形状。除了一些怪异的女面和老年女面之外,基本上女面的眼睛部位都刻成四角形方孔,从各个角度看起来,都会看到似浅淡又似幽深的眼神。这种不主张自我的眼神正是赋予观者无限遐想的巧妙,变换角度去看,她的表情就时而哀愁、时而愉悦、时而羞怯,不可捉摸而又充满生机。 根据剧种人物的年龄、身分地位不同表演时要使用不同的面具。从表现年龄的顺序来看,表现少女的有“小面”、“孙次郎面”;年轻女性用“若女面”、“增面”、“曲见面”、“万眉面”;老年女性用“姥面”等。而按照日本文化中对女性性情的理解,认为嫉妒、忧愤等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迷失本性,化身为妖怪,所以女性异化后的面具有蛇面、般若面等,头上生出犄角,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獠牙等恐怖的面具。下图是我收藏用于教学使用的少女面和蛇面,顺便说一下,佩戴面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佩戴比自己的脸小一些的面具,不能让面具遮挡了下巴和喉结。
“男面”种类很多,广义上讲表现中老年男子的“尉面”和普通人类男童的面具都是男面。这里为大家特别介绍“中将”面。这个面具最大特征是双眉之间的皱纹,传递出无尽的忧郁和哀愁情绪,专门用于表现王朝贵族青年。还有一些特殊怪面,如受地狱苦厄、面色苍白双颊塌陷目光凄苦的“瘦男面”等。下图是我自己收藏的中将面、瘦男面和童子面中的喝食面。喝食面用于表现寺庙里的童子,该面具头发部分是银杏叶子形状,很好辨认。
“能”作为一种歌舞艺术,“歌”和“舞”平分秋色。歌的部分写在“谣曲”里。谣曲(ヨーキョク、youkyoku)是文学剧本,“谣”(ウタイ、utai),包含歌、咏、唱、诵等意义。早在上世纪初,就有英国学者阿瑟・维里(Arthur David Waley)就说过,假如社会发生巨大的变迁,能乐的演出完全绝迹,而能乐脚本谣曲作为文学作品,必然还会保持着艺术生命。谣曲是能乐艺术中最容易在海外进行研究的部分。 能乐新曲的创作很难,一般能乐师很难胜任。创作谣曲不仅要精心设计故事情节,还要关照戏剧性机能,安排主角的唱、念、舞的内容、配角的念白、以及各个角色与歌队和乐队的配合,还要考虑到文体、音律、节拍类型、旋律手法等等,需要关照到整个表演当中的每个领域。现存的曲目的绝大多数都是数百年前创作而成的,主要作者有观阿弥、世阿弥、金春禅竹等人。世阿弥把能曲的创作要素归纳为三个:“种、作、书”。种即素材,素材好是决定谣曲是否能够成为上品经典的基础;作即构成,各部分精心设计才是好的谣曲的样式;书即修辞,作为歌舞艺术,唱词中的修辞技巧是文学素养一大表现。 五流均有各自擅长演出的曲目,总体来说,现存谣曲200余首。
借助于下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狂言(kyogen)与能一样,诞生于室町初期,不同的是,与能剧相比,狂言的发展要滞后百余年。由于能剧在世阿弥时代登峰造极,狂言沦为附属品,到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才获得发展。明治维新对传统艺能的打击是全方位的,狂言也未能幸免。但随着能剧的复兴,狂言也趁势重新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迎来了可喜的发展局面。 狂言与能剧一样,都是承袭了古猿乐的艺术形式,但古猿乐中模仿逗乐的元素,则被狂言较好地传承了下来。能乐是以歌舞为中心的音乐剧,而狂言则是以滑稽搞笑为内容的科白剧。相对于极其富于象征意义的能剧表演技能,狂言的演绎是写实性的。狂言除了特殊戏外一般不用面具,演员的装扮简单朴素,富于平民性。 严格意义上讲,狂言包含两大类,“间狂言”和“本狂言”(独立狂言)。“间狂言”是指在能乐曲目中,“狂言方”出场进行的表演。能乐舞台上的三大“立方”(站立表演)角色包括:主角“仕手”、配角“胁”和“间狂言”。“间狂言”在能剧表演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而“本狂言”是指在两番能曲的表演间隙上演的独立戏。现在随着狂言艺人的大力推广,本狂言已经可以脱离能剧单独表演,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能形式之一,于是通常所说的“狂言”就指本狂言了。 狂言演员也称“能乐师”,或“狂言师”。按照狂言师所属流派,日本现存两大狂言流派,分别是和泉流和大藏流。和泉流表演风格以抒情柔和著称。大藏流活跃于全国各地,关东地区大藏流的表演风格比较正统,而关西大藏流表演风格比较灵活。 现代狂言表演者在上台表演时是很少戴面具的,所以狂言面具种类很少,主要用来表现丑女、老太、老翁等普通人形象,也表现人类以外的动物、神鬼、精灵等形象。因为狂言演员大多数情况下不带面具表演,所以长相俊美的演员就比较得天独厚。 现在非常有人气狂言演员野村万作、万斋父子,不仅帅气还都很有才华,也很注意海外交流,对狂言艺术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我手头有人间国宝万作先生的赠书,读来受益匪浅。
能剧在整个中世时期由于自身的艺术内涵发生激变,契合武家统治阶层的审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狂言则因自身特性导致其一直处于陪衬附属位置。相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趋于享受轻松愉悦,而戏剧要服务于大众,迎合观众的需求,就要改变自己适应观众的口味。这方面狂言则比能剧有更大优势。可以说狂言是最容易被现代日本人所接受的一种古典戏剧形式,其台词使用的是中世到近世之间的口语,现代日本人也能听明白,这一点也是狂言今天能够发展的原因之一。 梅原猛先生在《地狱的思想》一书中说过,日本在很多地方是向中国学习的,而且在某些领域,不论日本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超越中国;然而唯有由世阿弥集大成之后的能这一剧种,显然超过了中国。先生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极大地肯定了日本能乐的历史地位,我们要想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能乐应该是离日本文化核心最近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然而能乐是“半舞半歌”的歌舞剧,不仅有着拷问灵魂的故事情节,更要伴随着音乐和唱调,所以对能乐的研究,乃是需要横跨文学、哲学、戏曲、音乐、美术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日本能乐不仅是表演艺术的瑰宝,也是学术研究的宝藏。
备注:本次讲座使用的图片资料,除图2是横滨能乐堂提供并授权、图5由渡边荀之助先生提供并授权的资料之外,其他图片均为本人拍摄和制作。本中心温馨贴士: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能乐和狂言,可以在独立行政法人日本文化艺术振兴会的官方网站(日语/英语)上看到更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https://www2.ntj.jac.go.jp/dglib/contents/learn/edc12/index.html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三合一的古典木偶戏——文乐”,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李玲副研究员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戏剧)
题目及主讲人
麻国钧 中央戏剧学院
第二讲 “日本能乐——“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第三讲 “三合一的古典木偶戏——文乐”
第四讲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古典戏剧——日本歌舞伎(上)”
第五讲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古典戏剧——日本歌舞伎(下)”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六讲 “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上)”
李莉薇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七讲 “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下)”
李莉薇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八讲 “中日现代戏剧交流——以日本新派剧、新剧和左翼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为中心”
刘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第九讲 “20世纪80-90年代的中日戏剧交流”
第十讲 “从地下演剧到走向世界 ——蜷川幸雄与铃木忠志的戏剧轨迹”
每周四(计划)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0/11/drama_episode2.txt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