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再见徽因》,回看永不消逝的人间四月天
《再见徽因》将于3月17日在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上演!
在你的印象中——林徽因这位民国人物中的话题女王,你是否觉得她只是位柔弱、美丽且多情的才女?事实上远不止于此今日,文艺君带你走近林徽因了解一代才女的内心世界↓↓↓
历史如同一幅尘封的画卷,能够打开人们记忆闸门并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是那画卷积尘中渗透出来那一抹永恒的暗香,和散发着暗香的故事和人。而林徽因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民国时期留在大家心里的一位有故事、有才华的美人。
1931年,林徽因夫妇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开始深入细致考察中国古建筑。1955年,林徽因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
林徽因的一生,灿烂多情,风光无限,给我们留下了最优雅美丽的背影,最曼妙多姿的故事,最惹人妒忌的浪漫,和最津津乐道的往事。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杭州陆家巷,家人根据《诗经》典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取名徽音,因与人同名同姓,改为徽因。
(1912年,8岁的林徽因与表姐妹们。右二为林徽因的亲妹妹麟趾,后夭折)
少年林徽因小学毕业前夕,林徽因与表姐妹们一起,神情中透露出含蓄和端庄,这才是真正的“校花”。不久,父亲林长民到北洋政府任职,所以举家迁往北京,林徽因入女子中学就读。
在新奇世界里,林徽因萌生出对未来建筑事业的愿望。同时她也因远离故土而感到孤独。此时她结识了徐志摩,两人向彼此敞开心扉。最终十六七岁的林徽因选择郑重珍藏这份感情,报以朋友间的敬重和挚爱。
名媛林徽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林徽因同徐志摩担任随行翻译,这是三人的合影,被徐志摩一直珍藏。
(1933年3月21日 林徽因/左五、梁思成/左一、胡适/右四等知识界名流合影截取片段)
(1935年于北京天坛,左起分别是金岳霖、梁再冰、林徽因、费慰梅、费正清等)
慈母林徽因
1929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出生,林徽因初为人母,浑身散发出一种母爱,圣洁而温馨。
(1935年摄于家中,男童梁从诫,女童梁再冰)
林徽因与丈夫儿女安居于四川宜宾的李庄,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考察。
(1936年 林徽因在山西榆次考察宋代建筑雨花宫)
(1950年 林徽因与清华建筑教师高庄共同讨论国徽设计方案)中国现代建筑学开拓者与教育家林徽因
(1930年 林徽因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期间)
(1950年 林徽因与清华大学营建系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林徽因很早就患了严重的肺病,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因身体原因长期卧病在床。
林微因就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她依然玉立在那四月天,在那温润的南方,亭亭如白莲,鲜艳如杜鹃,在清新开朗的空气中,散发着阳光的亮丽和温暖,她以传奇的一生,不负韶华,不染纤尘,灿烂地活在无数后人的心中。
林徽因挥之不去的才华和美丽,如那颗最亮的星星,永远在星空中闪耀,成为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话剧《再见徽因》以“太太的客厅”作为故事发生的主场景而展开叙述。走进太太客厅的人多是近现代历史上的文坛巨擎,然而最受瞩目的却永远是这位“林太太”。她有为女子的儿女情长,有为妻的厮守陪伴,有为人友的坦诚相待,有为诗人的自由浪漫,有为学者的敏锐坚韧,有为人师的循循善诱.......诸多的人格魅力铸就了本剧的“林先生”。
这位民国时期的传奇女性
一定是不少文艺男女心目中的“民国女神 ”了
这次浙江话剧团也将林徽因的故事带上舞台
3月17日晚
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的舞台
邀您观一场民国才子与才女之间的恩爱纠葛!
时 间
3月17日 20:00
地 点
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
票 价
¥60/90/130/180/230/280
时 长
约120分钟(无中场休息)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顺德区文化馆)
-演出单位-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
套票优惠
座位分布图
军人专享优惠购票
退役/现役军人本人持有效证件购90元及以上价位演出门票,享5折优惠;限大剧院售票窗口预约购买,每人每证每场限购2张,需持票并凭军人相关证件入场。预约电话
0757-22803619
13249267318
13726336541
购票注意事项
◆1.1m及以上儿童需凭票入场,1.1m以下谢绝入场。◆退票/换票规则: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实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换。线上购票通道
◆方式一◆
顺德文艺管家服务号购票通道
◆方式二◆
直接扫码购票
请同时关注“顺德文艺管家”以便查询票夹
请网上购票的观众妥善保存电子票二维码
线下购票通道
◆总票房◆
顺德大剧院售票厅
0757-22803619
◆票务分销点◆
凤之梦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13929158585
顺德先锋实验剧团
18126644699
顺德区文筑书店
0757-22800062
18823496499
往期回顾
更多推荐
来源:综合整理
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