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要坚守自己的思想

代安荣 教育小视 2024-03-19

教师要坚守自己的思想

当前,教育发展到全信息覆盖的时代,各种信息和资源不断地充斥着人的神经和眼球,教育人如何利用这些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提升自己的教育品质,成为当前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

现在,网络的上的资源很多,几乎每个学科每一种版本的教材都有现成的上课教案和课件,上课者只需要对这些教案和课件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变成自己的东西,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做任何修改,直接使用,信奉拿来主义。这样的课上表面看上着非常轻松,备课环节完全省略了,也不需要自己费太多的精力和功夫去打磨课件、打磨教案;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一回事,一旦教师使用这样的课件和教案上课后,就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思想,自己上课完全没有主体地位,而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别人的思维模式在进行着课堂教学,自己则好比一具行尸走肉毫无灵魂的尸体。因此,这样的课,对于一个稍微有点教育思想的人来讲,实则是非常苦痛的事情,因为自己完全局限在别人的思想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思想进行淋漓尽致地进行挥洒。

如何摆脱这样的局面,如何让课堂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思想、彰显具有灵魂的课堂、具有生命力的课堂,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认为,要摆脱别人思想的束缚和局限,不是不学习别人先进的思想和教育艺术,而是在学习别人的教育艺术之前,自己先要做如下工作。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应该具备的就是良好的学科文化素养,对该学科的各种知识、教育艺术等有一个比较广泛的涉猎,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者。我认为,这是上课者必备的素质,如果上课者不能做到这个问题,就不能在课堂中做到左右逢源、应用自如,不能在遇到各种预设之外的情况时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进行解答,化解自己的尴尬处境。其次,在看各种网络资源前对这个课题进行自主研究,不能拿到课题后就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先看别人的思想和教法,然后再去进行思考,一旦上课者进入这一的思维模式,势必会走入他人思想的范围内而不能自拔;再次,当自己觉得准备差不多的情况下再去看网络上的资料,找到异同点、别人和自己各自不同的创新点,然后再进行优劣互补,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让别人的教育思想服从于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把别人的先进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本性。一旦教师在备课环境按照这样的模式备课,势必会在每个课堂上都按照自己的思想上课,让自己的思想得到鲜明的宣泄,同时也会很快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建构其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

   这仅仅是利用现代资源最基本的问题,但往往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做不多,很多教师都会忽视这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但为什么总是效果不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没有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我想,根源就在于此,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不仅没有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垫脚石,反而成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绊脚石,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教师们失去前进的动力。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必须首先得突破这个问题,突破自己的心理局限和“懒惰”思想,一旦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就能在广泛涉猎他人思想和资源的基础上变得“专一”起来,变成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专业化人才。因此,不论资源如何丰富、不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么先进,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教育思想这一根本出发点,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进行绽放,而不是让自己和课堂成为复制他人思想的地方,让自己成为他人思想的“傀儡”。

  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环节做到上面的要求,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还需要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更为有效地利用。我们知道,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平台,QQQQ群,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教师们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学习条件,但这些学习需要自己以一种主动的心态去研究、去发现、去挖掘,把那些不可能的因素变成可能,让那些本不属于自己教育资源的成为自己的教育资源,并利用这些新媒体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教学模式。因此,除开自己的教学之外,教师更应该积极学习各种教育名家、优秀课堂,积极参与当前很多老师和单位开发的网络视频与QQ群教研模式,促进自己思想的形成。然后,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教育思想过程中爆发的智慧火花写下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真正实现教与写相互促进,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和魅力的精品课程。否则,教师尽管在备课和上课环节研究深入,一旦不能进入到教育写作状态中去,是难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难以真正打造精品课堂的。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不能造就任何思想,也不会造就任何精品课程;教师唯有坚持自己的思想,才能让自己的思想火花不断迸发,自由驰骋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在教育中放飞思想、培育灵魂、造就人才。(本文选自《批判教育与教师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