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首发】“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吴震启 专辑】

2015-04-14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吴震启 专辑】


【诗书精英•吴震启】

吴震启,字永昊,别署通心堂主,寄意“四海通心己任”。祖籍山东济南,生于冀北隆化。笃学嗜古,雅好诗书礼乐;渔猎群书,博通翰墨辞章。性耿介亢直,豪迈不羁,落落慷慨,友朋如云,声闻流播遐迩。

吴震启先生幼蒙庭训,三岁始诵习诗文,国文功底深厚,出口成章。其记忆百无一失,常令人叹服。八岁临池,攻唐楷,以颜、柳为基,藉池水尽墨之心刻苦研习,妙得八法,故长有才具。继而上追秦汉,钟鼎碑刻,莫不取法,于《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诸刻独有心得,遂可别开蹊径,自辟町畦。复求魏晋神韵,宗法二王,沉浸《集王圣教序》并二王尺牍,临摹飞动,如是者数十载而未止,诚乃厚积薄发,遂以诗书名于世。先生为诗体裁多样,近体古风词曲,皆可信手成章,梗概而有气魄,且使人读之便觉古人风雅,慨然敬仰。内容丰富,抒情议论,游记亲情,皆挥洒成诗,入情入理。作品刊载于《诗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知名报刊杂志上千首,其成就为各大网站及电视台多次报道。迄今积诗作七千余首,分爱国篇、题画篇、壮游篇等二十四卷,陆续结集出版。书法高古质朴,且不乏灵动飞扬,线条雄强厚重,骨力超拔。结体开合有度,往往出人意料,观其作品,有若临庙堂而聆黄钟,登嵩岳以对长松。诚若皎然论诗所言“风律外彰,体德内蕴”。其代表作——自诗自书《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于1995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

先生几十年来成就斐然,2008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吴震启奥运诗书展”,并有《震启诗书奥运情》诗集行世,弘扬奥运,情真意切,其深远意义为社会各界称颂不已。

2009年获中国十佳博客殊荣,出版《在网一方》,融诗书、网络、出版于一炉,别出机杼,令人耳目一新。

2010年应邀同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及古琴演奏大师龚一赴台湾同台北市立国乐团在中山堂中正厅举办《动势》音乐会担纲主演,集诗书乐一体,弘扬传统文化,增进两岸交流,大陆台岛艺术家及学者交口称誉。

同年,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设立“吴震启艺术基金”。

2011年应邀为中国进出口交易会110届盛会,创作巨幅《沁园春•广交会礼赞》,并被永久陈列。

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办公厅、广州美术馆、石鼓阁、广交会、中国广电总局规划院、国防科工局、解放军305医院、中央电视台新址等收藏陈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多有收藏。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吴震启艺术基金主任;中国友联画院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书画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国韵文华书画院首任书法篆刻艺委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校外导师;北京文化学院教授;田汉基金会理事;颜体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首都法律援助公益文化艺术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诗刊 子曰诗社顾问。


吴震启自作诗词联赋书法作品欣赏


《忆江南集兰亭序成之》

兰亭地,

癸丑会群贤。

曲水流觞欣所遇,

惠风和畅又春天,

一叙永其年。


《贺五一国际劳动节》

沧桑可洗心,不觉入山深;

了却人间事,还来种白云。


《集褚遂良雁塔圣教叙序联》

叶满寻根归净土,云深化雨转慈悲。


《石鼓阁记》

岁次己丑秋杪,陈仓石鼓阁竣工。翌年初秋,举翰墨石鼓之雅事,嘱余作文以记其盛。

古之楼阁,各臻其妙。黄鹤、鹳雀二楼,诗名远播。岳阳楼,一记千秋。滕王阁,序惊四座。皆因文富而成也。

石鼓山,因石鼓而得名。循山建阁,矗乎山巅。正所谓石鼓通神,阁定乾坤,名符其石也!

登斯阁!则东眺高新之景,西望宝鸡之城,南极秦岭之遥,北临渭水之畔。仰观星辉斗灿,俯察地灵人杰。古来兴亡递变,尽收眼底矣!

阁有秦砖汉瓦之风,朴而壮阔;色呈红白青之主调,雅而多彩。历代人文之迹,多汇于此,相映生辉;天下自然之景,随目可及,美不胜收。

触景生情,诗思澎湃,文成而兴未尽,遂有铭曰:阁不在高,有石不空。阁石相依,意韵无穷。宝鸡有宝,古今交融。宝能世用,天下为公。来者志此,乐在其中。石若有知,永续春风,壮我中华万古雄!


《第五届中国(重庆.渝中)中小学书法家》

八方青少聚渝州,翰墨飘香楼外楼。

困苦艰辛五界后,嫁衣做罢志能酬。


《冬夜神话》

飘然何所往,梦里到天堂。

为采灵芝草,归来指带香。


《卦山古柏》

老干寻天岁月长,山中独守几沧桑?

盘根错节心如铁,最喜人间雪上霜。


《杭州西湖夜饮回文》

珍珠入盏醉西湖,梦里风光与世殊。

图画人生今遂愿,铺天月色洗珍珠。


《集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联》

大爱如山藏万象,

高情似海隐千流。


《贺翰墨安州书法邀请展》

瀚海看龙游,墨池韵自流。

安然因国盛,州县几春秋。


《渔歌子.贺第五届全军书法展》

五度梅开分外香,龙蛇纸上万千行。

欣盛会,话方长。从来文武寿无量。


《守岁》

人似浮鸿似海旋,时光不语亦情牵。

喜熬一夜连双岁,欣看五更分二年。


《辛卯立秋》

令到时知绿转黄,农田五谷暗生香。

艰辛梦有丰收景,逆境还应放眼量。


《咏景德镇陶瓷》

自古中华别有天,炎黄热土永其年。

曾经烈火方成器,始信精神世代传。


《胡杨礼赞》

干裂枝残亦首昂,三千岁月寿胡杨。

若无冷雨风霜塑,哪有金身灿太阳。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海峡两岸著名书法家邀请展》

信使载英雄,炎黄向大同。

百年堪猛忆,两岸一心通。


《精英博客震启诗墨访问越五百万感而作此以答网管博管诸博友》

华声在线聚精英,虚拟时空亦有情。

访问初超五百万,一如起点又长征。


《客晋祠宾馆》

初访交山客晋祠,无边底事漫吟诗。

良宵独守寒灯夜,月落天河世不知。



诗书合璧 痴狂人生

——感悟吴震启

文/周俊杰


当代书坛几十年,对后世来说,恐怕是个令人震撼、感动、难以捉摸又难以忘怀的年代,无论赞赏与否,在评价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书法时,都不会忽视这一个阶段所出现的艺术思潮、书法流派和真正具有实力并对书坛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而能供后人研究的前提是,我们这个时代需做好基础工作,蒐集资料,提供信息。我曾写过长长短短论述当代书家的文章有一二百篇吧,近来则因为年龄关系,研究目标已转移,很少再动笔为当代书家作文,但对于吴震启,则不能忽视、遗漏,我愿以秃笔为之记述、评价,因为,在我看来,他在书法、诗词及整个文化界如一团火,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在照亮着别人,照亮着人们的行程。


十多年前,我听北京一位书法道友说,中国书协机关不乏才俊者,而吴震启则是颇具个性、有思想、有品味的一位可交的朋友;又由于我们都在书协系统工作,对诗、书有着共同的爱好,从此便有了交往,也逐渐熟悉了他。震启人生道路颇崎崛,饱含辛酸与坎坷。其祖籍山东,因战乱其曾祖随移民大潮徙居河北。他出生于隆化一个至为偏僻的山乡,所以他性格上既有齐鲁人的率直、淳厚的特点,重传统、讲礼仪,又颇具燕赵人之肝胆义气,这是一位性格耿介、情感真挚、爱憎分明、淡泊自守、有着大爱情怀和慷慨悲歌色彩的诗人、书者和文化人,是一位可深交的侠义之士。


震启少年时代家庭生活十分艰苦,姐妹多,压力大,为减轻家庭负担,他从小就打柴、放牛,并承担了地里大量农活,由此 形成了他不畏艰苦的坚毅性格。更重要的是,他受到家庭及师长良好的品行和文化素质教育,他在一《自序》中说:“尽管我的童年充满了难言的艰辛和苦涩,却使我意外地在祖母收养我的岁月里异于兄弟姐妹和同龄人而接受了祖母对我的三种教育——传统教育、人格教育和慈善教育。”他说他常在祖母身旁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私塾小学课本;又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接受严格的礼节教育,由此形成了他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慷慨待人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他深知“孝者,天地之经也,地之义也。国而非此不可以为国,家而非此不可以为家”的先人教诲,故为自己订下了“三不交”,而首要则是“不孝敬父母者不交”,他的这一原则,多年来一直影响并拷问着他周围众多人的灵魂和良知。而同时,这个偏僻的山乡,却从未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裂。震启髫龄,即在祖母催促下读、背大量古文与经典诗词,八岁时又拜当地一老学究为师学习书法。“人才学”的规律揭示,人幼年所学将会深深影响其一生,成人后,一旦社会需要,这些文化、知识、技能便会强烈地迸发出来。此后数十年震启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震启天生一个艺术家的性格,又具天才艺术家的种种特征。对文字音韵、意蕴与线条的美,即中国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所呈现的特征有着天生的感悟力;他记忆力极好,至今早已过天命之年,仍能背诵大量古典名篇名句,尤让人惊异的是,他随时能背下他所写的六千余首诗词;他对汉字演化为真、草、隶、篆、行五体书的不同线质,均有着敏锐的分辩力与表现能力。而对这一切,他既以理性去进行深刻的规律性把握,又以强烈的感情全力地投入进去,他的心始终如岩浆般在震荡着、涌动着,哪怕前面是炼狱,他也从未放弃那份执着。他形容他自己前三十多年来,“如一叶扁舟在横无际涯的尘海中漂游”,他“渴望着爆发”;对生命的真爱和艺术的追求未因生活的各种困顿而消减。他36岁时在一首《自勉》诗中写道:

二十年前别故乡,自勤自勉自刚强。

历经九死心无悔,半是痴情半是狂。

他说,“痴”与“狂”构成了他的艺术世界,当我们了解他数十年的经历,便可叹谓:信哉斯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华大地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后,进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书法艺术亦随着民族复兴大潮走上了一个超越历史的复兴之路。震启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复兴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担当起一个县的书法普及工作。他义务教育,分文不取。他生活拮据而思想富有,对书法痴狂却又稳扎稳打,他艺术观念超前实践上又按部就班;数年间,他将该县的书法整体水平提高到整个承德市以至全省的最高层次之上。他的教学经验引起了书坛的关注,而其所撰《农村书法普及初探》等文,又为当时全国的书法普及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总结古今中外具有才华而痴狂的艺术家,生活上的大起大落与艺术上的贡献总是在苦涩的过程中交织地进行着。震启政治上也曾辉煌过:他以其虽自学却展示出的过人才华而曾到中央机关当过一位高级领导的秘书,这对一般人来讲应当说是已登上能继续“进步”的阶梯,然而官场的种种气息使他很不适应,结果一如历史上的韩、柳、苏、黄一样——下去了!不过历史上的文豪们是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到全国各地的,而震启,则是主动要求下去。“下”到哪儿?他到了被官场视若闲云野鹤之地的中国文联直属的中国书法家协会,这是个容纳优秀艺术家的圣地,当然也是部分南郭先生可以混大锅饭的“天堂”。有真正能耐者可以在这一国家的文艺机构中大展其才华。震启到此,如鱼得水,他全力工作,广交朋友,京华高层次的艺术环境,使这位既痴且狂者在当代诗坛、书坛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涟漪:他曾培养数以百千计的学生;他自诗自书《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于1995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吴震启奥运诗书展暨诗歌作品集首发式”,同年在八达岭长城举办巡展;由华声精英博客创办的“吴震启诗歌书法博客”,从全国参评的上千万博客大赛中脱颖而成为“中国十大博客”之首;他曾获“自学成才标兵”、“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读书自学积极分子”、“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以及多项省部级奖,并发表论文数篇。以上为其个人成就。而在机关党务、政务工作中,他仍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各种会议、活动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全国来的所有书道朋友都同亲人一般接待,因为,即使是事务性的工作,也总与艺术有关。为艺术痴狂,为艺术贡献自己的一切,他心安理得。人们都会在他身上感到火一样的热情。然而他在面对成功和世人的奖誉同时,有时也颇感茫然:“仰观茫茫太空,俯察纷杂人事,颇有倦意袭来,遂有归隐山林之想”,我想,这是高处不胜寒么?然而,这是一个真实的他:不粉饰、不唱高调,心中块磊该吐就吐,心中不平该鸣则鸣。但他对世事又绝非心灰意冷者,他说:“念国之兴衰,公民有责,使命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彻悟兼天下和独善其身乃人生又一真境”;他极为赞赏南岳中天门一联语:“人到半途须努力,欲登绝顶莫辞劳”,这个对人生、对事业有着强烈渴望成就感的艺术圣徒永远也不会满足既有的成绩,看来,诗与书将伴随他一生。


震启所写诗词量之大、形式之多、文思之敏捷、词汇之丰富、境界之高远、所涉面之广,当代恐未有出其右者。他以旧体诗词为主,亦偶作新诗、歌词,达6千余首,仅此劳动量也足以令人唏嘘赞叹不已。其诗内容涉及山水、人物、事件、心灵、艺术、人文、历史、政治、爱情等,以“诗言志”为经,以“兴、观、群、怨”为纬,编织着当代社会人的一部心灵史,这部史既是诗人之精神,也是时代流淌、变化着的思想。在中国,要做一个艺术家,必须是位思者,是位对社会、历史、人群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大思想家,有人说,小一点都不行,因为“我们的历史资源太丰富、文化困境太深刻、现实冲突太激烈”,所以,震启诗一直在围绕“爱国”这一宏大的主题,以兴、观、颂甚至怨的诸多角度抒怀言志,吟咏感情,表达对祖国的大爱和对古今中外人物、事件的关切。我们所看到的震启,不是雕花匠,弄一下表面璀璨的“平仄”供人消遣,我们在文采斐扬的句子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真切的情思和纯正的灵魂。去年他为了答网友有一首《自勉》诗:

坎坷方臻气自华,丹心墨海绽诗花。

甘流报国忧思泪,愿作安民艺术家。


他嫉恶如仇,以史鉴今,有《答友人》一首:

随君咏史话扶桑,世事还须放眼量。

纵使纷争真理在,从来善恶两昭彰。


他重亲情、家情、国情,并将之糅为一体,有《父亲礼赞》一首:

肩扛家国行,风雨伴征程。

谁解男儿泪,无言更有情。


诗人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亦常自嘲:

浮生似梦亦如歌,苦辣酸甜能几多。

大朴不雕经世磨,慰磋砣。

一半儿诗一半儿墨。(《仙侣一半·自嘲))


然而他毕竟并非颓废、沉沦之辈,《咏黄河》一首云:

一任人间说是非,丹阳无语自光辉。

黄河九曲终到海,道本无为却有为。


他的思维跳荡很快,时而深入艺文,时而卧游山水,时而关心时政,时而与奥巴马、温家宝等中外领导人对话,这是一位入世者,是一位以广阔胸襟关注时代、关注人灵魂的吟咏者。尼采曾写道:“人必须用雷霆和烟火向迟钝而昏睡的灵魂说话。”这话似在说震启。诗人不是政治家,更非救世主,然而仅仅将之作为小我哀叹、抒情的工具而不与时代脉博同时跳动者,那将是只知躲进洞里可怜的甲壳虫。尽管钱钟书对宋人诗理性太强而不以为然,然而我们这个时代还会产生以逍遥避世为主调的陶元亮么?至于震启对诗词格律娴熟的把握,又绝非仅会写些打油诗的诸多名流所能望其项背。在对古典诗词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上,震启无疑是一位戴着镣铐能自由地跳着各种舞蹈的高手。


当然,更重要的他是一位书家,一位擅长楷、隶、行、草诸体的优秀书家。他对书法的感情并不亚于诗,他说:“书法是我永恒的恋人”,“说不清哪世结的缘,我记事的时侯就与她相遇了。从相知到相爱,难舍难分,成为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爱,从心底,从灵魂深处感悟到书法美的痴情,甚至是“早恋、热恋、生死恋”,这是每位成功书家一生都在经历的心理路程,也是书家成功最根本的因素。“君既爱之须纵情”,震启这大半生已将自己交给书法了。


震启从八岁起习书,其启蒙如同大多数人一样从颜真卿的《勤礼碑》等帖入手。“学书当学颜”,颜体严谨、工稳充满张力的结体,雍容、丰富而华贵的线条以及雄浑、博大和堂堂正正的风格,一方面规范着习书者的用笔和结体,而在更深层次上会对习书者的性格、人格等产生深远的影响。震启习颜,固然是其师的高明选择,而震启天性对颜的钟爱也在以颜的技巧和品格主动地塑造着自己的艺术和心灵,这是一种既偶然又必然的相互选择。即使此后他又写了北魏诸碑,但至今其楷书仍以颜为主,只不过又融合了诸多因素,如魏碑的方整,草书的灵动,行书行气和章法的错落,故其楷作一方面保持了颜的规范和大气,且又于笔法、气息上糅进了时代所崇尚的强烈抒情特征和主体生命力勃发的种种意味。观其书,不用看落款就可肯定是震启的作品,这是艺术上成熟的表现。


令人惊异的是,其小楷亦达到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高度:规范、灵动、品位高雅,明显宗法晋人《黄庭》,《曹娥》诸帖,又融入魏晋人写经、明文衡山、王雅宜等意味。笔势遒逸俊美、婉转多姿,结字清秀飘逸、如心泉清泻,且又不乏古朴之气息,如《感事呈冯双白先生并序》、《张弛有道蒲将军》等长篇之作,乃充分体现其艺术成就之代表作品。


隶书是震启的重头戏。像震启年龄段的人,习隶大多入手《曹全》、《张迁》诸碑,因为三十多年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汉碑也仅此一两种。然而少有少的好处,专注某一种碑而不傍骛其他,是学书最主要的方法,也是规律,是打牢基础,取得看家本事的必经之路。《曹全碑》秀美飞动、潇散逸宕,人谓“分书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董,可谓知言”,是习汉碑入手取得严格法度的最佳选本。而《张迁》雄浑、朴茂、稚拙而饶有古趣,与《曹全》之秀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震启于此二碑用功多年,深得其三昧,并能糅而化之,故其隶书之作,在雄伟傲岸大的风格中不时流露出秀媚之意味;有时又以飘逸为主,而其中又不乏浑朴旷朗之风采,但无论如何写,其隶书均脱不开汉人之气息,而隶不入汉,则终为俗格,这是后世隶书欲达新的高度而绕不开的铁律。历史上凡以楷、行入隶并师法汉后诸家隶书者,作品不薄即俗,震启深明此理,故其隶书乃汉之正途,又有个人独有的笔意书意,《气守高云节,兰生白雪芬》联、《抒怀》七绝等作品,可谓之以《张迁》和《曹全》为不同主调的代表之作。此外,他偶临《石门颂》等汉代摩崖,并用以创作,笔下时出奇气,读之亦令人击节。


震启行草出自《十七帖》、《集王圣教序》,一入手便占据制高点。一个不成文却是千古不易的规律:习行草者如不入晋,终将难成正果。尽管入手唐宋元明清均可谓学书之道,但不大踏步的“退”到晋人、退到“二王”,手下则难以脱俗,或者说登不了书法最高殿堂。震启得“二王”之韵,而笔下却取晋人爽健、开张一面,这是其心性之使然。至于草法之准、结体之妙,则在早年便已练就,底功早已修炼好,我们看其近年来草书之作,尤其小型手札,几乎件件精美,抚之令人爱不释手。


震启的过人之处,即几乎所有作品均书写自己的诗文,这是当代很少有人能达到的至境。好诗好书,诗书合璧,诗书互融,构成了他艺术世界中一条主线。此外他还精于音律,通于茶道、棋道,并写得一手思路奇崛、意味深远的好文章,可谓之通才。有人总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出不了能与历史上相媲美的艺文人才,而我们并非很深地走入震启的艺术世界时,便可断定他向人们所贡献的一切,非大才者而不能为,非有如痴似狂的性格与人生者而不可得。震启在一则《独白》中写道:“我始终认为,人不论活着还是死去,他的价值判断要经过时间的磨洗才会被真切地认知。”这是谦虚还是自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他的诗书作品及其性格、品格,将是当代书法复兴大潮中颇为耀眼的亮点;这位被人称之为“旷世奇者”的诗人、书家,会被历史“真切地认知”的。

2010年6月15日于中州挥云斋



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入选须知


一、入选条件:

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方能入选:

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或西泠印社社员,且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或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两次以上;

2.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各省市区诗词联赋创作精英,正式出版有诗词作品集或在书报刊公开发表自作诗词联赋作品10首以上。

欢迎书家自荐或提名推荐诗书精英。

二、入选资料

1.自作诗词书法作品10-30幅;

2.自作诗词释文(请按书法作品编号依次对应);

3.作者简介及详细联系方式;

4.作者生活照3-5幅;

5.诗词书法评论文章若干。

符合入选条件者,请将上述图文资料发送至QQ邮箱:421814195@qq.com;联系微信号:QQ421814195(符合条件者请注明“诗意书魂”及真实姓名以便确认)

附注:入选者将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及网站持续重点宣传推荐(每期推荐10人,老中青三结合)。



展标题字:“诗意书魂”

漆钢,字元瑀,1967年生于重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全国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书法篆刻展(邀请),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首届中国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巴蜀风”十五人艺术展,全国十大城市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经典与当代书风•海内外获奖书家提名展,第三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获奖书法家提名精品展,第七、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届中日友好自咏诗书展,全国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展艺术奖,一、二届兰亭书法双年展,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活动,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中日自作诗书法展”二十周年纪念大展,全国六十年代杰出书家作品展,全国60代代表书家提名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特邀),当代行书艺术展,行书名家提名展,全国帖学名家学术邀请展,全国第三届书法批评家提名展,当代中青年书法二十家学术邀请展,当代中青年六十名家提名展, 批评•践履-中国书坛23人展等。

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中青展提名奖,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三等奖并获自撰佳联奖,全国首届草书大展提名奖,首届中国江南文化艺术节翁同和书法奖提名奖及首届当代书家评展二等奖;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提名奖;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提名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重庆市一、三届书法艺术奖、第四届重庆市文学艺术奖,追寻中国梦——庆祝中国文联成立65周年全国文联干部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被评为10件优秀作品等。

《中国书法》《青少年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巨匠之门》曾作专题介绍;在2006年度青少年书法报《国展菁华》栏目进行的民意测评中以高票数当选最佳五名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及相关资料编入《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经典与当代书风》《翰墨大匠》《当代书法篆刻获奖作者点评》《共和国书法大系》《中国书法年鉴》等数十种书刊。出版《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家精品集•漆钢卷》《中国书法大典•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漆钢》《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漆钢卷》《若行若舞—当代中国行书名家作品集•漆钢》。

书评文章散见于《青少年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家论坛》等。

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中担任评审委员。




微信时代:关注是一种境界,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注】点击顶端标题下“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者通过微信查找公众号“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或“cnhualang”,或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最新艺术资讯。

【分享】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即可将上述艺术资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点击“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分享以前发布的艺术资讯。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微信公众平台秉持“精英、精品、精髓”立场,主推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文史研究馆馆员、美院教授、国展精英及其佳作,以期架起艺术精英精品与市场的桥梁,同时打造中国当代书画评论精髓高地,第一时间发布全国评论界、书画界、美术界、收藏界及艺术展赛、艺术市场最新资讯。


合作推广及投稿邮箱:421814195@qq.com

网址:www.cqart.com

微信公众号:cnhualang

微信私号:QQ421814195

(欢迎各地书画展馆、画廊、文房四宝店铺厂家加盟推广,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