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桂林此处,有说不完的千年传奇

- 桂林晚报 2024-03-06

你所了解的恭城是什么样子?是一碗香气浓郁的瑶家油茶,是浸润古老文明的文武庙,还是缀满枝头的金黄月柿?

恭城的“名片”是显而易见的,恭城的历史是韵味悠长的。

恭城县城全貌(恭城520社区)


从隋朝置县,到上世纪90年代改为瑶族自治县,再到近年来被评为“中国宜居气候县”“中国长寿之乡”,它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县城,同时也是全国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历经岁月沧桑,这里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响亮的地名和璀璨的文化,还有融入这一方百姓生活中的“乡愁密码”。

“恭城出土”杂糅多元青铜文化

坐落于桂林市东南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是桂林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的一个。据《恭城县志》记载,“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恭城置县,称茶城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为恭城。”据此计算,恭城至少有1400多年的置县历史。

然而,要说到这一方土地上的文明起源,则还要往前追溯几百年。

走进距离恭城县城22公里的嘉会镇秧家村,通往湖南的公路贯穿其中。1971年,一个生产大队在这里取土修路时,意外挖出了一批青铜器。经过专家清点,这批器物按照用途,可分为烹饪器、酒器、乐器、兵器以及生产工具等六大类共33件。其中,一级文物有三件,二级文物十余件。出土这样成批且完整的青铜器,在广西东北地区尚属首次。这批青铜器的出土意味着,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已经有人居住活动。

恭城出土的青铜鼎(县博物馆提供)


经专家研究发现,这批青铜器从形制和纹饰上,呈现出多个地域的青铜文化特征。其中,有的代表着楚文化,比如蟠虺纹铜鼎;有的代表越文化,比如靴型钺、柱形器等,还有的是两种文化(楚越)的融合,比如蛇蛙纹尊。

为什么这批恭城出土的青铜器,会杂糅融合来自中原、楚地、越地不同地域的青铜文化元素?这一现象引起了史学专家们的兴趣。据考证,恭城,地处桂江流域,与湖南接壤,在东周时期属于楚国的疆域,也是西瓯先民的聚集地。商周时期,伴随着中原及周边地区文明进程的不断加速,广西本地的越文化受到了来自中原、楚地等地的文化影响,出现了融合不同地域元素的精美器物,这反映出秦代以前岭南的越人和邻近地区的这些民族以及中原地区,就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远程的交往。

从古老的文明中走来,恭城这片山水间融汇了当地百姓的勤劳与智慧。尤其是置县后,这里开启了新一页异彩纷呈的文化传奇与动人故事。

恭城出土的汉代铜提壶(县博物馆提供)

恭城置县后,先以今恭城镇凤凰山为县治所在地;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县治迁北乡龙渚市。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县治由龙渚市迁回凤凰山麓。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县城及孔庙迁至黄牛岗(即今址)。在旧县衙遗址龙渚市即今上宅村前的田垌。曾出土大量唐宋时期古钱币、瓷器碎片,保留有古井。从出土的文物可以考证恭城于唐代置县的史实。县治迁现址后,由于当时水运发达,当地茶叶、“三桶油”(茶油、桐油、樟油)、香菇、木材沿茶江经桂江、珠江可至梧州、广州等地,运回布匹、盐,县城逐渐繁荣起来。

恭城出土的战国青铜剑(县博物馆提供)

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式定名为“恭城”,之后虽几经更改隶属关系,但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原恭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998年底,桂林地市合并,恭城瑶族自治县为桂林市辖县。

如今,恭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宛如历史的一页页翻开在游客眼前。游历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长河,漫步在古老的街巷,漫游在历史的画卷之中。

一碗油茶飘香千年

小铁锅、小木槌、家乡的土茶叶——这是恭城人周先生走到哪都必带的“三件宝”。从18岁离开家乡到南宁上大学,再到毕业后迁居广州工作,周先生漂泊在外二十几年,这“三件宝”始终不忘带在身边。“恭城有句俗语叫做‘恭城土俗,油茶泡粥’。恭城人的油茶情结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千百年都没有变过!”他笑道。

清晨,当桂北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穿城而过的茶江上,漫步在恭城县城的街巷里,总能频繁听到一阵阵此起彼伏且富有节奏的敲打声。这是打油茶的声音。一碗香气浓郁的油茶里,藏着烟火味的悠悠古韵,以及道不尽的恭城往事。

据史料记载,恭城人打油茶始于唐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恭城油茶声名远扬,先后获得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1月,恭城申报的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还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油茶飘香(李茂香提供)
恭城油茶被誉为“中国咖啡”,是恭城瑶乡健康长寿的“养生汤”。恭城油茶的制作以茶叶、生姜、花生、蒜米等捶打,以沸水熬煮制成茶饮,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健胃、祛湿避瘴的功效。

有人说,打油茶的千古风俗是这座千年古县里最具烟火气的遗产。也有人说,恭城之所以在唐代以前成为“茶城”,和油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恭城曾经叫做“茶城”,是因为茶江两岸崇山峻岭,土肥水美,常年云缠雾绕,很适宜栽种茶树。而常年居住在山高林密、雨湿雾重之地的瑶族民众为了驱疫避瘴,便用茶叶、生姜、大蒜等原料炮制成油茶每天饮用。虽然只是民间的说法,但足以反映出恭城人爱喝油茶是自古传承下来的习惯。

喜“柿”连连(李茂香提供)

一碗油茶飘香千年,形成了独具恭城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如今,“恭城油茶”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品牌、地方文化品牌,成功提升恭城的知名度,也推动着恭城旅游、健康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奔着喝一碗正宗的恭城油茶走进恭城。恭城油茶不再仅仅是瑶族人民餐桌上的美食,并且正承载着悠久而璀璨的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一砖一瓦诉说古老故事

晴朗的冬日里,天空一片湛蓝,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县城里的一条条青石板路,推开一道道厚重的木门。青砖黛瓦间镌刻的是千百年的岁月痕迹。

古老的建筑仿佛是一台时光机,让人置身其中总有一种穿越之感。

在承载厚重历史的恭城,至今保存有诸多的不同年代的古老建筑。其中大有名气的古建筑群有文庙、武庙、周王庙(周渭祠)、湖南会馆,被称作“三庙一馆”。此外,还有许许多多藏匿于青山秀水间的古村落。在2014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中,恭城有乐湾、凤岩、朗山、高桂、费村、杨溪,常家、石头、大合、石乐、焦山、水滨共12个村、屯榜上有名,数量居全广西之首。古老村落里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树古宅穿越数百年仍静静伫立,记录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讲述着关于岁月的故事。

恭城文庙。

“到恭城,就一定要去文庙打个卡!”——不少恭城人都会这样推荐。因为,这里是这座千年古县的文脉所在。

恭城文庙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若“按资排辈”,只比北京故宫小4岁。它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孔庙。红墙金瓦、龙凤浮雕、名木珍树——小小的县城建有如此气势恢宏的孔庙,足以见证当地百姓对一代圣人孔子的尊崇。作为千年古县,恭城一直以来都传承着崇文重教的传统。有学者统计,恭城光是明清两朝的士人就达479人,宋元两朝的进士也有27人,多入仕途,最高者官至御史。直至今日,文庙依然是恭城传统文化传承结出硕果的源泉所在。

恭城武庙。

与文庙毗邻的是武庙,又称关帝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它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文庙和武庙相邻而建,这在全国来说并不多见。在恭城,文武双庙分占同一个山的两个山脊,彼此相距仅50米,一东一西,一左一右,互为比邻,亦两相对应,可谓相得益彰。据学者分析,恭城的先民将文庙建在左边,把武庙建在右边。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里,左代表东方,为阳,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为尊,所以适合建造文庙;右代表西方,为阴,表威武肃杀之气,因此盖武庙。而文庙与武庙之相依相傍,又表示阴阳相合,相辅相成。既崇文,又尚武,先文后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恭城文武庙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座生动的历史博物馆。”采访中,恭城瑶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自孔子时代以来,文庙便是培养文人雅士、传承儒家思想的场所。在恭城文庙,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研究学问,谈论国事,并在此接受了尊师崇德的教诲。在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蕴含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而恭城武庙,则展示了恭城的军事历史和三国时期关羽的英雄形象。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他的忠勇和诚信被世人所传颂。在战乱时期,他誓死效忠刘备,彰显了“忠义之士”的美名。恭城武庙中,一幅幅壁画、一个个塑像,都在讲述着关羽的一生事迹。每逢节日,人们都会来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以缅怀这位英雄。

恭城周渭祠


除了文武庙,同样位于县城中心一带的周王庙也是恭城古建筑的代表。周王庙即周渭祠,是祭祀宋御史周渭的祀庙,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据《宋史》记载,周渭是恭城县路口(炉口村)人,生于残唐五代(公元922年),卒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官至侍御史。据恭城旧县志载,他曾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奏请朝廷税赋,竭力开发民智,兴办乡学。因他一生廉洁奉公,颇有政绩,死后被朝廷敕封为“忠祜惠烈王”。家乡百姓感恩德,捐款为他建庙、塑像,有诗联赞曰:“百代相传周御史;千秋怀念古乡贤。”

说不完的千年传奇,道不尽的恭城故事。

这座千年古县见证着时光的更迭,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印记。

走进今日之恭城,满眼的绿色铺展出宜居之地的格调,火红的月柿亮出“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景,古老的恭城正以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焕发着新的活力。




精彩推荐

“娃哈哈”发布讣告,宗庆后去世
宾利司机高架桥上殴打宝马司机,两人竟是表兄弟?警情通报最新发布!
桂林中小学明日开学!各地各校抓严抓实各项开学准备
一地发生较大中毒事故,4人遇难!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张苑)

值班编辑丨梁   亮

责任编辑丨李   杉

值班主任丨刘   春

新媒体值周编委丨刘   倩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桂林此处,有说不完的千年传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