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阳: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强音

2018-04-18 贵阳日报


阳春三月,行走在贵阳的田野乡间,以“乡村振兴”为关键词,处处涌动着喜人的变化、实干的热潮——


靠着党在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村民陈其金告别了种“懒庄稼”的习惯,种上了黄桃树。


引来农村“三变”改革活水,白云区牛场乡布依族小山村村民赵明友拿出撂荒了的土地,入股小山村田园综合体成为“股东”。


乘着贵遵复线开通的春风,开阳县楠木渡镇村民王玉珍换掉了栽种二三十年的烤烟,换上了引进来的“牛腿南瓜”。

  ……

党建强,人心齐了,乡村振兴有了“主心骨”;“三变”改革,土地活了,村民吃了增收“定心丸”;路通了,思路宽了,产业发展添了“新动能”……振兴谋变,贵阳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奋进强音。


党员冲在前

  乡村振兴有了“主心骨”

这几日,站在村里120亩的黄桃观光采摘园,看着一棵棵种好的黄桃树,想着这里即将发生的“大变化”,乌当区偏坡乡下院村支书陈家祥喜上眉梢。


“三年后,等到黄桃全部挂果,把基础设施搞起来,一定会有很多游客。到时候,大家的收入肯定会越来越高。”陈家祥说,“多亏党员冲锋在前,现在大家的心很齐,都很支持这个项目。”


然而,三个月前,这片涉及58户村民的地,有的种的是桃树,有的是包谷,甚至还有的直接撂荒。


因为这块地,村民一度对村支两委很有“情绪”。早在2010年,下院村首度在这块地上建设种植示范基地,但由于缺乏技术,种植基地并未见成效。三年期满,土地交还给村民。虽然村里又请来技术人员重新嫁接,但村民又习惯种“懒庄稼”,土地收益仍旧不见成效。


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将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下院村党支部给出答案。


“好前景是干出来的,再难也要上。要以党建为引领,把散掉的人心聚起来,把采摘园项目发展起来,带领大家增收致富。”陈家祥鼓励大家。


“有专门的技术专家全程指导。”“黄桃丰产期亩产5000斤以上,批发价格平均稳定在10元左右,大家算算经济账。”“土地入进来,有保底分红,还有效益分红。”……会一遍一遍开,政策一遍一遍讲,可很多村民还是不支持。


“要先做好少数人的工作,然后才能带动多数人。乡村振兴,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于是,一场以党员干部为对象的动员会开了起来,村支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签协议、发挥模范作用主动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是会议的主题。


党员韦登云第一个站了出来。走在路上,遇到不愿签入股协议的村民,韦登云要劝上一番,一起吃酒的时候也要说道说道。很快,在韦登云的劝说下,20多户村民签了入股协议。

  党员干部站出来,散了的人心也重新聚了起来。随着村民们将土地拿出来,采摘园项目顺利实施,黄桃种植很快得以完成。


好消息还不止于此。如今,偏坡乡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原味小镇·醉美偏坡”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田园综合体建成后,势必会有更多游客涌入偏坡,那时,黄桃采摘园的“股东”们将享受更多的红利。


“三变”引活水

  村民吃了增收“定心丸”

这些天,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小山村村民赵明友每天都要到家门口的工地上去转一转。看着那条观光路日渐成形,赵明友对自己入了股的“小山村田园综合体”有了更多底气:“村里说,今年我们组这一整片地都要开发成田园观光综合体,搞观光旅游。”


小山村下辖4个村民组,共330余户村民,曾是牛场乡最贫困的村之一。年过半百的赵明友,家里共有八亩地,只有两亩多仍在栽种。“这两亩多地就在家旁边,主要种些蔬菜。可惜了后面山坡那五六亩地,毛路都没有一条,离得远、不方便,早就撂荒了。”赵明友说,传统农业挣不到啥钱,村里的撂荒地不少。


事实上,小山村近年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种植,建起了蔬菜育苗基地和大棚,带动了部分村民致富。“但由于只是在正在耕种的土地上做尝试,大量土地资源仍然闲置,村里的发展还是比较慢,并没有摘下低收入困难村的帽子。”小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友说。


去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张清友心潮澎湃。村支两委班子一商量,达成了共识:“一个地方要盘活,就要有产业有人气,要搞就得搞观光农业、采摘农业,走农旅一体化的路子。”


很快,在小山村的积极争取和区、乡两级部门的支持下,小山村被列为白云区“西区城市化、东区田园化”的试点项目。项目将由贵州九通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白云区属国有平台企业白云城投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小山村共同入股投资,打造一个占地680余亩,集高效农业示范、观光采摘农业、露营拓展等为一体的小山村田园综合体。


建田园综合体需要流转村民的土地,最开始,包括赵明友在内的部分村民不无担心:“万一公司做不下去跑了,我们拿不到土地流转租金不说,还把这种得好好的两亩多地整废了怎么办?”


村民担心收益没保障,何不让大家参与进来共建共享?经过与乡里干部沟通,张清友决定带着大家试水“三变”改革,采取“龙头企业+区属平台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村民通过土地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参与到项目中当股东。


参与项目的村民可以享受到两种分红。一种是土地保底分红,项目范围内的土地,按照田土800元一亩、林地300元一亩的保底分红,提前预支三年土地保底红利给村民。村民还可以用他们的土地、林地作价入股项目,项目预计三年后盈利,进行土地股本分红。“这相当于给村民上了‘双保险’。”张清友说。


不仅如此,对于村民土地中种有经果林的,项目龙头公司还按照每棵树50元到80元不等的标准补贴农户,并进行移栽。


看得到的实惠,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100余户村民已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均已领取首批保底分红。项目一期山林参观游览便道毛路已修通,花海基地、林下养殖基地等已全面动工,预计2019年初步建成开园。项目建成盈利后,预计年经营收入可达12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10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撂荒的地反正也是荒起,现在八亩地全部入股项目,三年保底分红就将近两万元,去年底就领到手了。项目盈利了还能每年领分红,划得来。”赵明友算清了收入账,想好了增收门路,“再过两年,项目做起来了,我就在家门口开个农家乐或者农家旅社。”

路通思路开

  产业发展添了“新动能”

4月初,正是播种下苗的好时节。在开阳县楠木渡镇新风村大元组,村民王玉珍家里的田土上已经长出了巴掌长的南瓜苗。这是她第一年没种烤烟。


随着今年初贵遵复线的开通,开阳县最北部乡镇楠木渡镇打破了发展的最大短板。从开阳县城上贵遵复线,到楠木渡收费站,全程不到二十分钟。在这之前,楠木渡镇到县城开车最快也要一个小时。


受限于交通条件,十多年来,楠木渡镇村民都以单一的烤烟种植为主。王玉珍所在的新凤村便是楠木渡镇当地最主要烤烟种植村之一,几乎家家户户种烤烟,多的有30多亩。王玉珍家每年的种植面积也都在五亩以上。


然而,这些年,烤烟收购计划下降得厉害,让烟农们的处境颇为尴尬。


如何破题,成为烟农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新开通的贵遵复线,给了楠木渡人另谋出路的“通行证”。去四川学习,到云南签约,楠木渡镇开始着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历时几个月,精韩密本南瓜最终在老烟地里破了芽。因为这种南瓜成熟后酷似粗壮的牛腿,当地群众更习惯叫它“牛腿南瓜”。


目前,“牛腿南瓜”主要沿着贵遵复线、开楠路等主干道布局,种植面积超过八千亩,预计十月份收获。沿路布局的优势,让南瓜丰收后的“出路”没了后顾之忧。


黄成友是楠木渡镇平台公司的负责人,他对这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为上心。“‘牛腿南瓜’亩产五千至七千斤。为保证农户种得出卖得出,镇里已经跟省商投集团控股的河口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供销合同,按每斤四毛钱保底收购。这样一来,一亩地可以卖两千元以上。”


令楠木渡人更加期待的是“万亩蔬菜保供基地”。楠木渡收费站出口附近的黄木村,是万亩蔬菜保供基地中千亩核心区所在地。根据规划,这里将建设极具科技水平的蔬菜大棚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消息传来,张仕中乐开了花,他家三亩土地就在核心区范围内。“听说建设千亩蔬菜基地核心区后,镇里还鼓励群众参与,每亩田土入股后每年至少五百元的保底分红,每三年还有增长。”张仕中说。


以路为媒,黄木村也正在布局“丑柑”等经果林,用不了多久,这里很快就会变成另外一片天地。

记者:李春明 樊荣 梁婧 黄秋月/文   郑雄增/图

编辑:彭刚刚

审校:杨丰源

签发:况顺强

更多新闻

  1. 李再勇到城郊乡村进行暗访和调研

  2. 贵阳立足“四个强化”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纪实

  3. 2018亚运会选拔赛6月鸣枪起跑  百米“飞人”苏炳添等将亮相贵阳

  4. 贵阳打造餐饮业“线上+线下”监管模式  净化网络餐饮市场

  5. 贵阳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餐饮油烟专项整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