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归故乡
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小时候的往事记忆犹新……
那时候,基本上穿的是自采棉花、自纺自织请人染色以后,做成衣裳,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还会传给弟弟妹妹们接着穿……有几句顺口溜那样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吃的呢?那时候由于粮食不够,经常把番薯干和大米混合着煮在一起,味道不是很好,有时候我们不想吃。母亲说,我小时候连这个都吃不上,你们竟然不想吃。
房子呢,都是祖辈留下来的木头房子,黑乎乎的,潮气又大,而且特别会漏雨,家里的地是泥地,我们经常用一枚长长的钉子在地上划来划去,玩一种叫“炸碉堡”的游戏。
我的伙伴们,有些人上到小学毕业就不读了,有的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因为大家都固执地认为读书没多大用,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再说咱村从没出过大学生。既然上不了大学,还是回家先放牛长大以后做农民,这样可以早点挣工分,补贴家用。
1981年秋收以后,那是个期待已久的冬季,每户每家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连那些寒冷的冰块都被人们的笑脸融化了。通过抓阄的方式,每户人家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和山林。在遐想里,在如约而至的日子里,每户人家都想大展拳脚,各显神通……
几年以后,村里有了三户万元户,又有了第一位大学生。万元户是什么概念?大概是那时一个普通人20年的工资收入。原来想富起并不难,只要够勤快,只要会思考哪种作物值钱。原来想考大学也不是“难于上青天”,只要孩子踏实好好学,不放弃学业就有机会考大学。
到了1987以后,乡亲们的口袋似乎都有点鼓起来了。乡村里的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随着乡亲们的荷包越来越鼓,随着国家中小型城市的不断扩大,随着就业范围的不断多样化……像一条大河波浪宽,村里的年轻人从野花烂漫的乡村小径开始走向城市,走向繁华。为了工作方便,纷纷在城里买房安家,不止一个二个,看到你买了,那我也努力跟上。
有人担忧,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了,那再过几十年,我们的农村会不会空无一人?
不会的,现在的农村早已不是多前年的农村。随着国家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资金大量的投入,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随着特色乡村旅游业遍地开花……不管是农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等,村民“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创造机会和财富,我们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如今的乡村,“天蓝、水清、树绿、花香”,而且条条大道到村口,村村通公交。社区医院、健身场地、小型超市等等应有尽有。二层小楼越建越多,特色经济、农家乐、旅游业越来越火红的……现在的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足,有休闲娱乐广场。
有时候跟老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约定:我们退休后一定要一起归故乡,因为现在的故乡比梦中的故乡更令人陶醉!
作者:裘七曜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松岙镇大埠村
近期重点选题:《我的亲人我的村》《我的攻坚日记》《青春赶路人》《我的奋斗自白》《故事里的故乡我也有》,聚焦脱贫攻坚、驻村扶贫,亲们可围绕这几个主题讲述你的亲历亲见和认识感悟,我们将选取优秀作品在共产党员微信公号上突出展示(C位出道哟!),请将你的作品砸向我们吧!投稿地址:duzhelx@126.com。
TIPS:
1. 文字稿件体裁不限(短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可),题目自拟,字数不超过1500字,请在邮件标题上注明“投稿+文章标题”;
2. 摄影作品需以JPG文件格式提交,单张照片大小<10M,风格、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照均可,每幅作品需附上“标题+图片说明”进行简要描述;
3. 投稿需为作者本人的原创作品,一稿多投或抄袭作品将不予采用;
4. 投稿一个月内未发表的,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
5. 投稿请留下真实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或微信号等信息,以便及时沟通联系。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