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心不改 奋斗不止

共产党员 2021-03-03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在当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这些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和平建设年代,他们初心不改、奋斗不止,以顽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成都市北郊的新繁街道,有一条不足300米的荣军路,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就坐落在路的尽头。这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天好的日子里,老兵们会三三两两地在院子里聊天、晒太阳。


老兵涂伯毅,是当年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四次战役。1951年的农历正月初九,在汉江北岸的一场战斗中,他被美军飞机投掷的凝固汽油弹严重烧伤,经历了九死一生。

经过植皮、整形等十多次大手术,涂伯毅的伤情渐渐好转。1954年,涂伯毅回到老家四川,住进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那年他25岁。面对双手手指不能屈伸和面部严重毁容的自己,如何度过此后的余生?很长一段时间里,涂伯毅不愿意到公共场所,悲观、寂寞的情绪时刻笼罩着他。

在休养院领导和战友们不断开导下,涂伯毅逐渐意识到,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颓废。他反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等书籍,以保尔·柯察金、吴运铎为榜样,重新恢复对生活的勇气。

涂伯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他主动请缨从事档案管理、地震观察等工作,并自学家电维修、合唱指挥。1958年,涂伯毅随四川省伤残军人演出队赴北京,向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周总理称赞大家 “不仅是人民的战士,还是人民的艺术家”。


涂伯毅的经历,是休养院老兵集体的一个缩影。几十年来,这里先后集中供养伤残军人2800多人,其中抗美援朝伤残军人2200多人。这些曾经为共和国出生入死的英雄,有的失明失聪,有的身体残缺,但没人向生活低头。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疗养院针对老兵们每个人的情况,邀请专业老师教授他们乐器、舞蹈、书法、电工等课程,帮助他们开辟出一个个展现自身价值的“新战场”。

71年前,老兵周全弟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他和战友们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在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身体被严重冻伤。最终命虽然保住了,但却被截去了四肢,那年他16岁。1953年12月,周全第来到休养院。虽然身体重度残疾,但他用残缺的肢体,坚持练习书法,并使自己的抱笔书法自成风格,多次获得大奖。


85岁的老兵汤重稀在朝鲜战场两次立功。1953年,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右手截肢、右眼失明。战后他来到休养院,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潜心音乐创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歌曲230多首。他克服截肢带来的不便,练就了倒背手风琴、用左手演奏乐曲的绝技,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投入,把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从一个战地医疗队逐步升级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新的荣军休养大楼建成后,这些老战士每人都拥有了一套室内面积78平方米的住房,并配备了全套实木家具和空调、地暖等设施。


60多年来,这群老英雄勇敢乐观地生活着。在努力康复的同时,他们积极参与到国防教育之中,义务做传统教育报告近万场,受众300余万人次,以亲身经历,诠释伤残军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以丰富的实践和生动的事例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

2020年9月的一天,老战士们一起闲聊时,聊到即将到来的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家都希望能向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热心的涂伯毅被推举出来,代表全体伤残军人,执笔给总书记写信。

敬爱的习近平主席,您好!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之际,我们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伤残军人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我们现在的生活、医疗、居住、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我们想要向党和政府,向总书记表达感谢……

信件寄出去没多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老兵们回信,并饱含深情地说:“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总书记的回信,高度肯定了志愿军将士的历史功绩,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军全社会大力弘扬英雄精神、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源:共产党员电视栏目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张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