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任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致百年大党人才发展路
常驻九天耀星辰!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冷寂的太空,不久将有一个中国建造的“温暖之家”。
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中国星际探测的征程迈出重要一步。
这些有着美好名字的航天重器,寄托着人们对浩瀚宇宙的无尽憧憬,见证了中国逐梦星辰的坚实步伐。
雄关漫道真如铁。
犹记得,一个世纪以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科技实力弱如扶病,“西方殖民者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之问。
犹记得,70多年前,新中国从一片“废墟”上起步,毛主席发出了“我们能造什么”之忧,“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天翻地覆慨而慷。
今日之中国,处处活跃着创新创造。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悟空探秘到墨子传信,从量子九章到神威超算,从北斗组网到天问奔火,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喷涌而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诗意遐想照进现实。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从重大工程到前沿科技,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甚至领跑,中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百年峥嵘岁月,已是换了人间。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惊羡全球,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从“李约瑟之问”到中国式创新之路,中国创新“为什么能?”
“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论断,为解答“中国创新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汲取我国优秀传统人才思想,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和制度优势,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智慧力量。
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之处有大道。
1942年,毛泽东约请剧作家塞克来自己的窑洞聊天,塞克以“有拿枪站岗的地方我不去”为由拒绝。毛泽东闻讯后当即命令撤掉警卫员,亲自走到窑洞前的山坡上遥遥相候。
1983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为把石家庄市一位新产品发明人请去办厂,深夜亲自登门拜访。小区楼房很多,不知住在哪个楼,便用双手卷作喇叭,扯起嗓子高喊那人的名字,边走边喊,终于找到了那位工程师。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传统,这是一个百年大党励精图治的沧桑正道。
从100多封“求贤信”到制定“人才九条”,从慧眼识“大山”到深夜“喊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留下了许多爱才惜才佳话;从2013年全国两会“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的开场白,到亲力亲为推动人才工作,再到“为院士让座”“躬身为科学家颁奖”的温馨举动,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的重视关爱,一如既往、情真意切。
这种一如既往,是一个百年大党优良传统的薪火相传。
我们党历来珍视人才、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25年,党的四大就把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并列为革命的三大基本力量,视为“可造就之革命战士”。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亲自起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大规模吸纳革命知识青年。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作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自告奋勇主管科技教育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确立“四个尊重”重大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推动科学发展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等重要思想,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形成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格局,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从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更加彰显;从重磅人才政策到人才主题公园,人才意识更加强烈;从保姆式服务到最优人才生态,人才环境更加完善;从快递小哥评职称到直播带货网红成才,人才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这种情真意切,是一个百年大党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扬。
我们党与知识分子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中国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基本上都是革命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毛泽东等革命青年一道,大力宣传、积极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以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为代表的旅欧勤工俭学和留苏学习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相继回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被吸引到党旗之下,为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埋骨雨花台的烈士,74%受过高等教育。
回顾党的历史,老一辈革命家推诚结诤友、为国惜英才的故事,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周恩来把科学家当作“国家宝贝”,邓小平当科技人员的“后勤部长”,朱德月下追回电台技术员,王震“三顾茅庐”动员热电专家入伍,陈赓“枪口抢人才”,陈毅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聂荣臻主持拟定“科学宪法”……这些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美谈,如璀璨星光闪耀历史天空,彰显出我们党强烈的人才意识。
百年大党为信仰而立、聚人才而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载人航天工程研制队伍,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80%;“天舟一号”研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中国航天人员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15岁。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之道,令国外同行感叹,“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出从人口大国迈向世界人才强国、全球人才高地的深厚底气和坚定自信。
这种底气和自信,源于坚持党管人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强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推出10项重大政策、12项重大人才工程,形成自上而下的人才发展路线图,科学规划人才发展,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培养创新人才,实现重大工程与核心人才同步发展,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相得益彰。
这种底气和自信,源于重视自主培养,以实践锤炼人才、用精神塑造人才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提出“笔杆子与枪杆子相结合”,创办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艺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等干部学校,“吃小米饭、攻理论山”,推动工农干部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以革命实践活动滋养人才成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更加注重给人才以科学理论武装和优良作风养成,以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精神引领人才成长。屠呦呦带领团队经历190次失败后,研制出青蒿素类抗疟药,挽救数百万人生命;袁隆平从14万多株稻穗中发现雄性不育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王选三年卧薪尝胆,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中国印刷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
这种底气和自信,源于“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人才”的成功之道。1985年7月,经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倡议,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中国博士后制度破土而出。坚持以青年人才为主体,坚持培养使用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紧跟世界科技前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推动科研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链条。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25万多人,期满出站博士后15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
这种底气和自信,源于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开发格局。人才发展有共生规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遵循系统开发规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既重视高端领军人才,也重视技能人才、乡土人才;既重视自然科学人才,也重视社会科学人才、文艺人才;既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选拔,也注重老中青梯次搭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创新大咖”与“能工巧匠”珠联璧合,形成塔尖耸立、塔基厚实的人才结构。中国科协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全国技工院校每年输送近百万名技能人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只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丰富的人力资源就会转化为金贵的人才资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强大力量。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1938年11月,诗人何其芳用火热的诗歌,描绘了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景象。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这封致留学生的公开信。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我们党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把各类优秀人才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延安时期,我们党就实行“来去自由”的人才政策,以理想之光、真理之光、进步之光,吸引无数知识青年“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边区政府几乎“倾其所有”,拿出财政总额的三分之二用于保障知识分子生活。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有600余名国际友人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直接参加抗战相关工作。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使西方第一次真实了解到党和红军的执政理念和精神面貌;白求恩抢救伤员时手指割破感染,不幸以身殉职。在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等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抛弃国外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突破重重封锁阻挠,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先进设备和一脑袋的知识,从世界各地辗转归来建设祖国,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在新中国历史画卷上书写了极为精彩动人的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实施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推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实施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建立360多个留创园孵化创新创业梦想,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让他们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提高人才资源全球配置能力,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引才用智的大门开得越来越大。中国成为创新最活跃、吸引力最强的国度之一,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到中国去”成为越来越多海外人才的重要选项。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是光明和灿烂的前景。一切有志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里大有作为。
1979年11月,上海橡胶研究所技术员韩琨利用节假日,到濒临倒闭的橡胶厂做技术顾问,成功研制出急需出口产品,工厂很快扭亏为盈。两年间,工厂给了韩琨3400余元报酬。谁知这笔钱却给韩琨带来牢狱之灾,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大讨论,最终中央政法委认定韩琨无罪。
1980年10月,中科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中关村的废弃仓库,悄无声响成立了“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陈春先和同事骑着自行车四处跑业务,承建了多项开发研制和咨询项目,每人每月可领到30元津贴。不料风言风语、质疑阻挠紧随而来,小小服务部面临关停。直至中央领导批示肯定,这场风波得以平息。
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诗人从“窗外的争吵”,闻到了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的气息。
当禁锢思想的闸门出现裂缝,当体制障碍的坚冰开始消融,蕴藏的创造力就如春芽破土般唤醒激活:上海的工程师出城下乡,星期六到乡镇企业技术兼职,星期一回到单位上班,活跃城乡之间的工程师,造就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模式”;北京的科研人员走出深墙大院,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抢手的产品,创业的星火由此乘势燎原。
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作用发挥的“任督二脉”,改革就是打通经脉、点燃创新活力的点火系。从“星期日工程师”到“孔雀东南飞”,从“知识分子下海潮”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出国热”到“海归潮”,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就像一江春水,因流动而春意盎然,因改革而生机勃勃。
无数人的命运轨迹因改革开放而改写,改革开放正剧因人才创造而五彩缤纷。为生活所迫的任正非,找朋友凑了2万元创立华为,从深圳两间破旧厂房里起步,成长为中国最大民营科技企业,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有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就藏在这种促进人才、资本、知识、技术自由流动的制度变革之中。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的战略之举,是中国创新之谜的谜底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制定出台改革措施30多项、配套政策104个,有关部委和省区市出台人才政策670多项,体制机制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简政放权的“减法”带来创新创业的“乘法”;改革人才评价指挥棒,破除“四唯”倾向,激励人才潜心钻研;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拆除各种有形无形的围墙,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把科学家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治理体系,正伴着深化改革的步伐日益走向成熟定型。
这是一段感动无数网友的对话。丈夫说:我要调动工作。妻子问:调哪?他答:不能说。妻子问:干啥?他答:也不能说。妻子问:我跟你通信?他答:不行。匆匆一别,整整28年。邓稼先隐姓埋名、不知去向,妻子信守诺言、痴情守候。
这是一张温暖无数国人的图片。84岁的钟南山院士坐在高铁餐车一角,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思考。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他刚呼吁完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挤上前往武汉的列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用浓烈的色彩,描绘炙热的赤子之心。“报效生我养我的祖国,是每个中国人融入血脉的使命。中国在全速发展,我不想只做一个大洋彼岸的旁观者。”科学家施一公用理性的逻辑,阐释回国的朴素情怀。
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最深沉的动力。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从“西迁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无不贯穿着激昂澎湃的爱国主义主旋律;从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新时代优秀人才,他们的感人事迹无不闪耀着爱国奋斗精神的光芒,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标示出爱国主义的历史厚度与时代高度。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激发广大人才的爱国奋斗精神,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相得益彰,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经验,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关心激励人才、尊重保障人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中央就制定优待文化技术干部条例,提出“要使他们及其家属无生活顾虑,专心工作。对于特殊的人才,不惜重价延聘”;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把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包下来”,解决就业问题,分配适当工作,加强思想改造,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改革开放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大快人心,迎来“科学的春天”。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关心知识分子,要求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国情研修、业务培训,增强对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讲好优秀人才的爱国奋斗故事,激励广大人才勇担民族复兴大任,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做专家人才的挚友诤友,系牢党和人才的“红色纽带”。
“这份荣誉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从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到专家休假制度,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到共和国勋章,党和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关心和礼遇,激励广大人才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把创新创造的果实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棵长青树上。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专家,南仁东20年仰望星空、打造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守护植物基因宝库,尼玛扎西许青稞一生深情、愿作金穗暖藏民……
这是大地对游子的呼唤,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人才梦融入中国梦,中国梦成就人才梦。
从2007年创办之初10多人的小团队,到现在跃升为中国500强企业,成为全球首个提供智慧风、光、储绿色能源全产业技术服务的科技企业。无锡的人才专项扶持,让张雷用短短10多年时间,实现了自己的“追风梦”。
从西南边陲到钱塘江畔,从贫困农村子弟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技能给蒋应成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走出云南施甸的深山。脱贫攻坚“雨露计划”,照亮了蒋应成的技能成才梦。
人才成就发展,发展造就人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进程,为有志于创新创造、干一番事业的人才提供了广阔天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里,处处闪耀着人才的创造性光辉。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着力用好用活人才,让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以人才优势塑造发展优势、以发展优势构筑人才优势,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的活力所在。
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才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都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相衔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服从服务于科技进步,促进人才、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项目攻关的实验室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棋局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田野间,企业研发生产一线,到处活跃着人才的身影,释放出创新创造的蓬勃动能。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的格局不断形成: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发挥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和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云天励飞、旷视科技、驭势科技等AI创新型企业,揭榜挂帅承担“国字号”研发任务。敢为事业用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气日益浓厚:20岁的大三学生破解世界级数学难题,被破格聘任为教授;18岁的技师学院学生夺得技能冠军,被企业百万年薪预订;华为200万年薪招聘“天才少年”……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积极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流动,在广阔天地放飞理想、成长成才。从“西部之光”到“博士服务团”,从科技特派员到“三支一扶”,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各类人才在服务西部建设、服务基层发展中锻炼成长,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队、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创新创业的领头羊、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带动了人才队伍水平整体提升,产生了“种下一棵树,成长一片林”的示范效应。
大众创新创业火炬一经点燃,便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中关村活跃着一支创业“新四军”,以“90后”为代表的创业者、领军企业骨干创业者、连续创业者和海外创业者,搅动了“不安分”的创业空气。广东迅速崛起上百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打通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浙江着力打造人才最优生态,把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店小二”服务,升级成“最多跑一次”的数字化变革。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一个个成才梦、创新梦、创业梦,拼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梦。
历史前进的逻辑,总是在偶然中带着必然。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毛泽东深刻指出,“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中国应当有大批知识分子”“应该有许多工程师、许多科学家”。
改革开放初兴,面对“被开除球籍”的危局,邓小平深情说到,“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
进入新时代,面对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更加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一个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的国家,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国家。一个精心爱惜人才、用心凝聚人才的政党,是开拓创新、永远年轻的政党。
历史潮流奔涌向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广大人才肩负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崇尚人才、呼唤人才的时代,也必定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责编:张明宇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