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北京下沉干部的故事
4月22日至今,北京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已逾千例,当前零星散发病例与聚集性疫情交织,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尽快阻断疫情传播,充实社区防控力量,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市、区两级组织9.4万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热心群众同心携手,千方百计扎牢疫情防控网。
直面“阳性”警报、核酸检测数据录入重复上千遍、每天爬楼“爬”出两万多步……记者走近几位下沉干部代表,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马不停蹄的7个小时
李默然在为管控区居民进行入户核酸采样过程中,录入身份信息。(受访者供图)
个人简介:李默然,男,28岁,5月1日起下沉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小黄庄社区。
自述:“我在网上买了抗原检测试剂盒,测试结果阳性,我该怎么办啊?”5月11日,我下沉社区的第11天,上午11点,一位居民给社区打来电话,警报骤然拉响!
“你别着急,原地静止,保持居家隔离,我们马上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复检!”社区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一方面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人员入户开展鼻拭子、咽拭子、血液、环境采样以及抗原检测“五件套”检测采样工作;另一方面,嘱咐我和其他几位同志携带防护服和封控设施赶到现场,对涉事单元、楼栋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劝返外来人员并对居民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傍晚6点,所有送检样本的检测结果都出来了:“五件套”全阴!警报解除!临时封(管)控区域解封!
7小时虽是虚惊一场,但也是一次练兵,是对社区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检验!真正有备无患,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快看!那个‘大白’是我妈妈!”
白芳正在进行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受访者供图)
个人简介:白芳,女,41岁,下沉海淀区西北旺镇航天城五院社区。
自述:“快看,那个录信息的‘大白’就是我妈妈!”伴随着脚步声,一声声“妈妈”由远及近。不用抬头就知道,是我刚下网课的女儿来做核酸了。虽然我就住在下沉社区中,但是每天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女儿。
顾不上和女儿多说话,因为核酸检测信息录入不能有差错,只要一上岗,我的神经就高度紧绷。看着居民们排队等待,我比他们还要着急。为了能让大家早些完成核酸检测,我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维护秩序,优化流程,为老年人、学生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为晚上回家的上班族加班加点……只要能尽快战胜疫情,苦点累点都值得!
我下沉的社区有一万两千多名居民,绝大多数是航天五院的职工和家属。近期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我们也跟着自豪——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在守护社区疫情防线,也要让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航天人们放心、安心工作。用社区书记、主任刘淑玲等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防疫工作也要有‘严慎细实’的航天精神,一定要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
简单的动作,每天重复1000多遍
董移盟正在进行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受访者供图)
个人简介:董移盟,男,34岁,疫情以来多次作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5月1日起下沉房山区拱辰街道意墅园社区。
自述:每天早上7点半,我们准时开始穿戴防护装备,口罩、帽子、防护服、手套……全部穿戴整齐至少需要20分钟。天越来越热,经常是刚穿上就一身汗。
上午8点,“战斗”正式打响!我负责核酸检测数据录入,用手机App扫描身份证,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确保准确。同时,还要做好10人混检试剂管的发放和条形码录入。扫码、核对……这个看似简单的流程,每天都要重复1000多遍。
除了下沉干部和志愿者,附近大学城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也来支援社区。每当警铃响起,他们就会跑着赶回救援站,迅速出警。出警完毕,脱下消防防护服,顾不上休息,他们再次回来……
还有意墅园社区的4名社工,他们不仅要准备防护物资,做好后勤保障,还要解决健康码弹窗、人员疏导等工作,每天都起早贪黑、争分夺秒……
相信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我们战“疫”一定赢!
不自觉地小跑着前进,每日爬楼两万步
赵鹏为居家隔离居民安装门磁。(受访者供图)
个人简介:赵鹏,男,35岁,下沉朝阳区太阳宫乡芍药居第四社区。
自述:这次我们单位派出29名同志下沉,与之前集中支援企业周边乡镇防疫不同,直接向居住地社区党委报到,编入社区防疫工作组,与社工们并肩战斗。
我主动请缨参与上门服务,为了完成居民诉求的时候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我都不自觉地小跑着。社区内有很多低层住宅没有安装电梯,每日爬楼“爬”出两万多步早已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天下来,到了晚上腿都不听使唤,不住地颤抖。
社区工作人多事杂、事无巨细,我感到,下沉干部不仅要敢于吃苦、勇于奉献,更要有会干事、干好事的能力;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让居民理解、满意。个别居民认为自己“没有到处乱跑也就没有风险”,不能完全理解多轮核酸检测的意义。我们唯有把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把病毒新特点和防控政策讲得更透一些,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我们深知,只有每一个居民落实好个人责任,才能早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来源:新华社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