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员教育工作典型案例 | 四川成都:建好“中心校” 健全阵地体系 推动基层党员教育有形有效开展

共产党员 2022-10-26
2021年初,四川省成都市按照“需求导向、基层参与、分类建设”原则,从全市基层党员微党校中培育建设一批“中心校”,基本形成市级“中心校”、县(市、区)“中心校”、基层微党校三级党员教育阵地体系。建设运行一年多来,“中心校”承办党员学习、集中培训等2000余期,培训基层党员20.4万人次。
背景


  基层党员教育阵地是党员教育基础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现有94万名党员,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2016年以来,成都市立足解决基层党员教育覆盖难、规范难、见效难、保障薄弱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覆盖广、教学活等特点优势,就近就便、分层分类打造党员身边的基层党员微党校6400余所,以构建“15分钟党员学习圈”,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不断延伸,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微党校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课程开发、教学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基层党员教育质效亟待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委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重要论述,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打造一批党员教育综合枢纽阵地的设想,从抓阵地覆盖向强阵地功能转变,从提高覆盖数量向注重教育质量转变,推动点状式阵地向集约式阵地转型升级。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多方征求意见,2021年初正式印发了《成都市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建设党员微党校“中心校”工作方案》,依托现有微党校阵地,择优提档升级建设一批“中心校”,整合提升基层党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持续推动基层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做法


  (一)立足基层实际,科学规划布局。在全覆盖建立基层党员微党校基础上,突出重点区域和行业领域,择优选取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基础条件较好的微党校提档建设“中心校”。优选支撑点位。按照驻所场地好、硬件设备齐、管理机制优、人员力量足等标准,逐个实地考察落实点位,经3轮论证筛选,最终确定在全市23个县(市、区)和教育、卫健等3个行业领域中建设首批市级“中心校”26个。规范建设标准。及时研究制定“中心校”建设方案及标准,推出建设工作导则、考核评估细则等配套文件,明确统筹教育培训、资源集成、综合管理3项职能,以及场地条件、教学内容、培训方式等相关要求。压实责任促建。“中心校”建设工作连续两年列入市委党建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压紧压实建设主体责任。市委组织部采取包片联系方式持续跟踪督促,各县(市、区)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建设,截至2022年6月共建成县(市、区)“中心校”263个。

在蓉漂人才公园建设基层党员微党校“中心校”


  (二)丰富内容形式,优化教学载体。为抓好党员普遍轮训和经常性教育,成都市以“中心校”为枢纽,从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让有意义的教育更有意思。订单式研发课程。紧扣党员学习需求,聚焦政治理论、党建实务、基层治理、技能素养等重点,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完善“6大主题课+N个特色课”教学内容体系,常态化提供集中学、体验学、订制学等培训菜单。定向化专题培训。根据党员年龄、行业领域分布等实际,定向下沉基层,开展讲师巡讲、坝坝课堂等送教活动。郫都区“中心校”依托战旗村红色资源,运用“案例+现场”模式将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实战化培训村“两委”成员1000余人次。一站式线上学习。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要求,发挥“蓉城先锋”融媒体平台优势,创设直播新课堂。金牛区“中心校”借助录音亭、VR等现代化手段,推出云党课吸引百万人次观学。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汇泉路社区党员在微党校“中心校”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初心讲堂活动


  (三)强化系统集成,推动资源共享。成都市已连续13年开展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连续4年选聘本土讲师,先后推出7大主题基地,但基层有时仍面临哪里有好课程、好师资、好基地的需求“三问”现象。成都市以“中心校”为调度中心,组团式推动片区党员教育资源高效集成。链接资源扩量。联动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引入优质资源,分级分类选育“星火”讲师团、“向阳花”讲师团等专兼职师资1000名,打造党史教育、公园城市、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现场教学路线,形成“一校一体系、一点一特色”样板课程30个。强化调度提速。打造“管理+服务”调度中心,建立“中心校”在库教学资源统一预约、使用、评价、反馈全链条管理机制,根据基层学习需求实施送教上门,定期输送优质资源到基层一线。温江区“中心校”构建教学资源“选、育、用、管”闭环管理体系,常态评比示范微党校、评选星级现场教学点,匹配优质培训资源。智慧场景赋能。结合全市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一体化打造“线上中心校”、“蜀都约课”、“基地平台”等应用场景,实现资源一图全览、管理一网集成,定期分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使用情况,实现资源建设双向反馈和循环发展。锦江区“中心校”依托智慧化手段,打造红船记忆剧场、红色家风博物馆等沉浸式教学场景20余个,线上线下培训党员3000余人次。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在基层党员微党校“中心校”开展“献礼二十大·踔厉奋发向未来”微党课赛课暨本土讲师选拔活动

  (四)多方协同联动,激发发展活力。“中心校”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成都市在建设中注重调动各方力量,不断增强“中心校”发展活力。密切联系县级党校。搭建党校与“中心校”教学资源联建、培训班次联办、管理运行联动“三联”机制,明确由县(市、区)党校分管负责同志兼任“中心校”副校长,党校相关科室参与“中心校”管理,促进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作用,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党员教育联合体。青白江区整合纪检、宣传、党史等10余个职能部门力量,共同打造“绣川锋荟中心校”,推动师资共育、课件共制、阵地共建、课题共研、成果共享。强化校际合作交流。建立市级“中心校”片区交流机制,在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基地建设方面,加强校际合作,组织优秀师资交流互鉴、优质课程共享使用,推进“中心校”跨区域协同发展。
启示

  (一)完善阵地体系,着眼全域建立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阵地网,是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员覆盖的先决条件。从2016年建设基层党员微党校,到2021年建设“中心校”,成都市构建起以“中心校”为统领的党员教育阵地格局,满足了基层党员常态化教育培训需求。实践证明,“中心校”是把党的创新理论延伸到基层、党的声音传递到普通党员的有效载体。这启示我们,党员教育工作面对高质量、全覆盖、常态化的任务要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出新,系统谋划建强基层党员教育阵地,推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体系更加健全。
  (二)统筹整合力量,健全党员教育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共同推进工作机制,是形成党员教育工作合力的重要方法。“中心校”建设过程中,坚持完善区域党员教育师资、课程、基地等资源统筹机制,加强与县级党校、乡镇(街道)党校的职能互补,深化与有关职能部门培训任务、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等方面合作,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局面。实践证明,搭建“中心校”枢纽型平台,有效盘活了基层党员教育资源和力量,成为强化基层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这启示我们,新形势下提高党员教育质量,不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要通过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攥指成拳,才能凝聚起强大合力,实现阵地和资源建设质量效益最大化。
  (三)强化功能定位,坚持党员教育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是确保党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支撑。“中心校”始终坚持教育培训、资源集成、综合管理职能定位,在培训方面围绕高质量党员教育供给,做好需求分析、教学研究和项目实施;在资源整合方面做好区域(行业)教学资源统筹;在综合管理方面深度参与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负责做好规划、队伍建设和效果评估。实践证明,明确“中心校”三大职责,有力支撑了“中心校”在区域党员教育中的枢纽定位。这启示我们,党员教育必须注重推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下沉基层一线,通过强化资源保障提升阵地功能,实现对基层党员教育需求的有效供给。






往期精选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责编:张明宇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