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院士“朋友圈”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小院里,走进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中国工程院的13名院士。院士们齐聚这里,见证由朱有勇院士团队指导示范种植的405亩旱地种植杂交水稻第一季的丰收。
从2015年中国工程院挂钩扶贫澜沧县以来,一批又一批院士先后来到这里,把科技力量注入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了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上。
竹塘乡战马坡村村民李福没上过几天学,他说:“自己只会写名字,哪里会知道院士是什么官。”可这个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却意外地与院士有了交集。
2017年的一天上午,李福接到乡干部的电话,让他报名参加“三七种植”科技培训班。李福不想去,但碍于情面,还是到蒿枝坝村民小组参加了面试,第一次见到了那位日后和村民们打成一片的农民院士——朱有勇。
“是不是想在学习后自己发展点什么?”朱有勇笑着问。
“不是,我只是想把地里的事情做得更好。”李福操着一口自己听着都别扭的普通话,完成了这场简单的面试。
后来,李福和50多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村民们一起吃住、上课,甚至在培训的前几天还穿上迷彩服,搞起了军训。一群习惯了拿锄头挖地的农民,在家门口一板一眼地踢起了正步。地里实训时,朱有勇把裤腿卷得老高,手把手教授技术,和村里的老农民并无差别。都培训几天了,李福还以为院士最多是县里的干部。
穷怕了,村民们渴望改变。竹塘乡大塘子村村民李娜努也去参加了培训班,面试那天,她一下子就吸引了院士的注意,不仅因为她是面试学员中唯一的女性,还因为她挺着怀孕7个月的大肚子。
林下三七种植,现场教学居多。有一天,李娜努和学员们集中在林地里学习三七苗种植,可天气说变就变,雨水浇得山路湿滑难走。大家以为老师不会来了,可转眼朱院士却拄着根树枝到了三七地里,对着大家说:“时间宝贵,开始!开始!”
和朱有勇待的时间越久,村民们越迷糊:眼前这个人,到底是农民还是院士?
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结业证书上签上了朱有勇的名字。
李福把证书装进柜子,认真收藏起来。他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种植了一些三七,科学种植下的种苗,卖出了好价钱。尝到了甜头,他又继续参加了茶叶加工和电子商务两期培训班。培训次数多了,李福觉得自己“连正步都踢得像模像样”。
学员结业证书上签着朱有勇院士的名字
事实上,要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改变观念、认真上课,难度可不小。
蒿枝坝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但种植不科学,产品品质差、个头小。2016年,朱有勇深入考察后,决定在蒿枝坝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产业。为赢得村民支持,他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和村民刘扎丕等人亲自种起了马铃薯。采挖时,让村民们全都来围观。
科技力量的加持下,这批马铃薯迎来了大丰收。看着又大又好的马铃薯,村里的老人惊讶得直咂嘴:“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洋芋。”
从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来找朱院士学习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刘扎丕也摇身一变,成了马铃薯种植大户。
为帮助群众真正掌握农业技能,朱有勇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开办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数十个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培训了近3000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学员回乡后又发挥带头作用,变成一粒粒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
朱有勇院士(左三)展示冬季马铃薯(受访者供图)
扶贫还要扶志,致富要先治心。
院士团队的到来,给穷怕了的蒿枝坝村民们带来了致富希望,也带来了蓬勃向上的朝气。
昔日的蒿枝坝,撂荒的土地上蒿枝野草丛生。冬天农闲时,太阳照到哪里,散居在山上的村民们就晒到哪里。刘扎丕长得五大三粗,但他说自己以前“见到有外人进村,也会和其他思想封闭的村民一样,悄悄躲起来”。
院士的到来,给蒿枝坝带来了变化,也让村民们逐渐打开尘封已久的思想大门。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每天早上会绕着村子跑四公里。看着60多岁的院士一大早就起来跑步,太阳高照还在被窝里的村民再也睡不着了。
为了多请教问题,李福改变了生活习惯,每天早起陪着朱有勇跑步。
刘扎丕和其他村民们也会不时地跟在院士后面跑一跑。“刚开始时,我都有些跟不上,直到后来才慢慢适应。”刘扎丕说,绕着村子跑四圈,每圈一公里,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的生活习惯,还有对生活的态度。
再后来,村子里晨跑的队伍愈发壮大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谁也没想到,给大家带来朝气的,会是一位60岁出头的老人。
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种植等产业收到了很好的效益,但对院士们来说,这还远远不够。要让当地农民在致富路上跑得更快一些,还需更多的致富产业落地澜沧。
于是,越来越多的院士相继来到澜沧,与这座边境小城结下不解之缘。
“最多的时候,曾有3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来到澜沧县帮扶指导。”澜沧县委书记刘继宏说。脱贫攻坚期间,3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澜沧,通过自身的专业技术、资源优势,在澜沧播撒下乡村振兴的种子、送来产业发展的东风。
在县城,由14位院士联名请愿,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建国院士团队设计建成的澜沧县职业高中新校区,已源源不断地为当地输送技术人才。学校门口,已经栽下了59棵院士树。未来,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将在这里为参训群众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在竹塘乡,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的科技力量,累计推广杂交稻旱种7861亩,核心样板测产平均亩产690.9公斤,真正实现了“荒山”变“粮山”。
科技助力山区旱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
此外,刘仲华院士为澜沧县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印遇龙、张英泽等院士团队致力于优化、推进澜沧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帮助培育蔬菜、甘蔗、水果、干果、生猪等产业;朱有勇、张福锁院士团队积极推动,在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澜沧)示范基地……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云辉酒厂、生态蔬菜园博览园等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园拔地而起。
澜沧县的院士“朋友圈”愈发壮大,日前到澜沧指导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觉得,“院士到澜沧开展科技下乡,既带富了地方,也把聪明才智贡献给了国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当地需要,我们有用武之地,何乐而不为?”
院士来了一批又一批,每次都会前往位于蒿枝坝村民小组的“科技小院”,在这里,酝酿着关于帮扶指导的一个个项目,针对村民的科普活动每天都在进行。在这个由村民小组活动室改建成的小院子里,常会出现一个“奇怪”现象:上午一群院士刚在这里开完会,下午院子就成了村民晒玉米、谷子的地方。村民们都觉得,这确实是个“神奇”的小院。往期精选
来源:云岭先锋
记者:保磊 邹鹏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