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目!这是李白牺牲前发出的最后一封绝密电报……

共产党员 2023-07-16

他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名战士

曾向党中央发送了无数珍贵情报

他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

主人公“李侠”的原型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无线电工作者李白



1949年5月7日

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

“等一等……再见”

是他临别之际用红色电波留下的绝笔‍‍


01谁是李静安?

1949年5月30日,上海解放的第三天,时任中共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专门致电上海市长陈毅,请他不惜一切代价查找李静安的下落。


李静安与李白有着怎样的关系?



李白,原名李华初,湖南浏阳人。他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秋收起义,后参加工农红军,曾专门跟无线电专家学习了无线电技术。


1931年6月,在瑞金的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期间,毛泽东来到这里,给李白等人上了一堂政治课。


课上,毛主席用李白熟悉的乡音说:无线电通信是千里眼,顺风耳。无线电可以帮助我们侦察千里之外的敌人情况,打仗时,我们可以互通情报,调动部队消灭敌人。


李白一直将这番话牢记在心,并把“电台重于生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937年10月10日,淞沪战役炮火正浓,李白肩负起党中央交付的重要使命——到上海重新设立秘密电台。在日军的严密监管下,他一点点地积累零部件,最终用几个月时间完成了电台的组装。从此,上海与延安之间,一道道往返红色电波架设起一座无形而坚牢的“空中桥梁”。



在艰难危险的工作环境中,他和组织上派来以“妻子”身份协助工作的裘慧英相处出了感情。


1940年,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电台不仅见证了李白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更见证了他们真挚淳朴的爱情。



李白在上海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地下斗争,曾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转赴浙江、江西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44年秋天,潘汉年领导的中央华中局情报部与李白接上了关系,这下李白心里踏实多了。当时,他们约定在上海静安寺见面。因此,从1944年秋天到1949年,李白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静安,在中央情报部潘汉年情报系统上海组织担任报务员。




02最后一封电报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为做垂死挣扎,国民党在国统区内对人民的镇压和管制更加残酷,中共设在上海的秘密电台也被国民党盯上了。



1948年12月29日,李白接到了一份重要情报,需要他在30日凌晨发给党中央。在和党中央约定的发报时刻,李白冒着生命危险打开了发报机,裘慧英则在一旁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此时,李白住所周围的所有出口都已封锁,李白也觉察到外面的异常情况,他先发出警示信号,叫对面的报务员“等一等”,随着就拍出“再见· · · — · —”。发完警示信号后,他迅速隐藏好电台,叫裘慧英把儿子送到楼下。不一会儿,一帮军警撞开了李白的屋门,李白不幸被捕。


03天快亮了

李白被捕后,国民党军警对他进行了长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审问,使用各种刑具严刑拷打,但他拒不吐露半个字。


1949年4月22日,李白被关押到蓬莱路警察看守所。在狱中,李白对妻子说:天快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



1949年5月7日这一天,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根据蒋介石“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批令,将李白押到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


李白牺牲时,年仅39岁。“等一等……再见”也成了李白烈士临别之际,用红色电波留下的绝笔。



20天后,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但在当时,并没有人知道李白已经牺牲。



上海解放的第三天,时任中共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给上海市长陈毅发来电报,请他查找李静安,即李白的下落。陈毅立即展开调查,并指定专人联系了李白的妻子裘慧英。


在浦东戚家庙挖出的12具尸体中,裘慧英一眼就辨认出了李白。


1949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将李白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龙华公墓,举行了追悼会,并追认他们为革命烈士,立碑纪念。



从1937年被派往上海到壮烈牺牲,李白默默奉献12年,他的名字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958年,以他光荣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李白的故事才第一次向世人公开。







往期精选                                                                              



来源:CCTV国家记忆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