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群众的批评?82年前的这事件给了我们答案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民大生产》,描绘的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大生产的场景。然而鲜有人知道,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与一次调查紧密相连。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开展调研竟是由于群众的一句骂声。
1941年6月的一天,延安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固临县的一位农民赶集时,将驴拴在了木桩上,但没想到驴却不幸被雷电击死。见到此景,农民又哭又闹并骂骂咧咧,影响极度不好,这引起了保卫部门的注意。为了维护秩序,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把农民抓了起来。
这起治安事件汇报给相关部门之后,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注意。他当即制止了这一错误行为,表示骂人也是提意见的一种方式,“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毛泽东同志还指示相关部门,要搞清楚群众的怨气究竟从哪里来?老百姓的生活究竟遇到了哪些难题?
为了弄清楚实际情况,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长的李卓然带着毛泽东同志交代的任务,率领西北局调查小组到固临调查。调查组成员在这里一蹲就是两个月,挨家挨户深入了解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番询问之后,调查组了解到,农民有怨气,是因为负担太沉重。彼时,陕甘宁边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边区非生产人员增加较多,造成边区财政极度困难。随之而来的是,边区的粮食供应陷入极度紧张,老百姓征粮负担年年加重,自然对此产生了不满。
不久,一部十余万字的报告《固临调查》完成,书中着重强调了农民负担,并指出:“这些情形如不改变,则要进一步深入与加强我们的工作是不可能的。”此次调研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其他调研情况,中央正式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最终解决了部队给养和各个根据地的经费问题,人民群众的怨气很快得到消解,纷纷支持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
对待群众批评的态度,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在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群众有些带有情绪化的批评声背后,其实有许多值得党员干部耐心倾听并认真对待的民情民意。党员干部若重视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就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如果对群众的批评不闻不问或特意避开,这样不仅会使问题变大变多变复杂,还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有抵触情绪。为何如此?说到底,主要怕批评意见多了,会影响自己的政绩、威信和升迁。实际上,对待群众的批评意见,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心底无私,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真心诚意地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不仅不会影响政绩,还会在工作上少走弯路、少受挫折,易出成效,如此一来更能获得群众的信任,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
千金难买是批评。对群众有见地的批评意见,只有立行立改,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群众才会相信你,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藏在心里、卡在喉咙里、憋在嘴边的有益谏言一吐为快。但如果对群众的批评意见,口头上虚心接受,行动上却迟迟不改,群众就会觉得提了也白提,还不如不提。长此以往,就听不到群众的声音,了解不到存在的问题,自然做不好工作。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领域的工作都没有经验可循,很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这就需要党员干部重视和善于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汇聚群众的智慧力量,使党和人民事业的前进步伐迈得更加坚实、稳健、有力。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群众善意的抱怨声和批评声并不可怕。相反,它是解决问题的先声、改进工作的标尺,有助于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效。也只有敢于面对群众的批评、勇于接受群众的批评、真心吸纳群众的批评,把批评声转变为前行的动力,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党员干部方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往期精选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葛欣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