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桥连桥,廊接廊,枕摇橹声响,听乌镇故事……

2016-11-15 浙江发布

  每一个城市、小镇都有属于自己的传说,这些由语言结成的故事或有夸张却连结着每一位居民。乌镇有水、有船,自然也少不了传说。泡一杯香茗,找个沙发坐下,听小布给你讲几个关于乌镇的故事……




昭明求学

  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相传萧统刚生下时,右手紧捏拳头,不能伸直。梁武帝张榜招贤:谁能掰开太子的手,太子即拜他为师。当时的光禄大夫兼尚书令沈约见到榜文,便欲一试。当他捧起太子的手,轻轻一掰就松开了。梁武帝十分高兴,于是聘沈约为太子少傅。




  据传沈约有宅第在乌墩(今乌镇西部)。梁武帝怕太子荒废学业,便命其随行就读。为此,在乌镇造起一座书馆。


  萧统初来乌镇时,见桃红柳绿,风景优美,便终日游玩,不思进取。沈约治学严谨,见太子无心向学,就给他讲了一个和读书有关的故事。萧统受到激励,从此发奋学习,后在文学上取得不凡成就。




乌将军与古银杏

  传说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乌镇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


  安史之乱后,当时的浙江刺史也要称霸,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唐宪宗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吴起率兵讨伐。乌赞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


  某天深夜,叛军偷袭营地,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吴起率兵赶到,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乌镇车溪边,为他堆坟立碑。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的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并很快长成参天大树。当地百姓都说,这银杏就是乌将军的化身。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护民的将军,在镇上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乌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现在在西栅街区已经修复重建了乌将军庙。将军庙分前后殿,两侧有耳房偏殿,园中有假山清池。正殿正中供奉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乌将军。而那棵被视作乌将军化身的古银杏树依旧苍翠挺拔,守护着一方水土。



访卢阁

  乌镇应家桥南堍有一家茶楼,它面向中市大街,阁上三面临风,既可避暑,又可俯瞰市河美景。


  访卢阁的名字传说与老板卢仝得到茶圣陆羽的指教有关。


  据说在很早以前,有个叫卢仝的人,夫妻俩开一爿茶馆,勉强糊口度日。一天卢仝听人说,太湖边山岗上有茶叶树,可以任人采摘,便去了。




  卢仝顺着崎岖的山路走去,发现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晕倒在地,身边还放着一只篓子。他赶忙扶起老人,手掐人中。过了一会儿,老人才能微睁双眼,将手伸向那只竹篓,做了一个抓的手势,又向嘴里指指。卢仝连忙从竹篓里抓起一把叶子塞进老人的嘴里。老人慢慢地嚼着,清醒过来。原来老人姓陆名羽,也是来采茶的,方才误尝了一种有毒的树叶,昏倒在这里。幸亏碰到卢仝,吃了解毒的茶叶,才脱离危险。


  陆羽得知卢仝家中开设茶馆,便教了卢仝不少关于茶叶的知识,并带领他到附近山岗上采摘茶叶,成了知交。


  半年之后,陆羽还带了不少亲手采摘的好茶叶拜访卢仝。卢仝为了纪念陆羽的来访,就将自己的茶馆取名“访卢阁”。它是旧时乌镇最好的茶馆,如今仍是最受欢迎的茶馆之一。




乌镇姑嫂饼

  姑嫂饼是乌镇的传统糕点,名闻杭嘉湖,它比棋子略大,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人们一听这名字,总以为这饼是姑嫂商量着做出来的。可是恰恰相反,它竟是小姑和阿嫂斗气斗出来的。


  一百多年前,乌镇镇上有户姓方的人家,夫妻俩开了一间小作坊,名为“天顺糕饼店”。他们见大作坊的酥糖畅销,就仿照着配料,用炒熟的面粉、熬过的白糖、去壳的芝麻、煎熬的猪油、精心拌匀,蒸煮后用模板压制成一个个小酥饼。这饼虽在原料上与酥糖大致相仿,但由于制作考究,吃起来方便,一上市就深受顾客的喜爱。




  糕点店的店主订出严格的保密条规:制作方法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姑娘。姑娘对阿嫂十分妒忌,一次,她等阿嫂走开后,急忙到灶间抓了一把盐,在阿嫂制的那堆粉料里拌。谁知这次做出来的小酥饼卖出后,顾客赞不绝口,说这次的小酥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特别可口。这样一来,小酥饼不仅誉满乌镇,美名还传到了外乡。


  乌镇姑嫂饼就这样出了名。后来,这家店越开越大,在乌镇的四栅都开了分店,姑娘和阿嫂之间也不再怄气了,同心协力制作姑嫂饼,使这种小点心成为乌镇最为著名的糕点。




乌镇三珍斋酱鸡

  三珍斋一直沿用祖传老工艺烧制酱鸡,用的佐料是陈酒(黄酒)、晒油(酱油)和香料。经过常年烧鸡的卤汁,因其珍贵和浓汁,内行人称之为“老膏”。“生胚”放入老膏中烧制,非但本身所含的汁水不外溢,反而吸取了老膏中的精华,烧成的酱鸡,色泽红亮,皮肉酥嫩,夏天不易馊,冬天不易冻。几十年的老膏是一般卤味店难以攒积的——这便是三珍斋酱鸡的独特之处。



  起初,三珍斋老膏量不多,所以用老膏烧制的酱鸡尤为珍贵。再历十多年之后,店家才全部用老膏烧制,然而产量还是有限。店主为了维护声誉,不再烧制和出售不用老膏烧制的酱鸡。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三珍斋酱鸡的名声越传越远。凡是外来的客商达官,均以能买到、尝到三珍斋酱鸡为荣,否则和不到九江楼、访卢阁一样,称不上真正到了乌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