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 寻根问道探源求美:伊顿纪德筹办教育人论道碧山
【2014年7月23日,伊顿纪德品牌和来自海内外的20位资深教育人,远去了都市的繁华,来到安徽黟县碧山村,开启了一段“寻根问道探源求美”的心灵之旅。在接下来的四天里,大家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一起探寻乡土中国的奥秘,在别样的生命境界中思考教育的根本,围绕“教育和美的关系” 展开了体验、反思和对话。】
洗净铅华,回归本源
碧山村因坐落在黄山余脉碧山脚下而得名,至今仍保存着徽州古村落的典型历史风貌,种田、养蚕、采茶、种麻、手工艺仍然是村民传统的生产方式。这里曾是教育家陶行知、汪达之工作生活的地方。教育人踩在刚刚被雨水冲刷干净的石子路上,深吸一口来自大山的空气,顿觉洗净了胸中铅华。
24日,全村停电一天。用罢柴火烧制的农家早饭,教育人在当地耄老的引导下来到碧山书局。书局由村中的古祠堂改建而成,古朴优雅、庄重内敛的徽式建筑似乎向我们揭示出教育本该有的状态。在这里,沙龙以“美是什么”的设问正式开题。
全球十佳书店之先锋书店在村中古祠堂基础上改建的碧山书局
与会教育人各抒己见,碰撞争鸣。有人说美是自由、自然、自在,是相遇、相悦、相越;有人讲美是内心的平和和安详;有人认为美是骨子里流淌的一种高贵;也有人相信美是从容、淡定的人生境遇;有人说美是对意义、价值的发现和创造;有人觉得美要承认几点:孩子气,年轻、有活力、充满想象;有人说美是真和善的父亲,还有人说美是无用的大用,是包容的力量,谦卑的梦想,不懈的探索……
与会教育人各抒己见,碰撞争鸣。
虽然大家关于美的认识见仁见智,但大家向美求美的心境是一致的。从碧山书局古老的窗棂望出去,远山近水勾勒出浓淡氤氲的山水画。在同一副美景下,教育人心中对美的认识渐渐走向融合。
“教育就是与美相遇”
25日的沙龙在一座由废旧的榨油厂车间改建的客栈中举行。车间墙壁上还保留着各种斑斑驳驳的口号。这些活生生的历史符号,承载着变迁的沧桑岁月。在这里,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先生做了“教育就是与美相遇”的主题演讲。他提出教育就是与美相遇的过程。人与人,人与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相遇,就是与美的相遇。教育是为了遇见美。与美相遇,是与善和真相遇的起点和归宿。傅先生认为民国时期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与美的相遇。他与大家分享了他精心搜集的大量民国课本、民国学校、民国校歌校训、民国课堂学生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从多个维度展现了民国教育之美。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先生在做“教育就是与美相遇”的主题演讲
讲座结束后,一场围绕“美对教育的价值”的头脑风暴随即掀起。
来自杭州的沈君校长认为美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无痕的教育艺术。教育人和学生美在个性,美在品质;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先生提出教育要彰显呈人之美,成人之美。美不仅可以把各个学科捏合起来,还可以把各种人群捏合起来,美几乎就是教育的同义词;
北京中育教育集团董事长王伟博士提出教育之美就是能量的传递……
激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午后,有人思考得高屋建瓴,有人拿身边的例子娓娓道来。主持人不得不多次提醒才结束了这场思想的碰撞。
下午,碧山计划的发起人,著名策展人、艺术家欧宁介绍了碧山计划的源起和现状。他和一批志同道合者动员各地的艺术家们前来碧山,一方面尝试互助和自治的社会实践,同时也着力于这一地区历史、建筑、文化、民间戏曲和手工艺的普查和采访,在此基础上邀请当地人一起,进行激活和再生,除了传承传统,他们更希望把工作成果转为生产力,为农村带来新的复兴机会。
碧山计划的发起人,著名策展人、艺术家欧宁介绍碧山计划的源起和现状
在这期间,有一个意外发现——整个村子竟然没有一所学校。缺少教育的美是留不住的,没有孩子的美是残缺的。在傅国涌先生的提议下,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校长与诸位教育人商讨与欧宁合力在碧山建一所学校,让教育也介入乡村,丰富碧山计划,让美在这里可以不断延续传承。这一刻,碧山之美与教育之美不期而遇了。
教育人与欧宁商讨在碧山建一所学校,教育介入乡村
以教育介入乡村的主要发起人
生命在一次次的摇曳与碰撞中升华
26日上午,讨论进入高潮。教育美在何处?是手段,还是目的?是过程,还是结果?因为美,学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教育中我们如何呈现、运用以及抵达美?美的教育:是由外而内,还是由内而外?
杭州拱宸桥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崧舟认为教育就是心灵的解放,没有心灵的解放就不会有心灵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美;
新加坡励知学院院长甘波认为教育人要优雅,优雅是一种素质,是教育人外在形象美、形式美及内在精神美的高度统一;
浙江大学吴华教授认为通过自由的教育可以创造更多美的可能;
广州环翠园小学校长喻晓伶说教育之美,美在心里,美在丰富的课程,美在师生家长的成长快乐;
宁波二中黄兴力校长提出学校教育之美是校园人心灵的柔软和舒展。要评价学校教育的美与否,就把视线落在师生的脸上,看看他们的眼睛……
各种“深邃的见地”和“自由的思想”在灰瓦白墙间激荡,“生命在一次次的摇曳与碰撞中升华”。
各种“深邃的见地”和“自由的思想”在灰瓦白墙间激荡
美的延伸
26日下午,教育人结束碧山沙龙回到南京。大家意犹未尽,次日一早,又在伊顿纪德品牌的优教育书吧,从更多的视角,展开了更多元的延伸思考。
教育人在碧山脚下合影留念
陈忠先生从品牌谈美的超越;邱华国校长从历史的角度看美的差异性;许昌良校长由一个孩子跳楼的真实故事引出美的张力;王伟校长从哲学上讲美的良心;傅国勇先生从心灵美讲到美的差异性、永恒性和可更新性。
教育人在伊顿纪德品牌优教育书吧对教育之美做延伸思考
中午,延伸思考也告一段落,教育人陆陆续续返回起点。路上,大家纷纷发来对这次活动的感悟。美韵,余音绕梁……
教育人感悟集萃
杭州拱宸桥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崧舟:深邃的见地、自由的思想、弘阔的视野、宽容的气度、谦卑的情怀、理性的精神,生命在一次次摇曳与碰撞中升华。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就是心灵的解放。刘晓波说:审美就是心灵的自由。没有心灵的解放,就不会有心灵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美。
无锡蠡园中学原校长邱华国:这次问美之旅,本身就是一种大美,甚至是一种"元美"。微斯人,吾谁与归?大美无语,大谢不言!
宁波二中校长黄兴力:对教育美的追求,不是在舌尖上,而是落实于具体的办学行为之中,弥漫于整个学校肌体的每一个神经末梢之中。……通过发现美、传递美、展示美、创造美,建设中国美丽的学校。
伊顿纪德《优教育》主编陈忠:感恩各位师长的盛情参与,您热情迸发,使得教育可能进入审美,穿过雨雾,看,那边的天空红得象马赛曲。
新加坡励知学院院长甘波:碧山之美汇集中国教育之美。……当心与心的碰撞超越时空,尽情体验、扩展和表达教育之美之时,创新教育实践将会给中国带来新梦想!祝福中国教育!
南京丁家桥小学校长张义宝:昨天终南寻根问道自然自由今日碧山寻美追梦相遇相约明朝茅棚寻人启事伊顿伊悟草堂猪栏农庄张欧钱缘陈忠东西南北中央情理意在李斌隐南山推计划搭学园皆村落攀陡路渉涧水食野味同作息访居士遇游侠问道友共席地谈古今引经典学呼吸养心念写博客上微博刷微信圈朋友
来源:《优教育》编辑部
深阅读(回复“美”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1.景凯旋 :美,是一个特别的问题;
2.蒋勋:过得像个人,才能看到美;
3.刘再复:教育、美育与人的生命质量——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退思日上的演讲;
4.柯领:社会转型的“美学”解决方案——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