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育智库携手苏美达伊顿纪德聚焦“学校行为学”,共绘教育人最美精神长相 | 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11月17日,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主办、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线上开幕。本届年会以“重建教师——学校行为学”为主题,近300位具有深刻洞见的教育一线实践者,复盘200余所学校建设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数十万人云端相聚,以理性、科学、人文、审美的系统建设,共同探索不确定时代高质量办学行动图景。江苏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以十余年低回蔓溯形成的“协同交响”的组织文化,探寻美善教育的组织行为,回应这一时代教育问题,以此致敬美好教育。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
在这个巨复杂、高变量、不确定的时代,“双减”、“五项管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评价改革”……国家推动教育改革的每一个“小切口”,都需要每一位一线教育人超脱日常,复盘实践经验,聚焦核心问题……
本届年会聚焦“重建教师——学校行为学”,以“行为学”为出发点,系统性研究文化机制、空间环境、工作与学习关系、资源连接、工具赋能、课程与学习方式、评价与激励制度等教师的生长环境究竟该如何设定。
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因疫情数度改弦更张,最终只能以云端相聚的方式“开学”,以演讲嘉宾为基点,扩散到全国52个城市,208所学校,力求真正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这是不同学习者个体自主生长又相互依存的赋能环境,今年这个“会场”无比辽阔,跨越无数的城市无数个校园。
教师第一,除此别无它途
从老子、孔子,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中外教育史上的“大先生”一帧帧如同靠近陪伴学习者赶路的灯,而各地参会者跟随着众教育人的情景朗诵,一起找寻教育路上的那盏灯。
“学校教育有它的‘第一性原理’,那就是‘教师第一,除此别无它途’。站在这个点上,我们需要一层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见其中深埋的本质,再从本质往上建构——这就是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试图达成的研究使命。 ”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新校长》杂志总编辑李斌先生以探讨“重建什么样的教师?“开启本次年度学习。
“好的组织文化,其实在教育中早已存在,正如蔡元培校长倡行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告诉我们’协同交响’才能成就高级的组织行为,幸福的教育必然是蓬勃生长的样子。”苏美达伊顿纪德创始人、《優教育》主编陈忠谈到优秀的组织必须锚定卓越的文化,和文化所牵引的行为。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要让教师成为文化的创建者;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价值引领教师的发展;文化的构成是复数,让教师形成文化共同体。”江苏教科院研究员、第七届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从老师到好老师,有四个因素:文化、行为、制度、内驱力。
作为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连续八年的参会校长卢志文提到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该是肩负使命的“行者”,读懂学生的“智者”,重组课程的“能者”,塑造品格的“仁者”,陶冶情感的“贤者”,探索创新的“勇者,联结世界的“使者”。
“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温暖的、长远的。”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于洁“看见学校,看见孩子,看见时代,看见自己……”,以一个个智慧教育实践娓娓道出自己与学生共同谱写的教育故事。
在目前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强调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与教师主体引导角色。“双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更好地落地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是把课上好,不要再把课外当作第二课堂。“
每一个逆流而上的教育人,都是躬身入局、临摹未来的“建筑大师”。 在未来的17天,在年会组委会的指导下,学校将在地组织高质量学习,老师们共创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解决方案。
以一所生存、生活、生长的学校
服膺于学校文化
教育是“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的工作。伊顿纪德品牌所选择的正是教育这个领域。在文明源脉处漫溯,诗与远方的眺望,伊顿纪德力行“执教而求”,尊师重教,以校园服饰撕开教育一角,服膺于学校文化。
七八年前,伊顿纪德携手蒲公英智库带领老师们向草木而居,坐而论道,汇集成迄今依然闪烁现实意义的《寻根问道说教育》。五六年来,《優教育》陆续举办过三十余场教育思想力沙龙,在大老师课堂,问对与辩难是常见的场景。今年在常州,伊顿纪德搭建了一个名为“在之间”的教师人文空间,又一次将实践定位在教育文化场,由教育同道众筹维护,意图使“教化”和“创化”得以连续发生。
“我们祈望让教师以内在涵咏的文化高度,奠基一个民族成熟的思想与美的’长相’。”陈忠主编在开幕致辞中谈到。
在站立的地方,伊顿纪德也把自身办成一所生存、生活、生长学校,以校园服饰变革为触点,寻求撬动教育“美善”的价值,向更加辽阔的偏远乡村持续输出优质教育资源。2014年伊顿纪德启动的面向村小的『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包裹着“自信”、“诚实”等54个价值,已播撒至4200所学校。UPCYCLE弃物再造项目从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出发,尝试激活村庄生命力,构建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生态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