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洁:看见学校,看见孩子,看见时代,看见自己

優教育 2024-01-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校长传媒 Author 于洁

“有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温暖的、长远的。

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名班主任于洁,决定从城市名校来到乡镇中学,教起了“倒数第一”的“放牛班”。一切从零开始,既是重建,也是回归,教育的讲台没有大小。

2021年11月17日,在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上,于洁作为教师代表,分享了她三年来的“看见”:看见教育的幸福,看见教师的使命,看见孩子的未来。

看见学校

我从教已经31年,做了30年的班主任。前28年我都在昆山城市里教书,在4所学校工作过,生源都在中等以上,甚至有顶级生源。但有时我会问自己,教出很优秀的学生,究竟是自己的本领和功劳,还是因为生源好?敢不敢到农村去工作?

2014年,昆山开始实行教师轮岗,我几次申请去农村中学轮岗都无法成行。2019年,昆山实行集团化办学,城市一所学校和农村两三所学校形成一个集团。终于,我以集团内部轮岗的方式来到来到了昆山农村一所学校——花桥集善中学,并在学校附近的农村租了一个房子,便于教学。

来到这里,我看到了学校的艰难。

在生源上,这是一所100%积分生的学校,即学生都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孩子,学生儿童时代大多是留守儿童。

有个学生告诉我,他从小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外出打工,极少回来,甚至小时候都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到了念初中的年纪,父母把他接到身边,就在这所学校读书。他对我说,因为长期和父母缺少接触,不知道怎么跟父母沟通。

像他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班上还有一些孩子,虽然父母都在身边,但是经常半夜三更才回来,因为他们要上夜班。这些孩子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伤痛和孤独,同时,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且参差不齐。

师资上,学校里基本都是年轻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老教师对于这些寂寞孤独的孩子尚且有些手足无措,何况尚未当爹当妈的年轻人?

最大的难点还是在家校合作上。大量孩子的家长忙于打工或者做生意,夜晚常不在家,尤其是父亲,有的孩子一年只能见到一两次;母亲顾了老二顾不了老大的居多。家长文化水平也较低,家庭教育简单粗暴。所以,想要做好家校合作,真的是困难重重。

当然,我也看到了学校的努力。

从学校一把手校长到中层领导,几乎都是每天6点多钟就来到学校,分年级巡视,班主任们基本6点50就在班级了。而老师们大都住在很远的市区,也有很多是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

针对年轻教师,学校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培训平台,还进行了一对一的师徒结对,聘请昆山市有名的各科教学高手指导教育教学。校长更是亲力亲为,每天都在教室里面听课,并且组织评课。老师们非常用功,经常可以在学校“师生间”看到他们和家长学生促膝而谈的身影。

有了这样的看见,我告诉自己:不管教了多少年书,不管做了多少年班主任,必须平衡心态,从零开始。这个时代,需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我努力实践着。

看见学生

学校非常信任我,让我带年级当中“倒数第一”的班级。可能换了别人会很不开心,但对我而言,其实是最好的安排,是我和这些学生们最美的遇见。我们班的口号是“弘毅一班,团结向上”,带班的时候,我真的是竭尽全力。

“在我们班,就觉得特别的明亮”

我们班在一个临时教室上课,教室是东西方向,夏天太阳直直地从窗户照进来,非常热。冬天,西边的门一打开,风就哗啦哗啦进来了。遇到这样的困难,我怎么做呢?我给东边的窗户安上了洁白的纱窗,以遮挡夏日的炎炎,也增添了一丝静谧的感觉。

教室前,是黄色的向日葵,如果有学生心情抑郁,看见这样的明黄,会觉得很开心,被点亮了。教室里添加了黄色和蓝色相间的柜子,一个柜子一把钥匙,给学生们提供自己的私密空间,受到热烈欢迎。教室被重新布置后,变得淡雅、整洁、漂亮。孩子们在这里沐浴书香,追逐梦想。

教室外面的走廊,现在像个小花园一样。学生们写的好作文都被我打印以后,塑封串在栏杆上面,走过路过的人都能够看到。走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绿植,安排了专门的养护者,这样学生能够每天看到绿色。

有好多学生都说:哇,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班就觉得特别的明亮,心情特别的舒畅。

我在教室还放了装有饼干的“临时早餐救急箱”,有学生匆匆忙忙到学校,没有吃早饭的话,就从早餐箱拿饼干吃,过些日子再买一点点饼干补回去就可以。小小的早餐箱,其实也考验的是学生的诚信。

“我们班充满了人情味”

虽然我教的是比较差的生源,但我从来都把他们当好学生、尖子生来培养。

每一次上课预备铃响以后,我就让学生走上讲台,领读、提问,或者完成“温故”环节,来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克服因为自卑而带来的胆怯心理。

我们班充满了人情味。中秋节的时候,这一些孩子父母可能都不在身边,我就弄来了温州的大月饼,切开来在教室里面分着吃,月饼的香味弥散了整个教室。闲暇时光,我们会看看动画片。我让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孩子,每天晚上在家里一边泡脚,一边捧着英语书读英语,这后来成为学生在家的标配动作。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闲暇时光,我们会看看动画片。体育课上,如果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就跟体育老师一起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女孩们玩老鹰捉小鸡玩得不亦乐乎,男孩们就打篮球,我跟其他学生席地而坐,欣赏他们的精彩表现。

我也给学生们每人买了一个黄黄的小软枕,午睡的时候他们可以趴在上面睡得舒服一点点,天冷以后就把它当垫子用,坐着累了还可以靠在后背。

我们的教室外墙,放的是“弘毅袋”,每个学生一个。学生如果默写得了满分,便把卷子折一折放到袋子里去;学生在老师这里获得了什么小奖品,也放进去。每个人的优秀,可以被大家看见。

在教室的前门,我们粘贴了红星星和绿星星,专门用来记录学生朗读英语的状况。学生们表现真的很不错,与我们的班级一起蒸蒸日上。我在走廊里还放了各式各样的展览版,把学生好的作业、好的作文等,用不同的方式展览出来,给他们小小的成就感。

发给学生的奖品也都是非常有趣的。比如,有一回,我一个老同事送给我一箱绿色植物,我就让这些学生带回家去养植物,便自然地完成了生命教育。我会买一些很可爱的树脂“小狗”,在班级里开展“领养小狗”的活动。也就是让“小狗”待在书桌上,陪着学生一起用功,度过初中的时光。教室走廊放了不少的多肉,学生表现很好的时候,我就对他说,去领一瓶肉肉带回家,养在自己的书桌上。还有我们买了各种高颜值的棒棒糖,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奖励一根棒棒糖,让甜蜜在心头蔓延。

记得有一个学生专门准备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的是各种各样的奖励品,他说,那都是满满的回忆。我也常常拍下学生们专注的样子,在放学的时候给他们看——看见自己的美。

“你们的青春我参与过”

我每天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雷打不动地要一篇篇看学生的“每日一记”,并一一写上评语。我自己也要写“于老师日记”,师生共写日记,互相参考,一起生活。

当我在这个学校待了两年,送走第一届毕业班的时候,“每日一记”已经有了五六百本,我全部都还给了他们。我说:你们的青春我参与过,现在我要退出来了,我要去参与另一批孩子的青春。

通过写“每日一记”,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一个孩子进了高中以后,他写信给我说,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写“每日一记”,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回忆一天的生活,觉得很美好。

学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告诉我,只要不牵涉到隐私的,我就把他们的手写稿打印出来,展览在走廊里,让大家看看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第一届学生毕业的时候,我给他们做了一本《弘毅少年成长纪念册》,里面由文字、照片以及班级的故事构成,268页这么厚,不仅仅是记录了学生的人生,也记录了我的人生。

一直以来,我都不停给学生们写信、写卡片,也给家长们写信。我总是对学生们说:遇到你们真好。

放学前,于洁和全班同学谈话

看见自己

我在成全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我总是对自己说,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温暖的,长远的。

所以我也很好奇,学生们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有个男孩子写了一篇日记给我,他说:

“我觉得你是这样一个人,你跟我们说话,从来没有不文明的语言。你总是平易近人,你的眼神当中总是带着关爱。你非常地负责任,你不仅仅搞好语文,你还帮我们弄其他的功课,你还经常跟我们一起扫地,你为这个班级付出了很多。”

有一个女孩子在“每日一记”中写道:

“老师,我发现你有三种状态:第一种,你是一个可爱的大孩子,比如我们背书的时候,你会悄悄在我们嘴巴里面塞个葡萄干,就觉得你特别可爱;第二种,你的课非常生动活泼有趣,总是让我们觉得一节课真快;第三种状态,就像一幅水墨山水图,气质比较高雅,你走路的时候姿态轻盈,像日月一样映照山川。”

学生们这样写,我挺感动的,觉得所有的付出他们都看到了。虽然我在这个学校才工作三年,但是师生们真的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31年来,我和学生亦师亦友。我心里知道,我一直在做着一件事,名字叫做渡人渡己。

我非常喜欢张雨生的一段歌词——“有的繁华,我从不羡慕,因为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我要竭尽全力,要做一个好老师,让学生们知道我在努力,他们也会很努力。

亲爱的老师,教育的路上不要觉得孤独,有我与你相伴同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