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莉:友善、关心和尊重,准确的共情与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行为底色

優教育
2024-08-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别个 Author 徐莉l蓝脚鲣鸟

先说说儿童社会情感发展中的情绪发展。儿童情绪发展包含的情绪认知和表达、识别和解释他人情绪、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以生理成熟为基础。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额叶——负责情绪认识和情绪调节的部分,一般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展完成。在人的一生中,大脑的海马体和杏仁体还时不时劫持额叶,爆发情绪风暴。我们这里所说的儿童,主要对应的是0~18岁这个阶段。

将0-18岁作为整体关注儿童情绪发展

一次学校开放日,学生C突然哭起来,我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什么也不说,就是埋头大哭。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猜测劝解,同样没有获得C的回应。围观的家长们很想帮忙,尝试询问原因、表达关心。而孩子的外婆则一脸焦急地向大家致歉,说孩子很倔强,过一会他就会自己好起来。虽然大家按照外婆的要求散开,继续进行活动,但是C并没有好起来,只是一个人坐在地上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淌。活动期间,我们都忍不住过去询问C是否好些了,是否需要帮忙,但他一律不搭理,也没有止住哭泣。无奈之下,外婆只好挂电话给孩子妈妈,但妈妈又因故无法前来,最终外婆生气地离开了学校。C后来拒绝吃午餐,直到三个多小时之后才平静下来,回到教室加入下午的学习活动。我给他另外准备了点心,想顺便问问缘由,可他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说:“我不记得了。”

在此之前以及在此之后,C都不曾显示过这种“超强能量”,这次大哭仿佛只是一次意外,但我却因此更加了解孩子情绪感受和情绪表现的巨大差异。我从来没有试图去消灭这类意外,因为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问题,本就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有时候,如果大人暂时帮不上什么忙,也无须自责或者指责孩子,只要始终保持友善,始终认可孩子的内在力量,并且相信时间会带来成长的奇迹——孩子从出生开始,透过自身成长、模仿、大人的反馈和直接指导,逐渐发展出各种情绪,当新的情绪出现,意味着他们的内在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了。

从外在表现看,儿童的情绪早期往往表现得非常强烈,并且是急速变化的。而后,儿童不再完全依靠尖叫来表达愤怒,他们可能会生气地大叫、失望地撇嘴、沮丧地抽泣,或者直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不满,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内在的体验来看,5岁左右的儿童大多已经能够识别自己的各种情绪,意识到自己有时在同一时间里存在不止一种情绪——但属于同一情绪群。大约8岁以后,儿童面对同一件事可能同时产生多种甚至截然相反的情绪。到了10~12岁及以上,儿童的情绪往往会持续更久,也开始希望自己的整体情绪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这也导致儿童一方面更加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

由于成年人缺乏对儿童社会性情感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使得一部分受到情绪问题困扰的儿童,不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难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也不能主动调适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困难:既很难和自己相处,也很难和他人相处。因此,我建议当父母或教师察觉孩子有情绪问题时,可以先对照美国佐治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谢弗在《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中整理的情绪发展概述(如表1),初步评估儿童的情绪表达/控制和情绪理解发展状况。

这样的对照,可以帮助父母和教师发现儿童在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方面的发展是否存在超前或滞后的情况。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超前不表示优秀,滞后并不表示儿童情绪发展不够理想,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无论超前还是滞后,大多都是正常的。父母和教师应当基于理解而接受儿童“出现一些掩饰情绪行为”,而不宜武断地将之视作道德问题和行为问题。尤其在儿童遇到“述情困难”和某些方面发展滞后的情况时,父母和教师更应当基于观察,帮助儿童增加对情绪的认知,鼓励和帮助儿童表达情绪。

当儿童在发展对情绪的认知理解力时,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平静地帮助儿童学会有意识地辨认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鼓励儿童发展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这对发展儿童社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为那些从来不学习辨认、控制情绪的儿童,长大后很容易陷入愤怒、沮丧和抑郁的情绪;可能对自己或他人有虐待倾向;可能极其容易对某样东西上瘾;可能有犯罪和暴力倾向等。如果等到此时再告诉他们人人都有情绪、情绪由不同的环境引发、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人与人的情绪反应不同、我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等,其实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情绪知识、技能和特质是在适合的发展阶段,透过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协同发展的,一味的说教并不能真正帮助儿童成长。

观察儿童的人格特质,提供适当帮助

S老师设计了一个贴图竞赛活动,刚宣布比赛开始,A就大叫、哭闹,说B碰掉了她的贴纸,老师赶紧过去另给她一套贴纸试图安抚。因为比赛节奏紧张,老师不得不匆忙回到讲台担任裁判,并指名让前10名完成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其中就有B。此时,A的情绪越来越狂躁,但她依然在试图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并在老师表扬最先完成的10位同学,并宣布比赛结束的同时,草草完成了贴图。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老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A马上站起来举手,希望老师让她回答。然而老师点了C同学,A有些失望,但情绪却已经平复了,伸长脖子看向C,听她发言。

A在课堂上情绪崩溃主要是因为比赛中出现了意外,她感到自己无望获胜是B的过错,所以老师再给她一套贴纸并不能真正安抚她。但我们注意到,A仍然在努力完成任务,说明她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完全丧失控制力,即便导致自己失败的B最终赢得了比赛,她也没有让自己的哭闹进一步升级。而当教学转入下一个环节时,她又被新的任务吸引,专注其中,情绪风暴迅速平息。在《写给教师的心理学》中,McCrae和Costa于1985年定义的大五人格特质(如表2),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描述A的情绪。

虽然A表现出情绪化的一面,但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并被接受的,同时,她在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因此,在处理A的情绪问题上,教师并不一定需要当场对其哭闹行为予以批评指正,而是借助长期持续观察来确定她的个人特质,并在相对更长的时间里帮助她认识、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后,对于A的情绪风暴,教师还可以进一步重估这个活动的合理性。由于这是一个低年级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是很强的,那么是否一定要采取比赛的形式呢?而且高度紧张的活动是否适合低年级儿童关注行为的及时调整呢?如果换一种方式,是否一套贴纸就可以及时安抚到学生的情绪呢?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教师采取预防性策略。

其实,父母和教师对儿童应当有更强的信心。即便儿童出现类似A的这种崩溃,也并不表示他们以后会一直如此。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在适当的关注和回应下,大多数儿童的情绪问题都会随着生理成熟和能力发展而自然消失。所以,父母和教师倘若再次遇到儿童情绪崩溃时,也不必紧张,可以一面关注儿童的反应,一面试着转换到另一个对儿童有吸引力的任务,关注儿童是否能自行调整,从而进一步确定其情绪特点。如果不行,就直接带他暂时离开刺激源。

常见技术方法背后的原则

简·尼尔森博士的图画书《杰瑞的冷静太空》是情绪问题处理的教科书,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陷入情绪问题,他的妈妈帮助他,和他一起解决问题的故事。整个故事由母子对话构成,涵盖14个正面管教工具。但是,这本书所提供的步骤实在繁复,即便父母和教师勉为其难地记下来,边操作边回忆,难免让实践变得生硬,有时还容易丢失关键步骤,影响情绪的处理。为此,我进行了简化:

给一个拥抱或者用其他孩子喜欢的方式抚慰孩子,等待孩子平静下来。

让孩子讲述事情经过。

认可孩子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很难受,如果是我也会难过的”等。

共商解决办法,或者大人提供适当选项。

父母和教师只要有意练习几次,就可以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类工具非常多,我将之归纳为以下原则:

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正在经历的感受

让孩子更容易借鉴以往的情绪经验

帮助孩子区分不同的情绪

提升孩子的自我表达的能力

让孩子明白情绪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

很多时候,儿童的情绪问题并不能依靠也不需要依靠一套完整的“方案”去解决,因为生活远比这些流程要复杂丰富,人与人的相处之所以困难,绝对不仅仅是程序性知识缺乏。父母和教师完全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来和孩子互动,其余则都归于基本原则。整个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只要意识到不断否定、打压孩子的情绪是不对的,然后致力于让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与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即可。

生活中,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常常会抱着孩子四处转转。注意力转移法可以帮助孩子从情绪脑转为思考脑,这确实是有用的。稍大一点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借助类似贝西的《生气汤》这类情绪主题的故事。故事中的妈妈邀请儿子共同熬煮一锅趣味满满的生气汤,帮助孩子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继而获得放松、平静甚至是开心。这种不批评、不说教、不追问的方式同样非常适合低龄孩子的情绪问题处理。面对更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和教师可以在他们情绪平复后,与之一起复盘。当孩子面对一个情绪稳定、乐于倾听的大人,愿意表述自己为什么情绪崩溃时,往往就已经在描述和分析中归于平静了——回忆、思考、表达能帮助孩子从原来的情绪中转出来,实现自我的说服。

虽然不同教育专家对于如何对孩子的情绪作出积极反应,赢得孩子合作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内里具有一致性: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可以是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也可以是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孩子听,核实一下理解是否准确。

2.与孩子准确共情。这并不是要父母和教师认同错误的行为,也不是急于让孩子表达原谅,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你或者很多人都曾有类似的行为和感受,平复他们的内心。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比如你觉得问题在哪里,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等。

4.和孩子一起关注如何解决问题。父母和教师可以启发孩子想想有什么办法避免类似的困境。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再由父母和教师提出一些建议,但同样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所有行为的底色。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点点行动,就已经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愿意倾听、理解我们的话,等到了第四个步骤,孩子就已经处于一种与大人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氛围中了。

(本文发表在《福建教育》2022年4月刊,原文见拙著《童书里的教育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