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让思想生长,儿童哲学促进深度思考
11月17日,恰逢世界哲学日,第二届儿童哲学大会暨第一批“江苏省儿童哲学学校”授牌仪式在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举行。伊顿纪德品牌“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组受邀参加会议,出席圆桌论坛“对话儿童哲学”,并开展儿童哲学公开课授课。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儿童哲学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主办,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儿童哲学·中国主席陈晓韵,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儿童哲学专委会主任潘天群,无锡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丁伯荣,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林旭,国家督学、无锡市协和双语学校督学孟晓东出席了本次大会。
儿童哲学是什么?这个兴起不过50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近20年来在中国各地的一些学校落地开花。在不同的对“儿童哲学”的解释中,我认为最易于理解的是:儿童哲学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用做哲学的方法,追寻真理”。“追寻智慧”是终极目标,而过程性目标则是包含了批判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内的4C目标,4C的培养在学生的儿童哲学探究过程中得到印证。
合作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在其他的课程(如PBL)里也能被练习,于儿童哲学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它们对应的均是智力活动,属于思考的本质层面。
在阅读教学中,感性思考、文学感受一直是主要方法,而理性思维欠缺,“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的目标之一是培养理性思维。促进儿童的深度思考,本质上与语文素养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契合。
01 /
何为思考?如何深度思考?
思考可以被这样定义: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任何思考的进行都是在联想——连锁反应中进行的推理与演算——信息内容的加工。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据此,我们可以邀请学生在思考时联想一下相似的事物,对比一下两者的异同,思考一下原因,预测一下结果。这样的方法更适合于开放性问题。 恰好在儿童哲学里,开放性问题是基本要素。
在定义中,有一个前提不能忽略:意向信息。它是启动思考的引擎。儿童哲学中,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是常见方式,即使要探讨的话题较为艰深,也需在刺激物的选用上下功夫,回到“兴趣”。
深度思考是有阶梯可循的,布鲁姆的认知金字塔将思考分为低层次思考能力和高层次思考能力,其中高层次能力有应用、分析、综合、评鉴。也有人将思考分为三层,细化了布鲁姆认知分类:
1. 第一阶,陈述: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情节是什么,人物怎么想的;
2. 第二阶,比较、组织、总结、排序、分类、分析和估测:比较异同,用自己的方式组合、总结观点原因、用事物分类来进行属性理解、分析原因后果等、按照现有条件预测以后会发生什么;
3. 第三阶,应用、创造、评价:应用——将这个方法用在新的场景里;创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什么新的办法、新的结论; 评价——这样的方法、行为是最优的吗?真的还是假的?善还是恶?
举例来说,在和学生探讨“端午节”的风俗,并以“传承文化”为目标之一时,基础的方式是讲端午节的故事,请学生复述,告知学生不同地方的风俗,请学生感知多样性,产生兴趣。
如果用第二阶思考方法,可以“比较不同地方端午节习俗的异同”,用气泡图画出来,找到大多数地方都有的习俗;给“喜爱的风俗”排序,并思考为什么这样排;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喜欢的风俗”进行分类。这样下来,会比第一层收获更多的理解。
再进一层,可以做的有:已有的习俗中,哪些更能代表端午的纪念意义?屈原及伍子胥的端午故事,哪种传说更为可信?为什么伍子胥的故事不被人们记起了?纪念端午和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还有什么过端午节的方式?如果是纪念另一个人,可以组织哪些活动?
第二层和第三层属于深度的思考,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越来越丰富,成果也越多。理解越深,学生“传承文化”的动力就可能越足。
02 /
聪明思考者的工具箱
儿童哲学的设计、方法能经由设计在课堂活动中应用,也能借助思考者工具在非设计场合下的近乎所有场合应用。常用的思考工具如“聪明思考者的工具箱”,包含:反问、理由、举例/举反例、假设。这也是“故事田”项目在学生课程和教师培训中重点使用的方法。
“故事田”项目教师、湖南新化的陈佩男老师在四年级语文课《天窗》中使用了儿童哲学的方法,邀请学生理解“慰藉”和“安慰”的不同,就用到了“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仅凭这一个句子就断定这两个词语的用法,科学吗?”“你们还可以找寻哪些路径?” 这同时用到了工具箱中的“举证”“理由”,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变常规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反例”是一个引发思维冲突的方式,当学生笃定某种认识的时候,她/他自身的和他人的反例能引发反思。“这个理由是不是充足的,和问题相关吗”也指向学生的全面和更加审慎的思考,“你的观点后面是否有比问题本身更多的假设”则能让学生审视自己的观点是否带有其他前提,从而回归问题本身;“假设” 工具很常用,一层层的假设,将条件改变,邀请学生在变化中思考,得出一些普遍性的观点和认识。
03 /
从抽象思考到普遍联系
儿童哲学在刺激物的开端之下,在协作者的支持中,可以一步步走向更完善的理解,极有可能获得大的共识,走向“普遍的联系”, 为更进一步的“迁移”打下基础。在思考的三个层次中,哲学式的思考更为深度和高阶。哲学家们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下定义,儿童则在探究中寻找普遍联系。
如何从具体的单一的素材走向普遍的联系?核心在于如何设计问题。以“异类”这个话题为例,可以以绘本为刺激物,再使用“基本问题法”中的四个步骤(这也是“故事田” 项目课程设计中常用的方法):
关于书的问题:代入不同角色与感受、为什么……、……怎么办
自己的经验与故事的联系:你的经历(被欺负、欺负人,不同角色经历)
概念澄清:特殊是什么意思?(哪些是特殊的、差异的, 举/反例,确认);反向提问:当我说一个孩子是正常的,是什么意思?
抽象和普遍联系:异类的好处与坏处,对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所有人都一样/不一样,会不会是好事?普通是不是好事情?
设计之初可以搭出骨架,顺着骨架探究,也可以直接进入概念和抽象一层。
值得注意的是,从具体到抽象后,有必要在抽象讨论中偶尔“举例”,以回到具体,以便其他人确认自己的思考和发言者的思考是一致的或处于同一“高度”的,当参与者的理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时,容易出现“看似讨论同一问题, 其实在各说各话”的现象。
04 /
追问让思考走向深入
在一期“故事田”暑期思辨哲学营里,我们用《塞翁失马》讨论“如何面对坏事”,当时我的身份是观课者。课堂中,有一个情节:
教师:出现一个问题“所有的事情都要变成好事吗?如果变不过来怎么办?”
学生:如果所有的努力都付出了,那就只能放弃,调整好心态了。
在这个案例中,及时捕捉的话,老师可以追问:
1. 是一开始就是好心态还是只有到最后没办法了才调整为好心态?
2. 好心态能带来什么吗?坏心态可能带来什么?
3. 说一说什么是好心态。
这样的问题可能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普遍的认识:权衡利弊之下,面对所有事时都可以用好心态面对。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请学生迁移,比如“早晨下雨了,你没有带伞,感觉雨越下越大,你心里怎么想?”接着评价一下哪种更好,这样,也回归到了布鲁姆分类法的“评鉴”。要走向普遍联系,仅有设计还不够,开放性问题会带来不确定性,在心中有骨架的同时,需要通过追问让思考深入,回归核心话题。
在思辨营的另一堂课中,老师正在带领学生思考“正直与圆滑”,老师以案例制造了认知冲突,追问“用圆滑的方式达成正直的目的可不可以”以及相反的“用正直的方式达成圆滑的目的可不可以”。从观课角度,我认为还可以追问:“既然正直可能有这样的代价,还需要正直吗?”“所有人都正直是不是比正直圆滑同时存在要更好?”
儿童哲学的抽象思考意义非凡,学生可能掌握处理同类问题时更高的思维,又能应对具体的困境。在探讨“诚实”“勇敢”“正义”“和 平”等抽象而又重要的概念时,深度的讨论和思考是自然生发的。
儿童哲学促进深度思考的方法不仅可用于纯粹的儿童哲学课堂中,还可以用在语文、道德与法治以及日常的对话中。
人之初,性本“悟”,在对话中让思想生长,不仅是儿童哲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全方位提升儿童认知、情感与社会交往的最佳途径。
伊顿纪德品牌“故事田”项目自2014年起, 已惠及全国30个省,156个市县,4500所村小50万余名村小师生,持续用一个个故事点亮一个个村庄。2022年项目深度服务偏乡师生,以思辨哲学课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以线上线下分阶培训支持教师成长,形成思辨哲学盒子公益产品,于本次大会上展示了项目的特色和专业力,项目将链接更多专业资源,提升项目内容的深度和专业力,聚焦乡村, 更好地服务师生、学校,也将参与到儿童哲学在城市学校的推广中。
- END -
作者 | 余昆
来源 | 《優教育》杂志第37期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