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情感”之眼看教育,于生命在场处育人

朱小蔓 優教育
2024-09-05

1

生命的关切:以“情感”为基点

“羞涩、怜悯和虔敬这些基本情感,把人对低于他、等于他、高于他的生物应有的道德关系包括无遗了。超越物质的情感、对有生之物的同情和自愿服从超越人类本原—— 这就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永恒牢固根基。”俄国文化人类学家索洛维约夫发现。人类学研究也表明,“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

人类自身的这种潜能,使得人这一物种与生俱来与人相连接,追求与他人一起共同生活,也使得人类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成为可能。正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倘若追溯到自然的根处,我们或许会发现同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围绕着它自身的轴心旋转,在人类刚形成时直接表现出来,后来则通过精英人物这一中介来推动人类前进从而直接发挥作用。”

情感包含着情绪和感情。情绪是更加原初的,是对一个特殊事件的主观反应,它有生理基础,是人类天赋的一部分。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基本情绪有8~10种,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所有这些情绪在婴儿出生到一岁左右均已发生,它们都是非编码的、不学而能的,是神经系统和脑结构部位的先天性情绪反应。每一种都有特定的神经基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有自己特殊的适应功能。

利他、同情、勇敢这些范畴是基础性的、社会性的情感,是道德潜能。但它们在一个孩子身上体现时,家长、教师如果不去激发、强化,而是忽略甚至否定、压制的话,这些可贵的幼芽就极有可能枯萎,可能令一些负面情感如自私、冷漠等滋生。人的道德潜能并不能自发生长为道德品质,而是需要教育,需要环境的阳光、雨露、春风。

基础性道德源于人道德潜能的、对人的道德大厦具有建基作用。英国WRERU(Warwick Religions and Education Research Unit)研究小组2005年提出了12种生活价值观:和平、尊重、爱、容忍、诚实、谦逊、合作、责任、幸福、自由、简朴和团结;同时提出了5种人类价值观:爱、真理、和平、正当行为、非暴力。

1995年,生活价值观教育计划LVEP(Living Values Education Programme)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提出了21种价值观,其中包括12种核心价值观:合作、自由、快乐、诚实、谦虚、爱心、和平、尊重、责任、简朴、包容、团结。

詹姆士· 威尔逊认为,世界上公认的价值和信仰应该包括同情、公正、自我克制和义务。他提出了10项经久不衰的共识:自我约束、同情心、责任感、友谊、工作、勇敢、坚韧不拔、诚实、忠诚和信任。国际教育基金会编著的《培养心情与人格》一书提出,爱与被爱的自然愿望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力,爱的人际关系是人性实现的最佳环境。

人有道德学习的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很脆弱,需要在不同的生命成长时期为其提供一种支持性的环境和引导。以德行品格为核心和基础的道德学习与德育,是一个复杂的人脑与社会环境、文化生态之间的多因素、多方式交互作用的过程。

2

关注个体生活经验:自我精神世界建构

我们如何通过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激发道德潜能,培养孩子的基础性道德品质呢?

孩子们需要学习知识,否则他们无以认识世界和宇宙,但知识与价值是不可分的,不能割裂地说这门课程就是培养品德,那门课程就是培养数学能力。道德不是一个可以离开其他活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它不能限定空间范围, 而是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无时、无处不在。

知识学习与知性德育是有区别的。如果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获得的只是道德条目的说教和规训,或者停留于知识的、抽象的逻辑推理,被机械地要求按照知识来做出某种行为表现,就意味着这种学习并不重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样态,不重视将知识在孩子生活中展开,它便是不能培养孩子知识运用能力的知性德育。

德育应更加关注个体内心的情感矛盾。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塑造着他独特的大脑,进而生成并不断调试他自己独特的、应对生活世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不能认为,可以自上而下地赋予孩子某种品德。

当然,孩子个体的生活经验离不开他对外部世界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其中既包括对具体生活事件的较为细致的感受与体味,也包括对个体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情感印象。

在教育的影响下,人的体验发展水平可以从被动走向主动。孩子在活动参与中所获得的体验多是直观体验,是一种被动体验。我们只能说孩子在当时的情境中被感动了,但这种感动只是一种表浅的、即时的体验,它可能转瞬即逝。

我们的德育应该持有一种开放的思维,保持开放性的张力,让学生能够不断接触和思考现实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怎么想?你怎么做?要让学生在现实的、具体的、复杂的、变化的、直逼个人的问题情境中去认识、领悟教材中关于道德的知识,将一个个抽象的、概念性的道德条目具体化、生活化地融入个体的道德学习过程中。

人的个体生活经验与他一生的发展密切相关,既有持续性,还有断裂的可能;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深刻的东西是能够持存的,而浅薄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一阵风就飘过去了,它不可能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德育,我们需要关注它之于个体精神成长的意义。

孩子的精神成长涉及人格成长、审美情趣、智能发展、道德情操、意志磨炼、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发展变化、动态生成、沉淀式的过程。一个追求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丰盈的人,在德行方面发展得肯定也很好;一个在道德成长方面良好的人,他的精神生活肯定也是积极、进取、富足的。

此外,孩子的生活空间是宽泛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空间范围。在学校之外,孩子客观地过着某种社会生活,它会折射到学校生活中,共同构成个体生活经验的基础。

3

学会过公共生活:学校德育的生长方向

联合国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种形势呼吁新的教育形式。这意味着超越识字和算术,以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生活:教育必须重视文化素养,立足于尊重和尊严平等,有助于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结为一体”。

中西方对公共生活的关注至今已经几千年了。公共生活,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体现公共精神的共同生活。全球化、民主化进程的加深要求全球公民都学会过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公共利益得到广泛关注,进入公众领域,构成了公共生活的内容。一个好的目标、共同的利益都可以看作公共利益,例如,保护环境、提高最低保障、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问题。

第二,在参与主体上具有开放性、非特定性。所有公民都应该参与公共生活。

第三,公共生活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价值基础和程序原则。如尊重个人的基本权利,遵循民主协商的程序,知情同意,尊重少数者的权益,求同存异、多元共存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学校功能发生了异化,经济功能被放大,以至于学校沦为个人升学、就业、获得大好前程的阶梯,公共性被淹没和忽视了。复归公共性的学校生活是对以往教育生活的超越性回归。

学校教育应该发挥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带有情感温度和价值引导的公共生活和公民教育。如果学校不能够构建公共生活,那么学校教育就是被动的、没有立场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是要求学校重新构建一种生活、重新建构一个空间,让学生去过公共生活。我们也不希望学校教育专门找时间、空间过公共生活。重点在于,通过公共生活的要素判断一种生活是否具有公共精神。如果没有,那么就可以基本判断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公民,因为没有经过公共生活的锻炼,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过公共生活,不知道什么叫参与。

我们希望利用学校生活中已经具有的公共生活的要素,并且补充其所缺乏的要素,将它们系统化、组织化、意识化。例如,以教和学为主导的教学生活、学生的集体生活、学校中的各种小组、社团的课余生活,很多学校还有和不发达地区学校联谊的活动——帮助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或学生,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等精神。这样的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公共关怀。

简单地说,学校公共生活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指针对具体公共事务的对话与协商活动,以形成共识与决策。

二是针对公共事务的公共行动。

三是在最宽泛与理想状态的意义上,学校公共生活是指体现公共精神的学校生活,是师生民主交往的生活,是自由人的联合生活。构建学校公共生活即在于建设民主学校。

学校公共生活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理性原则、宽容原则、渐进原则、指导原则。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彼此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尊重。尊重一开始就呈现为人作为主体的某种意向,这种意向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在此意义上说,尊重是一种具有道德性的意向和品行,是构建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础前提。

4

信任关系:学校德育的基本条件

当前的大环境显示出了信任建立的困难。但是,我们不能悲观,相信会有一些优秀的人来创造一个好的小环境。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优秀的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和学生,是能够意识到“我能够为这个群体做什么?以我的行动,来建立一点信任的文化”。

校长对于学校信任关系建立的效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人格影响力,即他作为一个可信赖的管理者而存在;二是他可以建立和运行一个可信赖的管理团队,尤其是班主任的选拔;三是他可以引导建立信任支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

教师需要同侪合作,因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同侪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了解,这样才能知道一个学生语文学习、数学学习、品德学习、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才可能知道一个学生的全面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

教师信任学生,简言之就是教师信任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学生对教师有天然的“向师性”,天然地认为教师是值得自己信赖的对象,教师是自己的“替代父母”,于是就形成了对教师人格的信赖。在教师看来,学生都是活泼的、无邪的、进取的,因而也是值得信赖的,本质上也是对于学生人格方面的认同和期望。

当师生之间彼此深入理解后,建立的就是一种认知型的信任关系。就教师而言,认知型信任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可信任度的理性认识和判断,即充分了解学生以便可以充分预测学生的行为。

师生信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情理交融型的信任。长期的交往实践使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联结,信任者通常不再考虑对方在某一事件中的可信任性,即便从认知上认为对方某一行为不可信任,但对其仍抱有信任,因为双方建立起了比较坚实的情感基础。这样的信任关系就比较稳固。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既有认 知性的理解,也有同情性的理解。

信任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表达,其次是接受反馈,最后是调整后的表达。在不断地表达、反馈和调整之后,师生的信任关系才得以建立起来。

美国学者罗伯特· 布鲁斯· 萧在研究组织中的信任关系时提出,成效、正直和关注是表达信任的三个要点。我对于这三个要点做一些教育学的转化。

信任表达的第一个要点是期望。教师对学生期待的表达是多渠道、多维度的。比如,教师对学生经常性的微笑、点头,注视,与学生有较多的谈话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适当长一些,以及经常性的鼓励,等等。

信任表达的第二个要点是正直。这里的正直指的是“言行一致”。教师要真实、真诚。信任学生一定是向学生真实地敞开自己,不做作、不虚假,以一个“真人”的形象出现。

信任表达的第三个要点是关注。所谓关注,就是“我的眼睛中有你”。教师的眼里有每个孩子,知道每个孩子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他必须能够在教师的眼睛里看到他自己的存在。

教育最终要达到心灵成长的效果,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得知识通过循环而丰富原有的认知,并导入到情感与道德,内化到心灵深处,使得心灵温暖而鲜活、灵动而苍翠,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和迎接未来挑战的强大能量,具有这样能量的主体才能够去拓展他们有意义的人生,像百瓣莲花一样怡然绽放。

- END -

作者 | 朱小蔓

来源 | 《優教育》杂志第38期,本文摘编自《情感的关切——当代学校德育对话录》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