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友善、关心和尊重:发现孩子的情绪能量

徐莉 優教育
2024-09-05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会逐渐发展出各种情绪,当新的情绪出现时,就意味着他们的内在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了。家长要培养孩子识别和管理情绪,做负责任的决定,建立积极人际关系,巧妙应对挑战性情境。相对各种教养技巧,理解孩子才是更艰难的功课。如果大人应对孩子情绪问题时,始终友善,始终爱惜孩子的内在力量,并相信时间会带来成长的奇迹,那么孩子就真的会创造奇迹。

1

爱惜孩子的内在力量

一次学校开放日,室外活动小组中一位同学突然哭起来,我问他有什么需要,他什么也不说,就是埋头大哭。孩子的外婆焦急地向大家致歉,说孩子很倔强,过一会儿就会自己好起来。虽然大家按照外婆的要求退散开,孩子还是一个人坐在地上,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淌。他拒绝吃午餐,直到三个多小时后才平静下来。我给他另外准备了点心,顺便问问缘由,可他 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说:“我不记得了。”

这是我遇到过力量最大、哭泣最久的孩子。在这件事之前和之后,他都不曾显示过他的超强能量。我并不试图去消灭这类意外,因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问题本就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大人帮不上什么忙那就不帮忙好了,无须自责或者指责孩子。

孩子从出生开始,经过自身成长,模仿大人,且接受大人的指导,会逐渐发展出各种情绪,当新的情绪出现时,就意味着他们的内在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了。

从外在的表现来看,起初儿童的情绪表现非常强烈且急速变化,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再完全靠着尖叫来表达愤怒,他们还会生气地大叫,失望地撇嘴,沮丧地抽泣,或者直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不满,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内在的体验来看,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识别自己的各种情绪,意识到自己有时在同一时间里存在不止一种情绪——但属于同一种初级情绪或其衍生群。

大约8岁之后,孩子面对同一件事可能同时产生多种甚至截然相反的情绪。到了10~12岁及以上,儿童的情绪不再像幼儿时期那样变化无常,而是能持续更久,他们也开始希望自己的整体情绪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他们一方面更加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越来越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那些终身无法觉知和主动调适情绪的人,往是在早期缺乏良好的示范和支持帮助,他们在情绪技能方面陷入停滞,从而成为长不大的婴孩。

大人必须了解,当儿童在发展对情绪的认知理解力时,也在学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些从来不学着辨认、控制情绪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遇到以下情况:

极其容易愤怒、沮丧和抑郁

对自己或他人有虐待倾向

做父母很失败

极其容易对某样东西上瘾

有犯罪和暴力倾向

此时,再告诉孩子人人都有情绪,情绪由不同的环境引发,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等,都来不及了,因为情绪知识、技能和特质是在合适的发展阶段,通过孩子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协同发展的,事后的说教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

2

纠正行为之前,先建立情感连接

简· 尼尔森博士的《杰瑞的冷静太空》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陷入情绪问题,妈妈帮助他,和他一起解决问题的故事。整个故事由母子对话构成,为了涵盖14个正面管教工具,这本情绪问题处理教科书级别的图画书,表现出强烈的企图心和极致的琐细,以至于故事内容几乎将14个技巧首尾相连了。

1. 妈妈让杰瑞说出所发生的事情,但认识到杰瑞在讲述之前需要时间冷静下来。(启发式问题,以及等待一个更平静的时刻)

2. 妈妈给了杰瑞一个安慰的拥抱。(在纠正行为之前,先建立情感连接)

3. 妈妈认可杰瑞的感受,而不是告诉他不应该有那些感受。

4. 妈妈告诉杰瑞有任何感受都没关系,但他的行为并不总是对的。(不可以伤害自己或损坏桌子)

5. 妈妈先问杰瑞有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当他想不出办法时,妈妈问是否愿意听听她的主意。(启发式问题)

6. 妈妈继续让杰瑞参与解决问题,向他提出能让他思考的问题,并让他说出他的想法。

7. 妈妈教杰瑞自我抚慰。积极的暂停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冷静下来)

8. 妈妈知道让杰瑞参与建立自己的“积极暂停角”有多么重要,这能让他感觉这个地方是“属于自己的”,还有助于他感觉自己很能干。

9. 妈妈帮助杰瑞了解他的感受和身体的信号。

10. 妈妈没有带杰瑞去“积极暂停角”,而是让杰瑞自己去,因为妈妈已经帮助杰瑞学会了自我控制和自律,这是帮助他形成对自身能力的信念的重要步骤。

11. 这个故事说明了“纠正行为之前,先建立情感连接”和“专注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12. 积极的暂停不必总是这么复杂。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参与建立自己的“积极暂停角”。这可以是简单地放几个靠垫、毛绒动物玩具,甚至是放一段轻音乐——孩子选择的任何东西都行。

13. 让孩子给这个特别的地方起个名字, 这能让孩子更加感觉到这个地方是“属于自己的”。

14. 不要忘记为孩子作出榜样,当你需要的时候,自己也要做积极的暂停,“我感到很生气,需要到我的特别地方待一会儿,直到我感觉好起来”。

这本书提供的大人与孩子合作处理情绪问题的步骤实在繁复,如果勉为其难地记下来,再一边操作,一边使劲回忆,实践中就难免显得生硬,甚至可能丢失关键步骤。为了方便实践,我整理了一个缩减版:

1. 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用孩子喜欢的其他方式抚慰孩子,等待孩子平静下来。

2. 让孩子讲述事情经过。

3. 认可孩子的感受—— 比如“我知道你很难受,如果是我也会难过的”。

4. 共商解决办法,或者大人提供适当选项供孩子选择。

其实,孩子情绪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这么复杂的一套流程,实际生活远比这些流程丰富,人与人的相处之所以困难,绝不仅仅是因为缺乏程序性知识。大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以上14个技巧中随意拿出一两个来和孩子互动, 其余则都归于原则。大人要意识到,总是否定打压孩子的情绪是不对的,然后致力于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支持,此时大人向孩子传递的便是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了。

3

情绪共情,赢得孩子合作

当婴儿哭闹的时候,大人常会指着天空说“看,飞机”,或者抱走他们,四处转转看看,再说些闲话。这类注意力转移法可以帮助孩子从情绪脑转为思考脑,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确实是很有用的。

像贝西· 艾美瑞的《生气汤》这类情绪主题的图画书,虽然看起来没有简· 尼尔森这本教科书完善,但其启发性毫不逊色。故事中的妈妈邀请儿子共同熬煮一锅趣味满满的生气汤,帮助孩子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继而放松下来、平静下来、开心起来,不批评、不说教、不追问,这是非常适合低龄孩子的情绪问题处理方法。稍大一些的孩子具有回溯复盘的能力,当他们对着情绪稳定、乐于倾听的大人表述为什么生气时,已经能从描述和分析中归于平静了,回忆、思考、表达能帮助他们从原来的情绪中转移出来,自己说服自己。

如果大人没有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会怎么样呢?希亚文· 奥拉姆和喜多村惠创作的《生气的亚瑟》才是我们所熟悉的日常:

一天晚上,亚瑟想看西部牛仔片,不肯睡觉。妈妈当然会直接拒绝:“不行,太晚了,去睡觉。”亚瑟威胁妈妈:“我要生气啦!” 妈妈说:“你就生气吧。”亚瑟开始生气,且越来越生气。妈妈、爸爸、爷爷和奶奶都劝不住。亚瑟的气毁坏了卧室、庭院、家、街 道、城市、国家和地球,变成了一场宇宙大爆炸。可到最后,他却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了。

孩子们就是这样的呀!虽然他们知道太晚了该去睡觉了,但仍然会因为妈妈的拒绝而生气。知道不可以是一回事,被拒绝后很生气,进而情绪爆炸是另一回事。对于低龄的孩子而言,这个力量有时特别大,之后他们还常常会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那么生气。

再分享一个对孩子的情绪做出积极反应,并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我们会发现虽然家庭教育专家们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内在的原则其实是完全一致的。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既可以是帮助孩子揭示内心的感受,也可以是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孩子听,核实一下理解是否准确。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并不是要父母和教师认同孩子错误的行为,也不是表达一种原谅,只是说你或者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行为和感受。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说出大人觉得问题在哪里,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4. 让孩子关注如何解决问题:问问孩子有什么办法避免类似的困境,导致陷入不良的情绪。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则由教师和父母提出一些建议,但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核心。很多时候,我们只需一点点行动,对孩子的情绪做出积极反应,就已经赢得孩子的信任,让他们愿意倾听、理解,等到孩子关注于如何解决问题时,就已经处于一种与大人相互尊重、 相互支持的氛围中了。

- END -

作者 | 徐莉

来源 | 《優教育》杂志第38期,本文摘选自徐莉著作《童书里的教育学》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